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 蒋雅美
【摘 要】本文在分析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团干部培养过程存在契合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团干部培养方式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团干部;培养模式
一、高校团干部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校中,除了少数专职团干部之外,学生团干部所占比重较大,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教育和自我管理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他们作为广大团员选举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在学生中有着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其素养的高低势必影响着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甚至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其次,学生管理和教育是一项工程浩大,任务艰巨的复杂工作,单靠专职干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必须要依靠学生团干部落实到学生中。那么其素养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工作开展的水平。再次,学生团干部这个角色本身内涵丰富,是高效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经历后所积累的收获势必能让他在走向社会后快速有效的适应起来,大幅度得降低由学校过渡到社会的负面影响。加之,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就意味着团干部也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学生团干部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团干部培养质量,已成为共青团建设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议题。
目前,学生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广大学生团干部在繁重的学业之外,承担了各种学生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团干部的素质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薄弱
在我国高校团建工作发展现状,一个重要问题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团干部与团干部之间,团干部与团员之间,团干部与非团员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思想,谈心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很多学生团干部已经不会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做团员和同学的思想工作,不愿主动去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更多于热衷于组织大型活动,将高校团工作定义为组织团员青年“唱唱跳跳”调剂一下课余生活,这必然使团建工作浮于表面。
(二)集体创新开拓意识薄弱
一方面是体现对上级和专职老师的依赖。工作中遇到困难,出现了问题,往往不是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或者找其他团员一起商量,群策群力共同解决,而是首先想到的“向上级团组织反应,找老师解决。”这不仅错失自身的主动性培养,也错失调动其他团员积极性的机会。另一方面,面对上级工作计划,依旧教条主义盛行,照搬照抄,毫无创新能力,在工作中提出新观念、新方案的少之又少,体现不出生动活泼的气息。
二、学生团干部培养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契合
(一)目标的契合
学校社会工作秉承了社会工作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自我,都具备了自我改变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去挖掘其自身的潜力,使他们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而共青团作为党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团干部的综合素养培养是推动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关键。而两者能够结合的空间——均以学生的社会化为主调,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
(二)内容的契合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团员的日常生活和大学每个阶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而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就其功能而言,它除了可以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还能增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教育的功能。两者的工作内容均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引导和帮助学生处理这些历程的各种关系。
(三)方法的契合
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方法有学校社区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和学校个案工作。从个案到小组再到社区,各个层面依次扩大,这与团工作开展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契合。团干部的个体发展可以与个案工作相呼应,而各类社团组织和各级团组织是与小组工作开展方式相配合的;更进一步,高校存在院系和生活区,这些设置在无形中使团员和团干部都身处一个个社区中,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也可以以社区工作为单位进行。
三、介入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
共青团是培养优秀青年的组织,在工作实践中发展出了一整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其中包括理论教育,榜样教育法以及实践锻炼法等。这些方法对团员教育和团干部的培养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灌输理论法基本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教育效果微乎其微。而人际交往,学业压力、就业危机等诸多实际问题又无法从这些方法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为了更好保持共青团旺盛生命力,高校共青团工作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再到组织架构正在逐步社会化。因此,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共青团工作中,不仅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有益补充,更是形成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良性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有助于高校团干部个体自我优化发展
高校团干部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群体,有着多元化的思想和态度,同样需要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行为以利益为导向,理念信念缺失,世俗功利倾向凸显等负性冲击。而学校社会工作所倡导的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能够很好帮助团干部进行自我认识和价值定位。高校团干部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学习和实践,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的统一起来,通过尊重个人价值来为实现社会价值提供动力,通过实现社会价值从而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最终达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通过上文综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团干部培养相结合的探讨是高校团干部培养专业化发展从学校社会工作作为切入点的探讨,高校团干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持。而学校社会工作和高校团干部培养之间有众多的契合点,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团干部培养中,是对高校共青团团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曹婷婷,周倩,吴涵.高校团干部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10卷第4期.
[2]田为龙.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团干部队伍[J].经济师,2005年第6期.
[3]王洋,陈树文.试论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介入 [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月第24卷第10期.
作者简介:
林佳(1986.11~ ),女,籍贯:浙江舟山,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