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缺失的原因

2016-05-14 05:53鞠磊
智富时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吸引力职业教育

鞠磊

【摘 要】对于中国目前的国情,职业教育在社会分流和培养优秀技术工人上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职业学校虽然不少,但其办学收效并不好,学生群体对于上职业学校也没有动力。本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德国成功职业教育的经验并对我国职业学校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校企结合;吸引力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问题

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中国从一个机器工业严重缺乏的国家变成了如今的“世界工厂”。然而于此相对应的却是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全国各地企业对技工的需求都极大。有了对于技工的强烈的市场需求,便有了职业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于是大批的职业学校开办了。但是生源问题却严重的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上海有一项面对上海、云南、广州、山东13所中、高职业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回收1929份问卷,回收率87.7%,按照该问卷的设计要求,对每个问题可以选择不止一项答案。)在面对“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这个问题时,中职学生72.2%的回答为“未能考上普高”,高职学生73.1%的回答为“未能考上本科”;回答“可以尽早就业”的中职和高职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0.7%和25.6%。面对“选择当前学校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回答“就业情况好”的中职生占28%,高职生占30.6%;回答“升学率高”的中职生占21.5%,高职生占8.8%。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下两点:首先大多数学生都是不情愿上职业学校的,大都因为考试失利;其次,已经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中仍有大比例的学生有升学的念头,看重就业的比看重升学的高不了多少。

通过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所在

德国职业教育有自己源远流长的传统,在德国学徒被接纳一直都有严格的限制。1908年的工商管理条例要求“企业主必须具备通过了师传考试的证明”。学徒制在德国早就成为了重要的社会制度安排。

工业制度继承并完善了这一制度。“工会与雇主约定,不得雇佣未经职业训练且未获得职业资格的人承担技术性工作。因此凡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在就业市场均处于明显劣势,其失业率较高。而且即使被雇佣,也仅从事极简单的工作。”所以德国企业员工的培训情况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据1994年一份德国教育文献:德国化工企业未受过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仅为3%。德国研究者在90年代中叶说:“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接受双元制培训。”“1993年总计有21.6万名文科中学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大部分在培训结业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德国职业学校类型繁多,性质各异。“国家认可的培训职业分为13大类[经济与管理,冶金机械技术,电子工业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木材加工技术,纺织服装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排版制版印刷技术,粉刷与室内装潢技术,保健技术,个人卫生,营养与家政,农业经营管理]共约380多种职业。”也有450种和498种培训职业的说法,可见其分类之细致,灵活回应了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培训方向众多,专业细致,自然就增加了学生选择的困惑。他们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程序帮助学生完成这一影响毕生的职业选择,德国人称这一决定为“学徒定位”。“德国有一间国家就业机构,专门评估学生的资质,并同时指明适合该青年的学徒方向。”“在接受学徒职位之前,学生必须接受两次为期六周的自选职业实习,第一次在毕业前两年进行,第二次在普教的最后一年。第一次实习以后,学生们还可以选择另一行业为期六周的实习。”两次实习后再去完成学徒定位,应该说多数学生不再盲目。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征和精髓。单纯由学校提供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这种脱节。他们是由职业学校、企业、企业协会共同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还共同决定就业市场上某种职业的具体技能要求。通常学生每周在学校上一两天课,在企业接收职业培训三四天。且为乐避免生产的逻辑与过程对培训的干扰,保证学生获得全面的、基本的职业技能,德国企业广泛设置了“训练车间”,条件不足的也会开辟一个角落,称为“培训角”。

德国的职业教育给予学生的好处就是就业的便利,是就业的安全网。其职业文凭的有效、通用及不可缺少,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吸引力。

三、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缺失的原因

对于中国职业教育为何没有吸引力,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前程。造成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状况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工人在我国的地位比较低,且难以依靠技术提高社会地位。古时候士农工商的社会定位现在虽然已经不再适用,但是我国工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很好的改善。在当今的物质社会,反映某职业社会地位最直观的就是该职业的工资,而我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在社会中等偏下。而作为一名工人,其社会地位的升迁靠的是技术,要区分技术的优劣,就要对其技术进行评级,然而由于目前技术晋升制度的重大变迁和不稳定特征,目前的职业技术证书制度,在技术工人的社会分层方面,功能比较弱化。

其次,传统的科举制度的不利影响。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在科举制度下,只有科举认定的四书五经是可以获得功名利禄的知识,其他的技能则受到轻视。受到这种影响,迄今为止,全社会都注重于“高考”。可以说,高考是被过度张扬了,大学文凭也捆绑了太多的好处。这就导致了中国社会对于“正统”教育的过度追求,相应的职业教育的生源就大受影响。教育地位,在中国,高考是能否进入相应社会地位的一道重要门槛,能够获得正式的教育证书,仍然是中国社会地位准入的最核心的机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企业的合作,在我国上职校学不到真本领。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精髓就在于其双元制,企业的合作是重点。没有企业的合作,以学校有限的资金难以提供优良充足的教学设备与实习场地;没有企业的合作,单凭职业学校的教育必然难以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教学内容难免与社会技术发展脱节。

【参考文献】

[1]张可创、李其龙.德国基础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沈汉达.中国职业教育魅力构建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吸引力职业教育
中国吸引力
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
跟踪导练(三)4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