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016-05-14 21:09王振亮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王振亮

摘 要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关系深刻分析,阐明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及商品价值,相互关系及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具有实践的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这是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这是其二。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项科学的论断,建立在对商品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详细阐明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及商品价值,相互关系及规律。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生产资料是生产创造财富的源泉。

首先一点,劳动和价值的意义是我们要清楚的。劳动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构成,商品是其产物。马克思称具体劳动为有用劳动,能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产物。抽象劳动即人的物质上的体力和精神上的脑力消耗,是一般的人类劳动。

很多人认为劳动是没有对象,没有生命的虚幻的劳动,并把这种观点归之于马克思,这是误解和歪曲的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了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

对于价值,马克思说:“作为形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或者说,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侧重过程,一个侧重结果。劳动是一种客体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而价值是凝结的人类劳动的一种物化的劳动,是在人之外独立自存的事物,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的本身的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第一小节的标题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其中,“价值实体”被明确标明在小括号里,“实体”是一个哲学概念,在这里表示独立存在,即表示独立于人类之外存在的东西,并非单纯是指人的活动能力,而是体现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论指出,任何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由该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其中社会必要劳动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物化劳动”,即劳动者把所耗用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转移到产品上具体的劳动过程,另一组成部分是抽象劳动,是指把劳动者的劳动对象化于商品体中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新价值。

一种商品本身的单位价值表现,是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过程当中通过使用价值被展现出来,而不是通过价值的实体——社会必要劳动。在评估一个商品的价格过程当中,最终仍然是根据商品的互换;其实也就等同于以评估为前提,把商品的互换这一价值体现在市场前段。依据市场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所需要的时间比例为基础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实践意义。首先,马克思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价值论的过程中,摒弃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观点,从而构筑了劳动价值二重性理论的框架——以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阐述价值的产生、形成,表述了不同表现形式的劳动形态对形成商品的价值所起到的作用。同时因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根本来源,为剩余价值论的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被称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当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雄伟蓝图的过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对目标的实现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现代价值,我们更需要深层次的加强对其的理解,强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劳动创造价值,更应该深化这些理念,重新界定生产性劳动的概念。时代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第三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服务型劳动逐渐凸显出来,地位逐年增高,越来越重要,而生产性劳动,理应包含绝大多数的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型关系劳动。由此可见,不论从实际生活、生产过程中,还是从理论层面来讲,我们都应该对服务型劳动予以肯定,对于也创造价值的服务型劳动,它的充分发展有利于促使第三产业向前推进。

劳动价值论当中指出,供给与消费只是价值的表面现象,价值的真正本质是不同的劳动结果相互间的交换。可以说这一理念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领先点,但同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具有不足的地方——无法合理解释在没有使用货币时的计划经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为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能够更好的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在学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过程当中要取其精华,同时把与现代不符的地方进行修缮。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在现实运用中也遭受许多质疑,认为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不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无法决定价值,商品价格应该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当市场供应达不到市场需求量时,商品的价格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就甚至无法销售出去,更无法获得利润,甚至会亏损。这一现实情况与马克思所讲的价值在最初就已经形成的理论不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全球经济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了推动,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在研究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正视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如何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和得到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探索。

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始终都是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这两条线串联贯通起来的,是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人类探索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正是创造性的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和长期任务。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20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