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晟
摘 要: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与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文学艺术日渐边缘化。该文对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文学终结”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文学语境下文学的困境与出路。文章分析了“文学终结伦”的渊源与发展,并从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工业与传播媒介两方面阐述文学面临的边缘化问题,进而从文化生态批评的角度为当今社会文学和文艺批评寻找出路。
关键词:文学终结;后现代语境;生态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06-02
一、关于“文学终结论”的解读
古往今来对“文学艺术终结”的讨论比比皆是。一方面各位学者从多重向度对文艺终结做出看似合理的阐释;另一方面,这些阐释却又不禁不起文学发展历程的考验。仅从童庆炳先生的“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①观点来看,只要人类尚存,人的情感尚存,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必将延续下来。如果这一问题能被三言两语简单阐述,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学者争论不休。弄清这一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有助于我们追本溯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问题的误读。
二、文学“终结论”溯源
在历史上,文学终结论的渊源最早可从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找寻踪迹。他认为,艺术与宗教、哲学一道,作为心灵的活动,用感性的形式来揭示精神。在《美学》一书中更深刻指出:在历史不断前进过程中,艺术已难以完全展现绝对精神,这时候的绝对精神只能通过宗教、哲学等精神的更高形式来展现自我。艺术因为其感性特征而难以达到最高的精神实体而最终被“扬弃”。
美国当代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他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说道:“自始至终也都是从哲学的高度,扣住艺术发展的历史维度,并结合现代阐释学理论,企图建立一种丹托本人所说的‘艺术哲学”②,表明了艺术的终结是走向哲学。丹托本人对黑格尔的艺术实践践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了“将艺术的终结当成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的解决方法”③的观点,他从黑格尔当时的的艺术实践中看到,艺术的实践不仅是对感官形象进行探索,更是让艺术家们探讨艺术是怎样的哲学探索,并提出各自对艺术本质的理解。丹托强调的艺术终结指的是艺术前进到某个阶段的日渐式微,所谓的艺术终结并非是艺术本身的终结,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已。
虽然文学终结论由来已久,但真正引起国人重视的是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2001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一文。米勒受到德里达《明信片》的启发,从印刷技术到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的发展中,断言这些电信技术“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④由于电信技术的发展使“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⑤发生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退居其次,越来越少的人将精力放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上。与此同时,因特网等新媒体在运用虚幻方式满足人们欲望、塑造价值观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是一种建立在修辞性语言表达和文本细读基础进行研究的精英文学。而当代审美趋于大众化、世俗化,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学自然显得不合时宜。所以米勒才会认为:“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我相信它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⑥
三、后现代语境下导致文学边缘化的因素
学界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一种文学思潮,具有“本能式的反叛与怀疑精神,反同一性与整体性,反主体性,全面消解传统价值,姿态激进到近乎虚无主义。”⑦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当代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危机。人们不再对传统的理性深信不疑,“不再相信有终极的和普遍的元叙述,拒绝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的元叙述。”⑧这种当代文化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启蒙危机。现代主义注重对主体性的赞扬,而后现代主义不断批判主体性,高唱“主体的灭亡”、“人的终结”。在后现代文化下分析文学危机,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终结论在时代背景下的现状与趋势,以求解决这种文化和价值的危机。
(一)文化工业背景下的文学边缘化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商品市场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现代社会物欲化态势越来越明显,生产活动的目的不再具有纯粹性,染上了一层厚厚的物质色彩。文化应有的启迪人类智慧的功能日渐衰弱,我们进入了一个“以精神符号生产为主,以工业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以迎合文化消费者的需求与赚取利润为目的而大批量生产文化产品”⑨的“文化工业”时代。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市场经济对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把控。由技术和理性结合而形成的工具理性已经控制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文化,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在“民主”的掩饰下,受到商业社会的操纵,失去了表达生命的诉求,从而造成了“艺术的终结”和现代人的全面异化。⑩
