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青春电影的怀旧现象探析

2016-05-14 02:23严雨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怀旧形态发展

严雨桐

摘 要:近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以怀旧的暧昧之姿追溯一段并不遥远的往事,用流动变换的镜头捕捉即将消逝的时代性标志,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段。一系列以“青春怀旧”为主题的电影大受欢迎,掀起了一场集体怀旧青春的思潮。青春怀旧电影的蓬勃兴起,从某些方面而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若以2014年为节点,青春电影在原有的怀旧既定模式中也突显出了某些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青春电影;怀旧;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20-02

怀旧是对往昔的缅怀和追溯,是越心生向往却越遥不可及的无奈。美国学者詹姆逊分析美国怀旧电影时说:“怀旧就其本质而言是作为对于我们失去的历史性,以及我们生活过正在经验的历史的可能性,积极营造出来的一个症状,是力图重现失落掉的欲念对象。”怀旧起源于乡愁的失落感,回到朝思暮想的家却再也找不到家的温暖,所以怀旧。怀旧重现于我们的青春,心更成熟,却再也没有了当时的单纯和勇气,所以怀旧。戴锦华教授在《电影批评》中提到,青春电影的主旨是“青春残酷物语”,由此看来,青春电影和怀旧确是如此的契合。

一、受众怀旧心理产生的原因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是对生活原生态客观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它作为一门时空艺术以其特有的造型手段和叙事语言,展示出巨大的表现张力。青春电影将“青春”这一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重现于荧屏之上,试图与受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将受众本就具有的怀旧心理彻底激发,营造出共同回忆、怀念青春的集体无意识。怀旧心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体验,客观环境的催发和主观怀旧情绪是受众产生怀旧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环境对受众怀旧心理的催发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被动的参与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不确定,个体身份的不认同,促使大家都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之中。对当下社会的恐惧、不满,情感、认知状态与认同感的断裂,催发了受众的怀旧情绪。为了在转瞬即逝的生活表象之下填补内心空白,重新定义自身价值,“怀旧作为一种‘反速度和‘倒速的心理冲动才应运而生”。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巨变转型,带动了价值观念的变革。在过去那个比较禁锢的年代,青春似乎是一个忌讳的话题,因为它夹杂着对现实的反叛。现在的社会更为开放包容,使受众可以在影片中尽情追忆过去不可言说的青春。

(二)受众的主观怀旧情绪和心理慰藉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怀旧这一心理机制基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存在,一旦矛盾被激发,人们便会不自觉的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回归。在迷惘的未来面前,人们通过回首过去寻求精神上的掩护和心理上的安全保护。怀旧就是在这种认同感的缺失中,运筹我们连续性上的心理资源,暂时减缓和转移这种精神威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怀旧早已积淀成民族文化中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怀旧对象是人们的强烈情感在记忆中构建出来的想象图景,承载着共同民族记忆的集体无意识。艺术家们努力寻找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将其转化成艺术的形式,为受众心灵予以理解和慰藉。青春电影中呈现出的怀旧现象是集体无意识的真实写照。

二、青春电影的怀旧形态

关于青春电影的概念,业界人士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和标准,但个体的青春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理状态是青春电影共同拥有且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了传达过去的历史和记忆,在这些共有的元素基础之上,青春电影形成了既定的怀旧形态

(一)以旧感道具戳中记忆深处的美好影像

青春电影中的怀旧并不是要古老的反映传统 ,重现历史内涵的论调。而是在捕捉过去时透过重整风格所蕴涵的种种文化意义,传达一种“过去的特性”时, 把焦点放在重整出一堆色泽鲜明、具昔日时尚之风的形象。旧感道具作为最具时代世风的标志性物品,以它的多次出现去戳中受众记忆深处的美好影像,便成为青春电影最常用的表现模式。旧感道具可以分为“硬道具”和“软道具”。

“硬道具”就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实体物品,它是共同记忆的载体。校园里的蓝白色校服、自行车,几乎出现在每一部青春电影里。《我的少女时代》中的录音机、小虎队的海报,《夏洛特烦恼》中的回力球鞋、课桌上的三八线、老式电话亭等等,它们都是从外在形式上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记忆。“软道具”是指声音、图像等非实体的影像比如歌曲、照片、活动场景等。港囧里的经典粤语老歌《偏偏偏喜欢你》响起,将受众带入了伴随青春的港片黄金时代。《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里郑微演唱的《红日》让多少人不禁跟着和了起来。

(二)以特殊环境体现成长的厚重与阵痛

特殊环境是指影片中人物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所经历的大的历史变迁。这种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有时还会成为整部影片存在的决定因素。

《同桌的你》中呈现出了许多交代时代环境场景的镜头。比如911事件、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中国加入WTO、非典、社交网络的兴起等等。这些大的历史事件影响的剧中人物的性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像一种时空穿梭的魔法把受众带回到那个时代,重新体会当初的泪水与欢笑,激动与迷惘。《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彻底以出国热、留美热为社会环境的青春怀旧电影。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与移民热、出国旅游热相伴兴起。正是这样的特殊环境给了三为创业者挥洒青春的机会,也支撑其整部影片存在的意义:中国曾经的的美国梦向中国梦的转变。

(三)以纯美爱情填补物质年代的情感匮乏

情感是青春电影怀旧的内核。旧感道具打开记忆之门,特殊环境营造记忆之境,内心情感铸就记忆之魂。对纯爱的怀念,是已经青春不再的人的本能。人们的生活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在社会上打拼的越久,爱的能力就丧失得越快。青春电影中纯美的爱情使受众在这个情感匮乏的物质社会找寻到心理的慰藉。

