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海
【摘 要】新的化学课程理念倡导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要求学生学会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并形成科学价值观。在教学方式上不再强调教师的教,而是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本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仅把实验当作是得出结论的手段,没有发挥其探究性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等功能。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究竟应如何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呢?笔者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要设法设计适合每一位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探究,并积极经历探究的过程。比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收集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②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并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④初步理解通过化学变化制取新物质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技能。
二、注意教学思维的拓展和引伸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中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材料,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新问题的探究。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教学时,让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氧气制取的相关知识,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性质等方面进行引入和拓展,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教学,列举能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稀盐酸、稀硫酸等,让学生根据所选用的药品来选择所需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的条件、装置的优缺点归纳总结制取气体的方法。对制取气体选择药品、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一个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化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边演示边讲解,教师怕学生不能听懂,对步骤讲解得很详细,还反复强调操作要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过多占去了学生的实践时间,还会限制学生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空间,让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些与实验相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引申。例如:学生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对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步骤、思路大体上掌握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制取氨气、甲烷、氢气等气体的方法。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处于积极探究状态。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和收集上述气体呢?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的发生装置和装置,由学生归纳出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然后根据上述气体的发生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由教师提供给试管、广口瓶、锥形瓶、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等相关仪器供学生自己选择组装。通过探究,学生认识了知识的发展与形成,体验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了研究意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注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来带动整体发展,例如:可将学生进行优化组合:成立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在每组中各种特长生进行优化组合,如将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与不善于表达的组合;观察能力强的与不细心的组合;不爱动手的与操作能力强的组合等等,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在探究过程中组内各同学会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积极转变角色,以促进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
总之,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探究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合作的学习精神,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实践者和探究者。
参考文献:
[1]栾欣荣.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1,(01).
[2] 张宏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