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许多学生普遍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往往退避三舍。但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占了中考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文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笔者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文趣”荡漾,才能够兴致勃勃,从被动的“要我写”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写”。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激发“文趣”。那么,怎样让学生的“文趣”荡漾呢?
一、在观察和阅读中触发“文趣”
关于共生写作,黄厚江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教师要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种子,虽然微小却含有无限希望,带着温暖的生命气息,体现了黄厚江老师对作文教学的深透理解和对“人”的真正尊重。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授受,也不是机械的训练;作文教学,是言语生命的相互感染与自我觉醒。教师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然后师生互动,使这粒种子萌芽破土,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生出片片绿叶。
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学生“共育”种子,学生就会张开五官去注意观察事物的某一方面和某一点。例如我们学校坐落在里下河荷藕飘香之地,得天独厚的风光吸引了无数游人。我就利用这个上天赋予的好条件,带领学生泛舟河塘,去感受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意境。学生们兴趣盎然,用眼去看,用鼻去嗅,用心去体会,落笔时自然就有真情实感,也不会空洞无物了。
生本共生的阅读是习作素材的另一重要来源。阅读是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它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可以开阔生活视野,加深对生活的品尝,增加知识积累。阅读的知识,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理解、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一写,自然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下笔写作也就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了。例如教授《背影》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笔者抓住课文“在特定的背景下展示父亲的背影”这一写作特点,启发学生思考:父亲的背影是怎样被引到我们读者面前的?学生通过看书,自然可以知道父亲的背影出现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卸了”,真是“祸不单行”,只好“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祖母的丧事,这时“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父子二人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不得不在车站依依惜别,临行时,年老的父亲怕儿子长途口渴,不顾体态肥胖,步履艰难,蹒跚地穿过铁路,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在这种情况下,父亲那“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这里正是要用他沉重迟缓的笔调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爱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深深的思念。经过这样的分析,讲解,生本产生了思想共鸣,欣赏到课文深层次的美,用缓慢而低沉的声调读出作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接着,让学生在班上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如何爱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表达爱的方式有何不同,从而将审美感悟和情景仿写融为一体,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二、在训练与指导中生成“文趣”
在共生写作的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选好这粒种子。这粒种子,“应该是一个教学生长点,只有着眼于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点,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才会有充满活力的共生共长的教学情景”郑板桥也曾说:“作诗非难,题为难。”这就是说,好的题目常给人以未饮先醉的感觉。学生的习作命题也是如此。诸如《我的家庭》《一件有意义的事》之类的题目,学生哪有写作欲望。但如果换为《晚饭奏鸣曲》《家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或《一个不和谐的小音符》,往往能使学生愿意拿起手中的笔。可见,作文命题也得讲究艺术性。为此,教师自己首先得有较广的视野和知识面,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去寻找命题素材。我就曾经从影视中寻找命题灵感,如让学生写作《成长的烦恼》《天堂的阶梯》《 样年华》等。学生们纷纷在作文中倾吐心事,抒发感情。有的学生在《成长的烦恼》中说:“我想长大,可父母的爱又让我觉得压抑”;有的学生在《天堂的阶梯》中说:“家庭的幸福是天堂,互相体谅和关爱是阶梯”,“美丽的风景是天堂,保护是阶梯”,“成功是天堂,奋斗是阶梯”;记忆犹新的是在《 样年华》训练中,某李姓学生拟题为《“差”样年华》,说自己是班级里的差生,名册上的一个代号,成绩单上的一个数字而已。