柯景腾为了追到沈佳宜刻苦学习,改变自己;郑微为追求自己的真爱,不畏惧他人的指指点点;何以琛和赵默笙告诉我们爱不将就;林真心和徐太宇告诉我们爱就是默默给你想要的。也许现实中,我们并不是柯景腾沈佳宜、也不是何以琛赵默笙,没有主角光环的我们不过是穿着肥大的校服,灰头土脸自卑又善良的姑娘小伙。青春时的我们不说爱,甚至连“喜欢”两个字都那么单薄。但影片中的爱情却呈现出了我们青春时的憧憬和勇敢后的可能,这就足以让受众在回忆过去的那份纯爱中暂时脱离现实的残酷,看到曾经的自己。

(四)以追逐梦想修复现实的惆怅与缺失

梦想怀旧的本质,是为现实疗伤。《老男孩》电影开始说了这样一句话:梦想这东西跟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在青春记忆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等我们长大后却被社会裹挟了,多数人看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差别。

《中国合伙人》中三个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年轻人,遭受生活的无情打压,但最后仍坚持着走出了彷徨无措的境地,创办了“新梦想”,并领悟了梦想的真谛:梦想就是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用穿越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那里他不需要为了生计而奔波、不用为了买车、买房才能换来的爱情而苦恼,所以他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追梦旅程,且不说他追梦的投机取巧,就算一切终归是一场臆想,但现实中多少人连拥有梦想的勇气都没有。青春怀旧电影就是为许多人构建了一个可以暂时忘却残酷现实,让人重新找回往日的纯粹与激情的想象空间。

三、青春电影怀旧的新发展

青春怀旧电影占领银幕不是一种偶然,而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必然,这是大陆电影人在创作题材受限、资本压力下,结合市场进行的一场突围。在这场突围中青春怀旧电影无论从怀旧主题还是怀旧元素等方面都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以2014年为分界点来看,这种变化发展愈加的明显,我们暂且将其统称为新青春电影。

(一)怀旧主题的转变

电影的主题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青春电影通过怀旧的方式去纪念青春并以此为主题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此周而复始不免会让受众心生厌倦。新青春电影打破了以往主题的局限性,中国式怀旧也不比以往那般沉重,在怀旧青春的同时更赋予了受众新的感知。

同样是在怀旧青春中缅怀爱情,《港囧》中的徐来却在重拾所谓爱情的路上,在避之不及的的镜头中渐渐停止了脚步,认清了自己。发现他记挂着的不是未完成的爱情,而是过去的青葱岁月,真正眷恋的还是当下的幸福安稳。这样的情节设置使影片的主题得到升华,怀旧的重心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构成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将怀旧主题归于珍惜当下,予受众以更大的心理慰藉。《重返20岁》更是青春电影怀旧主题的大逆转,它几乎脱离了以爱情为主要怀旧对象的传统套路,用一位老人的重返青春改观我们对老人的看法。为了曾想把她送进养老院的家人,甘愿放弃年轻的机会,充分表达了怀旧的主题“变老的意义”。女主在影片中给了我们答案:如果是为了自己爱的那个人变老,如果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庭而变老,我愿意。

(二)怀旧方式的丰富

中国青春电影以往的怀旧方式比较单一,诸如其怀旧情节、怀旧风格、怀旧形态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趋于同质化。如何挖掘青春电影的怀旧路径,成为电影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新青春电影的纷纷上映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

《夏洛特烦恼》打破了以往的怀旧时空,以“梦中的穿越”为影片的怀旧情节建立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契机。《重返20岁》则是将充满怀旧气息的女主放置在现在的时空,用自身重返青春后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熟悉的世界。这种别致的时空呈现使角色具有了很大的能动性,那些过去的元素成为主角改变人生,走上一条戏剧化道路的道具,完美的融入在剧情当中,而不再是单纯的罗列。

新青春电影在怀旧形态的呈现上也有了更深刻的意味。《港囧》片头首先用三首粤语金为影片环境做渲染。影片既重温了80年代香港“乐坛三雄”之经典,更旨在纪念粤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影片中黑帮与警匪的元素层出不穷,无论是《英雄本色经典台词的重现改装,还是《无间道》中黑白身份不清的经典桥段都在怀旧的同时,表达了对港片的致敬。《重返20岁》中女主年轻时最崇拜的偶像就是邓丽君,重返二十岁的她在舞台上有着和邓丽君相似的发型着装,唱着邓丽君的歌,而影片上映的时间正是邓丽君逝世20周年。这就不是单纯的怀旧形态的展现,而是表达对一代歌后的怀念之情。

近年来中国青春电影用怀旧的方式抚慰了大众的情感,强化了大众的身份认同,还发挥了很强的聚合效应,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向。但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下,青春电影必须要挖掘更广的路径,避免过于理想浪漫而跨越现实的平庸,也要改善故事情节主线的单一化的问题。怀旧电影仍需与时俱进,推出更具时代气息的影视作品。这样才能真正的启发年轻人的成长,引导其道路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詹姆逊(美).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时报文化出版社,1998.

[2]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文学评论,1999(05).

[4]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怀旧形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中国书吧设计的走向与思考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虚与实的倒影
老月饼的“怀旧”况味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