首先,从文化生产者的角度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文化工业使艺术家失去了独立的创作个性,成为赤裸裸的利益追逐者。在文化工业的背景下,大量的“媚俗作品”以及以沈浩波等为代表人物的“下半身写作”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他们通过强烈的感官刺激、游戏功能来迎合大众口味,使艺术家成为了文化工业的佣人。与此同时,“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11 在标准化生产下所谓的个性,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如许多电影、肥皂剧中充满了烂俗的情节,虽然细节、题材、表现手法上有差异,但似乎是同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能找到惊人的相似性。艺术家创作的独立个性受到动摇,频繁让位于商业写作。
其次,从文化产品的角度来看,本该具有审美形态的艺术品沦为市场经济下的庸俗产物。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化更利用意识形态的欺骗来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这些文娱活动,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就像装腔作势的空谈,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12 文化工业下的产品仅给人们提供纯粹的娱乐和消遣,并非具有启蒙大众、揭露社会现实的作用。难怪有人指出,康德打出的非功利,无目的的理性主义美学观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艺术(文学)从根本上已经与美毫无瓜葛。
中国文化工业的发展使艺术大众化的同时,也缺乏人文关怀、审美价值,显现出急功近利、浮躁媚俗的弊端。难怪会有人发出“文学已走到边缘,艺术终结”的感叹。
(二)传媒视角下的文学困境
有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因为时代变了,文学社会文化语境变了,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经典的定义随之发生改变。比如“红色经典”、“八大样板戏”之所以成为经典,与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电信时代的发展,媒介所导引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读本逐渐取代了经典文本,而且似乎有着不可阻挠的优势,给传统的文学经典提出了阅读的挑战。
电子媒介下的多元化化立场动摇了所谓的经典权威。西方学界普遍认为,电子媒介时代使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其重要的特征是消费时代的盛行。大卫·弗莱认为“后现代社会与这样一种社会密切联系,其中消费生活方式和大众消费支配了所有社会成员:只要他们醒着。”第一眼看来觉得大卫的描述有些夸张,但仔细斟酌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消费附着上了浓厚的商业气息,而电视广告、促销活动等形形色色的媒体炒作无疑将消费文化发挥到极致。它们能“把罗曼蒂克、珍奇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意向附着于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之上”。13在电视画面与消费主义的相互配合下,区别商品价值高低的标准就不一定是商品的质量,而是附着于商品上的文化价值,这大大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艺术与消费。消费文化倡导的是多元主义和多元立场,它颠覆了以往的定律,传统的代表精英文化的文学经典不再作为元叙事,动摇了所谓的经典权威。
四、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出路
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关怀日渐衰弱,文学发展、文化批评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危机。作者认为,在保持文学独立性的同时,提高文学的社会参与功能,或许能成为解决当今文学危机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工业社会狂飙突进的征服世界过程中,“却在征途的某个地方失去了灵魂”,人类的精神早已被物欲等因素所吞噬。汤因比、池田大作认为,解决这一危机应“依靠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革命”,“其实质就是人性本身的革命”,“唯一有效的治愈方法最终还是精神上的”14 ,也即从人文学科中寻求精神上的洗礼。将文学视野置于生态环境中考察,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借助文学文本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即转向“生态批评”。“‘生态批评是从文学批评角度进入生态问题的文艺理论批评方式,一方面要解决文学与自然深层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要关注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的内在关联。”15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生态文化的要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取代了以往人统治自然的的价值观,实现了人的价值观革命,同时也使文艺批评在关注地球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进一步关注人类文化的生态系统。虽然生态文化批评理论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人们对环保的热切关注、生态文学作品的不断丰富,生态文化批评在应对文学危机、文化精神脱节等方面有巨大潜力。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J].文艺争鸣,2005(03).
②朱立元,何林军.艺术·哲学阐释[J].博览群书, 2002(05).
③柯蒂斯·卡特(美).黑格尔和丹托艺术的终结[J].文学评论,2008(05).
④⑤⑥希利斯·米勒(美).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01).
⑦杨守森.新编西方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73.
⑧林孟清.后现代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J].浙江社会科学,2004(06).
⑨杨守森.新编西方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2.
⑩云慧霞.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语文学刊,2000(01).
11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德).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72.
12 西奥多·阿道尔诺(德).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 费瑟斯通(荷).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21.
14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149.
15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