其中一出自嘲课间生活的片段,写得真切感人:“铃……”还没等老师说下课,教室便一阵骚动,像台风袭来之前,动物们搬家似的。当老师说“下”字的时候,我们就像运动员在发令枪响之前做好了准备动作。当听到“课”字从老师嘴里慢慢地跳出时,就听见桌子椅子“噼哩啪啦”地响起来,如同一万个玻璃杯从高空落到地上,又如千军万马奔赴战场,声势浩然。我暗暗地想:终于下课了,这节课可真漫长呀!我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然后飞一般奔出教室。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的肺舒服多了——真有一种“刑满释放”的感觉。
可以想见,这些题目刺激了学生们倾吐的欲望,否则这些话可能会永远埋在心里,我们也永远不能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们独特的内心世界。
三、在想象和创新中激扬“文趣”
传统作文的写作千篇一律,千人一腔,这样的文章学生一见就倒胃口,自然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因此作文要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以标新立异的文章出奇制胜。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具体要求如立意要新,构思要巧,语言要妙,选材要奇。
激发“文趣”,教者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性的写作环境,提供学生激发写作热情的条件,使学生发现自我的价值,产生“我是谁”“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等一系列思考,从而进行一种角色的自我修复。
例如,在该不该把鲁迅的作品从教材中删去的网络大讨论中,笔者不仅肯定鲁迅作品的意义,而且还和学生们如火如荼地开展“鲁迅在00后心目中的生命价值”研究性学习。例如,在新授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时,有感而发写下几句诗:“打开他沉重的书/听见他在悲愤中呐喊/他的牙、眼和胡子/比匕首更锋利”,然后启发学生用三言两语简炼地写出自己阅读鲁迅的感受,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试举学生的两个例子:
他是一位医生/在手术台前弯着腰/解剖一个民族的灵魂/并且进行消毒/我泪流满面。
如今我大脑里/燃着的都是他的精神和思想/他用生命告诉我/揭露比赞颂更深沉/尊严比太阳更宝贵。
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心和生命中的真去感悟鲁迅,它不是廉价庸俗的无病呻吟的表白,而是深沉含蓄的生命激情的迸射,追求的是崇高与完美。马克思称希腊神话中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道者和殉道者”,学生对鲁迅精神的解读,实际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提升。
又如在组织“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把活动目标仅仅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就显得单一肤浅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这一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至少还应容纳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层面:结合课文学习,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第二层面: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第三层面: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将“这就是我”与学校组织的“感恩”相结合,教者现身说“情”,“感恩,并不一定是我们在为难之中别人伸出了援手,也不一定是我们遭遇重大困难时别人给予了帮助;感恩,不一定要有催人泪下的场景,不一定要有感人肺腑的故事。”变狭隘为扩大,推己及人(物),就可以启发他们拓展想象的空间,推陈出新,放眼学校、社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则更显可贵,立意也更高远;构思方面则启发他们可多尝试一些文体,大胆联想和想象,体裁上创新,戏剧小品、故事新编、散文小说,甚至书信日记皆可尝试;语言则要求精美奇妙,各种修辞的运用,古诗词的引用,能给文章增添不少亮色;选材奇特恰当,尽量避免用滥了的材料,可结合时事,既有说服力,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践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写出了《乡愁》《白雪公主新编》《树·人》《石壕吏·戏剧版》等作品。文笔虽还稍显稚嫩,但写作兴趣明显提高了,作文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在评讲和复作中滋养“文趣”
讲评课是作文指导课的延伸与巩固。以前,许多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好讲学生作文的不足,把学生讲得抬不起头来。这种方法压抑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文趣,我采取了“多表扬”的原则和“择优讲评”的方法。一次作文选出三个档次的文章,优等生的作文尽量打高分,让他在全班面前深情演读。其实大部分的这类作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发现了自己文章的瑕疵,他就会边朗读边修改,边润饰边复作;中等生作文也可打到八十几分甚至九十分,也让他读,他自己如果改不出,则可以发动全班同学“帮忙”,修改其不足,然后教师可总结:“如果你下篇作文能避开这些缺点,那么我就给你打上九十五分甚至九十八分”,相信他会迫不及待地期望着下一堂作文课;而对于差生作文,则可以挑出他作文中的某个片段、某个句子,甚至某个词语,在同学面前表扬他用得好,如果其他方面也能这样,那么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大有进步,让他们不灰心、不失望。以此生生共生的评讲方法力求全体学生对作文都能产生兴趣,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青草湖中月正圆”的壮丽意境定会在且行且思中渐趋渐进。
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写好作文的,只要能激荡他们的文趣,他们就会敞开心胸,用手中的笔创造出一片“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作文新天地。
潘瑞祥,教师,现居江苏宝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