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从冲突到融合

2016-05-14 13:58王琴
中小学德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

王琴

学校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培养有个性的、具体鲜活的人。学校文化和校本课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手段。作为隐性课程的学校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显性的校本课程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本应是相互观照、携手共进的关系。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校文化的相对滞后性,导致二者时常陷入对立与冲突的境况中。这种冲突能否得到有效化解,在根本上决定着校本课程能否可持续发展,学校优秀文化能否传承、更新,教育改革能否深入推进。为此,消除二者间的冲突,力求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谓迫在眉睫。

一、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一般考察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及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这意味着校本课程内在地蕴含着民主、开放、多元的文化诉求。实践中,一旦与集权、单一的传统学校文化相遇,必然会产生对立与冲突。

(一)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表现

1.集权的学校文化与开放民主的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师是课程的开发主体。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本校学生具体状况与发展需求的分析以及对学校所处社区情况的调查,自主决定课程开发的范围,自主确定课程的目标要求,自行选择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形式,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首先要具有自觉的课程意识。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这项工作完全由教师来完成近乎不可能,它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支持协助,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体现了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的文化诉求。

然而,当下校本课程建设身处的学校文化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集权和专制为主要表征的近代工厂型学校文化模式仍然是当下绝大多数学校文化的主导模式。为了追求升学率,工厂型学校追求效率,强调服从,个体的生命能动性、丰富性和潜在性被禁锢在命令—服从的枷锁中[2]。在工厂型学校文化的思维方式下,教育等同于生产过程,教师等同于工人,学生成为工厂的产品。显然,这种高度集权的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所需要的开放民主文化格格不入,双方相遇必然产生冲突。

2.一元的应试文化与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蕴的一元文化特质不同,校本课程尊崇个性,强调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具有很强的多元特色,先天具有与国家、地方课程“分庭抗礼”的禀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立足学校、由学校发起的、满足学校需求的课程开发过程”[3],这很好地揭示了校本课程个性化的文化诉求。这种个性多元的文化特质,首先表现在课程开发的主体上,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理念各异,必将导致课程价值观念上的个性差异。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发展需求有别,学校所处社区文化差异等,也会带来所开发课程内容的个性化。最后,学校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其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由于受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会呈现出多元纷呈的特点。

但在当前中国,追求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尽管素质教育叫得震天响,但绝大多数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升学率,应试文化仍在学校盛行,抓必修必考科目,“知识本位”,“学科至上”的弊端并未真正消除,而那些不属于升学考试范围的内容,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都被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教师更关心必考科目的教学,对其他课程则缺乏关注和投入。[4]于是,学校的这种唯考试至上的单一应试文化与校本课程所追求的个性多元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便成为了必然。

(二)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后果及原因分析

1.校本课程去个性化

按理说,由于每所学校的历史传统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必然千差万别,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就会表现出差异性。但现实状况却是,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更多地表现出共性而非个性。无论是种类还是目标,学校间的差异都不大。批判目前学校教育“千校一面、万人同语”[5]的声音,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盲目地模仿其它学校的成功做法,却缺乏对本校已有资源的深入挖掘,导致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脱节、冲突,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之间的雷同。另一方面则“与现行的政府行为和学校自身行为有密切关系,如由政府推动的各种教育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评审;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活动,检查标准统一,验收内容统一;各种宣传、经验介绍,客观上导致学校逐渐趋同”[6]。

2.校本课程缺乏精神引领

由于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冲突,校本课程开发因缺乏精神灵魂而难以在学校中扎根。我国长期以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占据着统治地位,学校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内在动力。即使在外力推动之下开发出一些校本课程,也因为缺乏教育哲学的统领而成为“拼盘”与“杂烩”。

调查显示,不少学校与教师将教育行政机构推动的校本课程视为可随意搪塞的指令、无法推卸的任务、急于甩掉的包袱。[7]作为课程的实践者,笔者在亲历中发现,有的学校编一本或几本乡土教材就当了事;有学校只是在课程表上挂上“校本课程”的虚名,课时则成为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教师随意瓜分的“蛋糕”;还有学校校本课程成为应景文章,上级检查时就做一做,不检查就束之高阁,完全流于形式。

二、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走向融合何以可能

检视文化与课程的历史发展关系,我们发现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应走向融合,也必将走向融合。

