侯二牛 朱五一 孙健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内涵、内容、价值以及与生态环境共建的方向,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其生态环境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两者的共建为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符合当今文化强国之路的趋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生态环境 共建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5—0105—03
1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在物质财富剧增、国际经济格局重塑、中国崛起备受关注的同时,中国文化正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也受着现代社会文化的侵蚀,有些非遗还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那么如何传承保护尤为重要。非遗个体的生存不能摆脱环境的影响。某非遗个体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结构、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信息传播水平、人文积淀、地理条件以及该地区内与其共生的其他非遗个体。非遗的生态环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方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促进非遗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二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它对人们自觉维护生态环境,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着巨大作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涵义与价值
2.1 非遗教育
“教育”一词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传承人,传承方式,传承制度,管理办法,实施方法,非遗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普及教育,是对人民大众一种精神上的教育和指导,旨在通过教育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民心中的重要性,唤起人们自觉保护非遗生态环境的良知,为更好地建造非遗生态环境作出贡献,营造一片良好的生态氛围,反过来生态环境的建设也为非遗教育起到导向作用。非遗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 非遗教育价值体现
据有关报道上海厚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共同合作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高级研修班2015年7月25日在宁举办。研修班以传统民间美术为主要研讨内容。研修班内容涵盖非遗概论、非遗赏析、非遗应用等。上海厚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将不断地推出非遗专类性的高级研修教育。非遗研修班的进行促进了非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感受非遗带来的真正的文化魅力。
非遗教育是顺应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与宣扬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中国民众对于中国五星国旗的信仰是崇高无比的,我们从小就知道五星红旗是无数先烈用他们的身躯和鲜血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一直教育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上学时每天早上的升国旗仪式更是坚定信仰的体现,国歌奏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瞬间,我们仿佛与国家,民族融在一起,这种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坚定理想和信念,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非遗教育也正是如此,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教育,实质是精神的教育,将非遗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们不是简简单单地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而是从思想上重视非遗,注重非遗的各方面,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人们息息相关,唤起人们非遗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素质修养。
3 非遗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存环境的变迁导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日趋衰微。非遗保护工作不仅仅是田野调查写一些东西出来引起大家重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非遗内在的生命力,非遗作为一种活性生态文化,怎么使之“永葆青春”才是保护的核心所在。非遗生态环境中包含人,非遗和生存环境三大因素,三者围绕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类似自然界中的整体系统。人是为非遗当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更新者,对非遗的生态环境直接“负责”,所以说生态环境的建设离不开人类。当人类的思想意识对非遗不清晰的时候,非遗的生态环境可能就面临着危险;而当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时,人类的文明成果将不复存在。因此,人类是生态环境的创造者,非遗保护工作的内容是保护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自我特色与内涵。但非遗保护工作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它只是方法和途径,非遗教育是我们非遗保护真正的指引。非遗生态的建设需要人们精神上主导,思想上重视,这都是需要教育的指引。
4 非遗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非遗教育让人们从思想上,意识形态上加深印象,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正确认识和尊重非遗。平时人们对于非遗没有概念,觉得气功、武术,舞狮还有一些文学,音乐、舞蹈等“活”性非遗很普通,但是他们却忘却了这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是不能丢失,不允许丢失的文化。重视文化,重视非遗使得人们对非遗文化更加了解,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更加努力,更加珍惜。反过来说生态环境的建设对非遗教育又是一个质的提升,教育上去了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梦有着积极作用。所以说非遗教育与生态环境是共建的过程,二者互相促进,共生共存。
5 非遗教育与生态环境共建
5.1 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标
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能够使得人们了解非遗的有关知识,加深人们对非遗的重要性意识,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非遗教育,了解非遗源流、表演、表现形式、技能及有关工具、传承人、传承过程、传承方式、民俗生活、管理模式、生存环境、创新创造等方面知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得非遗生态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积极融合,确立生态环境与非遗文化共建大目标,寻求非遗新思路,新路径。因此非遗教育目标的确立是与生态环境共建的前提。
5.2 非遗教育下校园文化与生态环境融合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教育工作,激发大学生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积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对于学生吸引力是巨大的,但是学生对其又了解甚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普及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首要任务。经常组织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参加“国际非遗博览会”“非遗论坛”等等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非遗的概念,不仅起到宣传效果,学生还能从其中学到有关非遗的知识,激发大学生认知、探讨、传承非遗的兴趣和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开设有关非遗教育课程,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培养人才。各学校可以通力合作,编写有关非遗大纲,课本,开设有关课程;教师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去进行非遗田野调查,利用暑假“三下乡”进行社会实践等等。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将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确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武术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领导人务实国民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的长远眼光。再如近期习近平与威廉王子谈及足球合作时谈到了有关气功的事宜,希望中英两国在武术、气功等项目上还将举行一系列交流和赛事。这为武术教育的生存环境确立了很好的基础,也为非遗教育进一步实施奠定基础。
开展一些非遗的相关科研与工作会议,为非遗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2015年9月28日-9月30日在咸宁召开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充分发挥了湖北省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作用,推动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是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5.3 非遗教育下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融合
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相应的社会环境(人和政府的影响)和艺术价值导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巨大作用。人作为非遗传承的基本单位,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非遗教育离不开人的传授,接收和传播,生态环境离不开人的创造,传承与保护,如果传承人出了问题,又谈何传承呢?因此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传承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政府处在重要关键位置,更是做出应有的贡献和价值。2015年9月14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有助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尤其是数字化采集工作水平的提高。2015年8月10日在鄂尔多斯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其中包括很多非遗项目:珍珠球、花炮、押加、陀螺等项目,竞争非常激烈。
参考文献:
[1]杨 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学透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6.
[2]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251-253.
[3]沈 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媒介生态环境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1(06):69-71,140.
[4]唐孝辉.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99-102.
[5]于富业.我国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生态环境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4(01):47-51.
[6]张卫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探究[J]. 民族艺术研究,2005(05):77-80.[7]谭 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8]周必素,陈黔珍.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探索[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66-70.[9]何兴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与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10]路志峻,李金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J]. 体育文化导刊,2006(12):19-21.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www.unesco.org/new/ 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construction
Hou Erniu1 Zhu Wuyi2 Sun Jian3
(1.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China;3. Wushu College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content, valu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reveals tha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promo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both construction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made due contributions, which conforms to the trend in todays path of cultural power.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du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