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视角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2016-05-14 18:46祁鸣鸣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 文章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社团的建设思路。分析了校园文化的特征表现,接着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社团的特点,通过比较发现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符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最后提出了扶持学习型社团、培育社团骨干、加大物力财力投入、设计象征性活动、创建大学生社团品牌的建设思路。通过建设大学生社团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社团;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的经费投入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持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中心内容,是校园精神的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占据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抓住大学生社团也就抓住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研究

1.1 认识校园文化的层次和结构

高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对置身其中的师生们进行一种精神性的引导,让师生共同持有一种信念,并通过这种信念支配他们的行为。首先是共同的愿景。处于校园文化核心地位的是共同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愿景的延续,愿景标明了一个学校的未来和使命,同时也概况了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指明了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并指导着日常行动。趋同的行为规范。独特的象征性活动。各个高校独特的具有自己典型风格的象征性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就感,还能大幅提高他们对学校的忠诚度。校园文化包含了全体师生在校园中一切行为内容,既有物化形态的内容,又有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方面的内容。从校园文化的结构上看,主要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

1.2 校园文化的功能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立校,文化强校是各大高校自觉选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功能的要求。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活生生的表现形式。富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在五个方面: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规范约束功能。

2 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2.1 组建的自发性和领域的广泛性

高校的学生社团的组建来源于学生的自发,而非校方的行政命令。正是因为其自发自愿的原则,大学生社团展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大学生社团社员自发聚集在一起,这种组织形式对其成员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学生社团的成员一般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了一起,社团成员在组织内部的地位平等,但是某些在社团方向上有着一技之长的同学往往在社团内部有着超然的地位。大学生社团只要在方向和原则性的问题上没有问题,学校对其内容和领域一般是没有限制的。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所需的各个方面均可纳入学生社团的活动领域。目前的大学生社团涵盖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科技、公益等多个领域。

2.2 活动内容现实性和竞争的自由性

从中国的现代大学成立之日起,我们的大学生们就关注社会、针砭时事,他们虽坐在校园里读书,但心怀的却始终是家国天下。大学生社团的活动主题始终围绕着现实生活中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在一个校园环境中,各个社团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自由竞争的特点。由于大学生社团均为自发组成,学校的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对各个社团是一视同仁的。各个社团在从政策支持、场地、经费等各领域均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充分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社团大都是相对优秀的。同时竞争氛围的营造也锻炼了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加强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

2.3 社团内的行为自律性和辐射性

大学生社团都制定有自己的社团章程,按照章程进行自我管理。社团建立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己的章程,这个过程本身完美的体现了大学生社团的自我规范性,即自律性。同学们在社团的各种活动中学会如何融入一个团体,如何遵守章程、照章办事,如何让个体的特长和性格遵遁团体的整体价值。

社团成员参与社团举办各种活动发展了自身的爱好特长,成为这一活动体系的受益者,同时他也成为了活动效果的传播者。社团的活动成效会通过其组织成员对社团以外的个体和群体产生影响,带动更多同学加入社团里面来,发展特长。活动成效的辐射内容还包括价值观念,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同时社团成员在这些方面的进步也会影响到校园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而辐射到校外。

3 加强大学生社团工作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3.1 大学生社团的内在属性和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高度符合

校园文化要求一间大学有共同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趋同的行为规范和独特的象征性活动,而大学生社团活动独具优势能够完成这四个层次的要求。由于大学生社团的目标趋同性和竞争自由性,大学生群体在社团活动中各种思想得以碰撞、升华、融合,最终形成与学校相一致的愿景和价值观;社团成员在社团生活内不断交往,也不断磨合,最终形成趋同的行为规范;尤其是由社团创意和开发出的象征性活动往往成为同学们的最爱并能够长久流传并最终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表达。

3.2 社团活动构成了校园文化中行为文化的主体

大学生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活动平台,同时社团活动也成为了大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活动内容,所以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大部分都依靠大学生社团活动表现出来。社团活动质量的好坏、活动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校园文化的档次,进而决定着学校的形象。所以高水平的社团与社团活动可以直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形象,如武汉大学的辩论队、北京大学的山鹰社等。

3.3 高质量的大学生社团能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了文化环境的建设,而文化环境又包含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和校风学风三个部分。各个大学生社团的章程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中重要的一环;各类的学习研讨型社团、科技创新型社团、技能竞技型社团则构成了校风学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各个社团开展活动而建设的场地、设施也在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中起到了地标性的作用,比如攀岩协会的岩壁、素质拓展协会的训练场、定向越野的标志杆、法律协会模拟大法庭等。

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措施和途径

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阵地和抓手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社团建设,应该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4.1 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社团,提升社团的导向性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时代强音。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同学们在科技创新型社团里共同学习,在这一过程里不断学习与收获、不断创新并最终致力于实现共同的抱负。因此学校应大力加强学习型社团的建设,从政策、资金上向该类社团倾斜,打造规模化、品牌化的科技创新型社团,进一步推进校风学风的建设。

4.2 重视骨干培育,提升社团核心竞争力

一个学生社团的发展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社团的核心人物(骨干)的能力,骨干能力强,社团就发展得好,反之社团将会走向衰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席沙龙”“社长论坛”等形式增加社团骨干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机会,在“青马工程”中开设“社团干部培训班”,让社团干部认真学习社团运作、社团管理基本理念和特点人际交往技巧等。以此来打造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社团良性健康的发展。

4.3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引导社团创新活动

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最显性的载体,而社团的活动场地、设施则是这些物质文化中最受学生欢迎、最具有生命力的一批。学校应加大物力财力的投入,集中建设一批社团场地,也称之为社团景点,即解决了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社团活动场地受限的矛盾,又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一箭双雕。象征性活动包含了英雄任务、仪式与庆典、神话传说、逸闻趣事、纪念品等,能够有效的培育社团成员的进取心和成就感,并能够大幅提升社团成员的忠诚度,同时这些象征性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学校尤其是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应该有意识的引导社团去设计与创意自己的、独创的、各具特色的象征性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的软实力。

4.4 聘请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创建品牌社团

一个高水平的品牌社团对于学校校园文化档次的提升起着巨大的作用。学校和社团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社团指导老师的聘请工作,将有限的财力和人脉关系优先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争取建设一批能够体现学校精神、反映学校风貌的高水平的品牌社团,使之成为学校的名片。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是大学办学资源中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建设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娇.公民社会发展视野下高校社团发展策略研究[J].学理论,2009(13):164-165.

作者简介

祁鸣鸣,男,湖北省荆州市人。现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猜你喜欢
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建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探究
论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大学生社团的职业素质培养功能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