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出击”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2016-05-14 14:05喻中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学文本内容

一、“问”的基础

“问”应该是人的天性,它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是正常的大脑,都会问;正常的大脑是“问”的物质基础。我们经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小孩不停地问这问那。为什么要问这问那?因为他不清楚,因为他想弄明白。可见未知的世界是“问”的源头。未知的世界能否变成问题,要看未知世界能否触动人内在的需要;触动了人内在的需要,才可能变成问题。可见内在的需要是问题产生的内在动力。

就语文学科而言,语言、文本等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未知的世界,无论是语言,还是文本,都存在丰富的未知世界。但未知世界要变成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需要,如认知的需要,探究的需要等。

学生有“问”的天性。但这种天性不是在虽年龄的增加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是在不断地弱化。这种现象跟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现在仍在继续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有关系的。正常的学生都有提问的先天基础,也有一定的提问能力。这是我们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基础。总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提出较深刻的问题呢。我认为这是对学生不理解、不相信的表现,这是我们未能有意识地进行提问能力培养的结果。

二、“问”的意义

1.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

怎样快速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看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即可。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说明他在边读边思考,效果较好;如果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问题,则说明学生只是“读”了而已。当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如果问他读懂了什么,很多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内容,如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等。如果问他有什么不懂的,很多学生都说不出哪里不懂;并不是这些学生对文章的各方面都理解了,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而是他们的理解仅停止在文章表面,没有深入在文章里面去。

2.有助于老师对学情的了解,使老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了解学情,是老师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流程、预设教学策略的前提。教学如同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老师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提出问题,收集学生所提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共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确定几个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破。这些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注意;这样的教学针对性更强,效果会更好。

3.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这种情况:问他懂不懂,他说不懂;问他哪不懂,他又说不上来。这说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不知道自己哪不懂,当然就不能有目的地去思考、去查找资料,去交流了。让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用明确具体的问题界定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学生就知道了思考的区域,清楚了思考的方向,就能在问题所涉及的区域,沿着问题的指向,主动地去思考,去查资料,主动地和同学交流,主动地和老师探讨。即便这些他都没做,他可能会在上课时更专注地听老师这方面的讲解。

4.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有价值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更广更深处。但很多学生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满足于对文本表面的理解,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浮于表面,只满足于知道“是什么”,不愿深入到文章深处去探索“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是学生阅读中最大的问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是什么”的内容处在文本表面,从表面就能了解的内容那只是文本内涵中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内容隐藏在文字背后,蕴含在文本语境之中,躲藏在读者和文本的交流对话之处。要挖掘出这些丰富多彩的内涵,没有问题的引路是很难深入到文本之中,深入到作者或文本人物的内心深处的。

没有形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特别是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个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接招”——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懒得思考;或早已走神;或干别的事去了。如果学生能积极地思考老师的问题,那也是不错的。但是,这样的思考被老师牵着,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向都受老师的控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但学生的思考力、主动性得不到最好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既是阅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也是一项必须达到的要求,还是对学生阅读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要完成这项任务,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地静心阅读,主动地潜心思考。长期训练,就能形成阅读中提问的主动性、思考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如果学生能坚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遇事多问为什么的好品质,这种好品质将终生受益。

三、提问能力培养的方法

语文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这话还不够。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存在。语文的对象就是语言,可以说语文的外延就是存在。“存在”既有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有主观的精神存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很丰富,主观的精神世界也十分多彩。

语文这门学科的目的是要借助语言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只要是适合的言语资料都可进入语文的世界;一切合适的“存在”都可以成为学习和训练言语能力的载体。语言作为工具本身也具有自身丰富的特点和规律;作为学生学习依托的文本在文章学层面上也有丰富的内容和规律;当言语工具、言语对象、言语内容、言语语境、言语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言”和“意”的互转时,就会生出无限丰富的“问题”。面对无穷无尽的“问题”,如何来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的依托是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字、词、句这些基本要素构成;字、词、句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规律,一篇文章,也有自己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每一篇文章既是作者的,也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一篇文本一旦进入课本,它就具有了新的价值——承担编者的目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综观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三个方向提问。

1.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有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静态语言学涉及到的是语音、字、词、词性、词义、短语、句字、语法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固定的、约定俗成。动态语言学也就是语用学,它研究的是语言在运用中的规律。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也就是语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主要提的不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而是要从语用的角度提问。如,这个多音字有几个读音,这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这个多音字在此处读什么音,为什么要读这个音,这就是语用学上的问题。这个词在字典中是什么意思,这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这个词在这个语境中是什么意思,则是语用学上的问题。这个词是什么词性,这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这个名词在此语境中当动词用,有什么效果,这则是语用学上的问题。这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这个褒义词用在贬义的语境中有何效果。这几个词是近义词,它们有什么细微的差别,这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这几个词的意义差不多,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这个词,这则是语用学的问题。这个句子属于什么句式,这是静态语言学上的问题;这个语境中,为什么用这种句式而不用那种句式,这则是语用学上的问题。静态语言学研究语法规律,不符合语法规律的句子,都可看成是不符合规范的句子——一个错误的句子。但从语用学角度来看,有些突破语法规范的特殊句子却能更准确、更巧妙地传递出说话人的意图。语用学中有接话原则,但有的对话却不相接;语用学中还有经济性原则,但有的话却罗罗嗦嗦。这些都是为了什么?这些都是语用学方向上所能提的问题。

