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安全视阈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2016-05-14 13:43李慧娟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思政教学高校

摘 要: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目前高校思政教学面临主流政治信仰的偏离、传统文化认同的弱化、价值多元化等方面的冲击,高校思政课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关键词:文化安全 高校 思政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97-02

文化安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思想保证,是抵御西方文化侵略和渗透的有力武器。高校作为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是反华势力首选的文化渗透目标,他们大肆宣扬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迷惑和误导,诱导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国家认同向消极方面转化,严重危及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的指导地位。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西方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偏离、理想信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思政课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文化安全视阈下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是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安全视阈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1.主流政治信仰的偏离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冲击。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和目标起着指导作用,如果忽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就会缺乏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陷入信仰危机。政治信仰是人生观的核心,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政治信仰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网络媒介的负面引导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功利化倾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使少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困惑,对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了动摇,原来与高校思政教学目标相统一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渐被消解,长此以往将使我们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

2.传统文化认同的弱化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鼓吹西方文化优越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瓦解我国传统文化,青年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心智却并未成熟,易受其影响。很多高校大学生读起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来都很困难,而模仿西方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传统节日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文化代表性,当代大学生热衷于追捧西方节日,却对七七、重阳、清明、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日缺乏认知和了解,令人担忧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如今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渗透到高校的各个领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一些大学生摈弃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甚至不愿了解本国的发展历史,对国家的未来漠不关心。传统民族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有断裂迹象。如何争取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回归主流传统文化,成为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3.价值多元化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干扰。目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态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蔓延。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缺乏奉献精神,在校园里经商、打工的不乏其人,但捐款救助处于困境的人却不多。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只要自己活得舒服,别人的事情可以高高挂起。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负面影响,大学校园也出现了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拖欠学费、毕业后不还助学贷款,就业中的违约等现象,使大学生的诚信危机扩大到了整个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部分大学生一进校就关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发展空间,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和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与专业似乎关系不大的思政课采取应付的态度。他们只看重毕业后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需求满不在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部分人淡化了政治意识,热衷于对金钱和个人享乐的追逐,甚至摒弃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对立与冲突。由此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学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文化安全视阈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应对

1.思政课教学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我国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教学的内容上要突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把《论语》《诗经》等经典与思政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传统的仁爱思想要求我们在思政教学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其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成立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论坛,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举办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积极传承本民族传统节日,增进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再次,在思政教学中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总之,思政教学应当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才不会轻易地对西方文化产生盲从。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政教学始终。高校思政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准确把握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我们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来统领思政课的教学。深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利于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首先,思政课堂要把核心价值观理论讲透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课的理论体系相融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和逻辑前提,思政课堂教学要使大学生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一脉相承的必然联系。其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价值观,必须将书本中的语言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政教学的全过程。

3.坚持思政教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思政课堂教学是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主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对西方文化进行分析、鉴别,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侵袭。思政教学应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减少情绪化色彩,增强理性思维和自觉精神。教师的思想和观念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有的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西方一些学术团体或个人,打着科研和学术之名,行文化渗透之实。因此,要完善和规范教师教案、讲稿和学术报告会、各类讲座以及学报、校刊的审查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思政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4.加强思政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传递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使高校的育人环境从传统的四面高墙,转变为没有边界的社会大学堂,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整合为育人的平台。首先,采用宏观导向的方法法,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大量地宣传正确的健康的内容,用它们来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阵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创建思政教育网站,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党的方针政策输入网站,供大学生浏览访问。打造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关注公共事务和国计民生,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敏感度、关注度,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第三,在微观上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在校园网的网关处对网络信息过滤,防止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同时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网络教学方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乏味的局限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和信息,同时在知识获取途径上,由单纯的理论灌输转变为自主选择。

5.思政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思政课传统模式教学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应对,我们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思政课堂的双主体,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创设一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情景,致力于学生对话意识的培养,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提高辨别是非、自主选择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思政课的教学应起到引领作用,让大学生学会用思辨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思政教学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活化思政教学,采取案例分析、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学校社团、勤工俭学、党团日、扶贫助困等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并增强诚信道德意识。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主动应对文化安全带来的冲击,如集信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为一体“微课”教学方式,能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应当积极地加以尝试。

参考文献:

[1] 姚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全过程研究.云南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 蔡振京.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商场现代化,2010(4)

[3] 张敏.“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

[4] 李慧娟.新疆高校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研究.经济师,2015(9)

[5] 李慧娟,陈善才.新疆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刍议.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9)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思政部 浙江绍兴 312000)

(作者简介:李慧娟,博士,副教授,从事思政教学及相关研究。)(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思政教学高校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