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教育是孕育文化的摇篮。然而,升学教育下唯分数独尊的思想、物欲化倾向的国民心态、现代科技手段的冲击,都给当代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现实,我们只有勇于改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使我们民族的灵魂源远流长,而儒家思想给我们的改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关键词:校园文化;教风;儒家思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是真理,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经得起印证,然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文化的缺失,让我们深感忧虑,寻根治本,我们不得不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始,从学校教育抓起。
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放眼目前的学校教育,一是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了好几年,但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升学引领学校的教育,唯分数独尊、推向社会的人才只能是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物欲化倾向已成为一种国民心态,物质层面的追求已成为不少人的言行动因,他们一心想的是挣大钱,走向大城市,所以要么走出校园,走向打工人群,要么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很重的名利心、虚荣心,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三是科技的迅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追星捧星,根本无心于学习,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改变,变成“现代白痴”“脑残”。
二、校园文化建设,儒家思想是明灯
早在七零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就讲过一段话,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哪两种?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得奖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内容中也提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要继续生存的话,要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孔孟,学校的教育更是与之息息相关,“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的这些智慧无不给我们人生的启示,可以说,儒家思想是教育改革的明灯。
三、明灯长明,人才常新
教风是一个教育群体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教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风的改变进而带动学风,从而形成一个好的班风,以至好的校风。如何改变教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身作则。孔子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作为一个教师的个人人格的感化,重视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上行则下效,孔子所要求的“博学”、“学思结合”、“学行结合”、“学无常师”、“专业乐业”、“诚实”、“谦虚”等等,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作教师的标准,教风的转变,就是要让每一个老师都能像孔子一样,能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二)忠恕之道。教师要有孔子教诲学生的精神,我们常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所谓“忠”就是要尽心尽力,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不能半途而废,而要竭尽全力地去做,忠心地去做,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所谓“恕”,就是宽恕,体谅,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这种精神,在教育学生上,要设身处地地如其心的去感受学生的心,才能做到“以生为友,以情育人”。
(三)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是孔子的重要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和态度,注重学生“学思行”的结合。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课堂忽略了人性的差异,所以急需教师治教策略的改变,而杜郎口“10+30”课堂模式顺应了这一需求。“10+30”课堂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采用“兵带兵”“兵教兵”的方法,将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互相解决的不教,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难点,教师要善于运用问答法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说一言堂地教学形式是无法有教学效果的,一堂课关键是教师如何启发学生去思考,启发他们怎样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
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等方面的能力,才能为学校树立起一面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风好,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教风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因而,用孔子的儒家思想来指导教师,让此灯常明,才会使人才常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好的教风引导好的学风,进而形成好的校风,当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