2.文章学方向

文章学以文章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文章的本质、产生、发展、分类、写作、阅读、分析、鉴赏、文风、风格等。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上的要求,文章学方向上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写了什么;二是为什么写;三是怎样写的。每个层面有包含着很多内容。

第一个层面,写了什么。这个层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不同的文体对内容的表述不一样,记叙文则要搞清楚写了一件或几件什么事;散文则要搞清楚围绕线索写了哪些内容;小说则要搞清楚情节,及围绕情节的主要内容;议论文要搞清楚论点和所用的论据;说明文则要搞清楚说明的对象及其性质、特点;诗歌则要搞清楚有哪些意象。这些都是文章的显性内容,是由具体的语言材料组成的。搞清楚文本这些方面内容,是解读文本的第一步。如果连文本写了什么内容都不清楚,那就谈不上后面的深入解读了。这方面的内容就可提这样的问题,如:这篇记叙文写了哪几件事;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些内容;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是老师经常问的问题,也是学生最容易提的问题。

文章的内容对应的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和主观的精神存在。显性内容是有限的,隐性内容则是非常丰富的。要挖掘其中无限丰富的隐性内容,浮于语言表面是不可以的,只有涵泳其中,深入语言深处,才有可能感受语言背后的“无限风光”。怎样深入进去呢?必须用有价值的问题引路。

就文本隐性内容方面,怎样提有价值的问题?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一是在对比中提问。如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的《春风》,就可以通过比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春》中描写的春风和《春风》描写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描写的对象以及描写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二是在空白处提问。一篇文章有许多空白之处,这些空白,有的是作者有意留白,有的是无意留白。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空白之处都有丰富的内容,有无尽的意味。如,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在此处就留下了空白,“真意”是什么?诗人已“忘言”。这个空白之处就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探究。三是在看似矛盾中提问。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似乎确凿只是有些野草”。“似乎”、“确凿”看似矛盾,却有探究的内容。四是在不合常理之处提问。如鲁迅的《社戏》中“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那夜的豆水煮盐拌,并不好吃;戏也并不好看。作者的表达不合客观真实却符合情感的真实。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写。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这涉及到文本的写作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无外乎三个方面:情、理、趣。所谓“情”,就是指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如亲人之情、朋友之情、热爱之情、歌颂赞美之情等;“理”是指生活道理、人生哲理、生命感悟,如《生命的四季》表达的是人生哲理,《走,看云去》表达的是生命的感悟等;“趣”指的是情趣、趣味,如《猪蹄儿灯》《抽陀螺》《兔儿爷》等文章就有一种童年趣味。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物理)。

这个层面可以提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种,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如《陋室铭》,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为什么要应用孔子说的话?为什么要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第二种,为什么这个内容挥毫泼墨,大势渲染,而那个内容惜墨如金,蜻蜓点水?第三种,为什么这个情节写得跌宕起伏,那个内容却写得平静舒缓?第四种,这个内容为什么写得浅显明了,那个内容写得如此含蓄隐晦?第五种,为什么从这个角度选材?为什么写这个内容,还要写其他的内容?

第三个层面,怎么写。这涉及到写作方法和技巧、写作特色和文章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写作是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好文章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也是作者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匠心独运,创造性的结果。文章的选材是有目的的;对材料的裁剪、安排是有目的的;写作手法的运用也是有目的的。这些目的的共同指向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所选用的材料、对材料的处理、所运用的手法、乃至词语的选择、语言形式的选择都和写作目的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它们的关联之间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如:这个开头有什么作用,这样结尾的好处在哪,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为什么对这些材料做这样的处理,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构思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句式,为什么要用修辞表达,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喻,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表达,是怎样进行正面描写的,为什么进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等。

思考怎么写的问题,既可更深刻地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选材能力、构思能力、写作能力。

3.文化的方向

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文章是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有如此文章,这不仅跟作者本人有关,也跟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接受的文化背景有关;一篇文章表面上看,它是单一的,孤立的,但其实它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以及作者所受的文化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跟作者所写的其他文章以及其他作者所写的此主题、此题材的文章都可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深入解读文本的文化场。探究文本中所涉及到的某一特定的文化现象,就能更好深入地解读文本。

从这个方向去提问,一定要选好提问点。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为什么栏杆是汉白玉的;小碑座上为什么要雕刻菊花、荷花、牡丹花;《空上鸟语》中作者为什么写到的“鹧鸪”;送别诗中为什么经常出现“柳”。

对这个方向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立足文本,让学生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去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也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去接受更丰富的文化的熏陶。

喻中胜,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语言学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