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品管控机制建设对策探讨

2016-05-14 21:40陆金梅曾伟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危险物品资源共享

陆金梅 曾伟

摘 要 本文从部门协调、资源共享、考核机制、电子政务、“全民监管”等角度进行分析,加强危险物品管控能力,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关键词】危险物品;管控机制;资源共享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柳城县“9.30”爆炸案件等涉及危险物品管理的事件处于高发态势,给社会、监管部门敲响警钟,凸显危险物品管理的机制不完善。当前危险物品管理模式分工过细,导致流程破碎、组织僵化、部门林立、效率低下、协调成本高等问题,由于多头指挥,令基层派出所、经营单位无所适从。部门之间的隔离,部门与职员的隔离,机构和顾客的隔离,机构和供应商以及卖主的隔离和自我封闭性使组织难以适应信息化环境。因此“立体型危险物品管理”的新举措,实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构建“立体型危险物品管理”模式,结合危险物品管理的特征、组织架构等方面我们需要从价值形态、信息资源、业务流程、激励机制、“全民监管”等方面加以整合。

1 明确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风险共担的协同管理理念

基于危险物品管理的专业性、高危险、涉及面大,分级分类管理是目前最适合的方式,当今危险物品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有国防科工、安监、国土、工商、发改委环保局等多部门。通过细化部门责任,总根本上解决危险物品专业化管理问题。然而分工过于细化也带来了管理“碎片化”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管理部门之间、企业和公众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是完全隔阂的,并非可以“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在从日本核泄漏事件、30”事件来看危险物品引发的事故或刑事案件的危害程度是难以预测的,连环反应所危及的群体并不是完全特定的,在危险物品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一旦事件发生,公众对所有的监管部门都会激愤问责,追根溯源的结果是任何部门都难逃其责,只是在不同的环节所承担责任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实际证明,部门之间的隔阂将扩大管理失灵的缝隙,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加大危险物品管理难度。因此,危险物品管理监管、办证许可等单位要增强信息共享、协同合作意识,深刻认识各监管部门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此外,相关从业单位也应该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指导,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为了共同促进危险物品管理,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企业风险成本,过大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最终追求利益共享的效果。

2 理清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能力

2.1 理清危险物品管理中各个部门的权、责、利

通过理清职责,确保每个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能够履行当前的职责,保障危险物品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有序管理。国防科工、安监、工商、发改委、环保部门、公安机关。国防科工、安监部门要严格控管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环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当地方发展情况,严格审批新增生产、使用危险物品单位。严格查处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公安机关协调国土、安监、工商、发改委等部门,加大力度查处非法经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危险物品行为。交通运输部门准确登记危险物品数量、属性,按照相关情况审批运输路径,综合考核路况和沿途居民圈等等。

2.2 加强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能力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并不是在具体领域具体环节的领导,而是整体领域指导、统筹、协调部门,为具体职能部门提供基础原则、政策指导、物质保障等,权威机构要承担协调、指挥的职能,合理利用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做好危险物品管理工作。

2.3 形成联动的报告制度,加强联动、建立透明的执法、生产、监督、中介体系

要求领导与被领导的主体之间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的报告制度,员工需要定期向企业报告生产经营总体情况,企业需要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定期报告,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需要向行业管理协会定期报告,等等。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自身职责的履行情况、履行职责过程面临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新趋势等等。

3 拓展“互联网+危险物品管理”业务,建立智慧安监信息平台

3.1 危险物品从业单位要如实上报相关信息,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一是依据《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完善要求》完善企业信息维护工作,将企业从事危险物品相关业务所涉及到的所有资质都按实际情况进行录入,包括企业名称、地址(经纬度)、规模、业务类型、车辆、危险特性、应急方案等所有相关信息。

3.2 企业进入分级分类系统申请升级及申辩

行业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信息平台,做好线上线下监管工作。安监局危险化学物品管理科确认企业信息完善工作,在系统上添加、关闭、删除企业,加强二级企业管理,做好企业属地设置和企业变更信息工作。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分级、区县监管部门分级评定、市监管部门审核确认,做好企业分级评定历史记录、企业升降级查询、已完成分级评定管理、企业申辩管理、企业申请升级管理、评级打分维护。制定行业部门年度检查计划、安全标准管理、自定义标准管理、新建检查管理、检查记录管理、隐患移交管理、隐患复查管理、隐患跟踪管。做好GIS系统和人员管理系统。完善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系统,完成对危险车辆的全过程实时监控。

4 建立科学、合理、合情的绩效评价机制

4.1 完善对危险物品从业单位的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对所有从业单位进行分类分解监管,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级别评定结果作为各有关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财产、信用等级评定以及参与评优评先活动、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在现有的等级评定基础之上,隐患自查自报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增加未遂事故通报、整改项目,对于那些积极排查隐患,加强风险防控的单位应该给予适当奖励,在总评上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将在当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评中占重要比例。同时建立督查考评问责机制、事故倒查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

4.2 危险物品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绩效评估机制

首先,进一步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工作全面负责;明确了市、县两级行业监管部门、专项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直接监管主体,县、乡两级人民政府为综合监管主体。其次,加强危险物品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注重考核从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操作规范、未遂事故发现、操作合理化建议、进修培训等各种小指标考核,加强从而人员日常管理。

5 打造危险物品“全民监管”体系

危险物品涉及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单单依靠监管部门的努力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

5.1 强化企业监管溯源能力

企业是危险物品管理和使用的中心抽,企业管理有效、安全生产,企业获利,百姓获益。企业需要从以下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按照《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坚持做到“三同时原则”,即企业安全生产设施、危险物品安全防范技术和设施、并且这些安全措施必须通过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评价。二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规程,细化操作规定,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制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员工自律机制。企业应立足于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原则,做好员工岗前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个位危险物品从业人员都具备法定资质。此外,企业应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安全生产日常培训,促使员工及时接受新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正确引导社会监督和公民参与

政府、企业危险物品末端管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采石场、小煤矿等中小企业分布分散,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需要引导社会监督加强危险物品管理的能力。结合危险物品管理的特征,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正确引导:一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具有见效快、受众广、路径多的特点,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舆论监督能够更快速、直接、深入跟踪相关事件的发生,形成社会热议的问题,主流媒体通过深入跟踪、报道,还原事实真相,理顺部门、企业、社会之间的利益,形成强大的监督气场。二是公民的参与则比较明确与直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5.3 科学发展非政府部门,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基于危险物品管理任务重,基层警力不足,应结合行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发展相关行业协会、智库、保安公司等社会力量加强第三方监管和服务,提高监管力度,拓展服务范围。可以通过有偿性服务、业务咨询等。针对危险物品从业单位的环境评估、风险评估、从业人员的培训等可以环境保护行业协会,公安院校的培训。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客观评价、技术认证与培训等。

参考文献

[1]谭海波,蔡立辉.论“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及其改革路径——“整体型政府”的分析视角[J].社会科学,2010(08).

[2]张君周.〈北京公约〉》中的“非法运输危险物品”犯罪分析[J].法学杂志,2012 (33).

作者简介

陆金梅,现为广西警察学院讲师。

曾伟,现为广西警察学院治安系副主任、副教授。

作者单位

广西警察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8

猜你喜欢
危险物品资源共享
南昌市青山湖区危险物品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与对策
探索陪护参与危险物品管理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护理中应用价值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危险物品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危险物品储存和运输安全
精神科开放病房危险物品的管理改进对策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湖南:开展危险物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管执法行动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