(一)文化与课程的亲密关系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一方面课程是文化的产物,文化造就了课程。从发生学来看,课程是作为文化的一种手段或工具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主要在生产过程中传播,还不需要专门的制度化教育来行使这一职能,所以课程就没有产生的必要[8]。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仅仅依靠生产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当文化发展到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予以整理和保存的阶段时,课程就应运而生了。可见,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课程价值观的确立、内容的选择等都决定于文化,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9]

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和重要手段,推动着文化的增值与创新。可以说,课程是文化生命得以延续的媒介,离开了课程,文化这条历史长河终将枯竭。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彰显其强大的力量。而文化传播必须依靠一定的媒介或工具才能实现。课程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文化的传播无疑是最有效的载体和手段之一。课程有效地保存了文化,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让文化得以丰富和增值。可见,课程与文化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共通性。它们不仅具有相同的使命和内涵,而且都作为一种价值性或意义性的存在而对社会和人产生作用,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以媒体或手段的形式存在于教育系统中,以开导、启迪、解放为根本旨趣。由此我们可以说,课程与文化具有先天的无法割裂的关系,是内在统一体。

(二)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个性统一

同理,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学校文化中的观念文化即学校办学理念应成为校本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校本课程应是学校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学校文化的结晶。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每所学校不同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学校文化上的较大差异。生活在学校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必然会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师生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必定受一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正式的、潜意识中的学校理念和学校价值观逐渐明确并为学校师生接受和共享,进而内化成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此相似,校本课程也应具有学校的特点,反映学校文化,并传承学校文化,这不可避免地烙上学校特有的印记,具有学校文化的特性。

三、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合的路径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学校文化的冲突并非基本方向上的冲突,而是实践层面的不协调,是可以调和的内部矛盾。所以,努力化解这一冲突的最有效方式应是相互调适,一方面努力变革学校文化,为校本课程的发展营造一个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应扎根于学校文化,体现学校文化的特质。学校文化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完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共同使命。

(一)校本课程开发扎根于学校文化

1.校本课程的目标设计与学校教育哲学紧密相连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紧密联系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以使校本课程成为实现培养目标、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载体。[9]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全体教师必须要思考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联系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要求课程开发者进一步理清学校的校史及传统文化,考虑学校的课程目标理念与学校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考虑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由什么内容构成,能否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目标的设计是否与反应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育哲学相联系。只有如此,才不会偏离校本课程开设的初衷。

2.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基于学校传统

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研究学校文化,把特色、课程、文化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办出特色。开发的课程只有依托学校传统,才是有根的、能发展壮大的。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学校的传统就来自于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特色,从而特色也必然成为学校文化的标志。同时,学校特色有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与后发超越。一些原本水平较高的学校持续进步,一些基础薄弱学校的成功超越,往往都是因为他们形成了某一方面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变革学校文化促进校本课程发展

1.革新观念文化,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精神引领

尼亚斯发现,全校性的课程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学校文化是首要因素。[10]学者李子健也认为,学校文化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校本课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校文化是否革新转变,尤其是学校的观念文化的形成,而观念中的关键是学校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学校全体或大多数师生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学校意义的终极判断。[11]基于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课程观,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忠实实施者,应积极投身课程实践和教育科研,变身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创生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对于学生而言,也要转变学习观,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活动,体验、对话等实践方式学习课程。

2.更新制度文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制度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提供给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学校制度文化同样具有规范性,一方面体现为对学校各层级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得学校的正常秩序得以维系,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学校制度文化的规范性为在精神层面引导学校成员提供了一套价值标准[12]。随着学校课程权力的下放,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应倡导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每个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来,倡导民主管理,在相互尊重、信任与接纳、平等交流、公平竞争、沟通与合作的氛围中,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从制度的表现形式上看,应打破学校的封闭状态,促使学校结构由宝塔型向扁平型转换。[13]此外,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如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做好课程的宣传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课程的评价制度,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2]苏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7):12.

[3]OEC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ir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R].Washingtion,D.C.sold by OECD Publ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 1979,13.

[4]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34.

[5]程红兵.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当下基础教育同质化现象批判[N/OL].中国教育报,2005-10-18(5).

[6]鲍道宏.课程理解:制度与文化“新基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99.

[7]刘世民,张永军.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重要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3(4):44-47.

[8]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9]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34.

[10]马云鹏.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1(9):18-23.

[11]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0.

[12]余清臣,卢元锴.学校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5.

[13]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所学校的个案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