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处于封闭式教学状态,让学生被动或者固定思路去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新。语文阅读文本本身是动态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是有着个性化的,新课改也一直呼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以希望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往往固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硬性的就阅读文本进行一定的理解或者体验感受等等,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自由地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谈一下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情境对于阅读有着直接性的推动性,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刺激学生某个感官系统,进而促使学生主动的行驶某种思维。阅读文本本身是一种情境的总结,是理论上的上升,学生单一的阅读起来有时候不走心,觉得枯燥无味不主动去思维,甚至只是机械化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去阅读,等待教师的阅读体验引导等等,没有个性阅读的体现。而阅读文本本身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着情境性还有着空白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个体的阅读思维来完成的。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阅读文本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诱发学生的情感产生,进而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
如:在学习《背影》阅读文本时,笔者通过语言构建一定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去阅读,即:无论是在观察人物还是照相的时候我们都善于从正面出发,从正面进行描述或者拍摄,这里直接写的是“背影”,一个人的背影有什么特别的呢?通过背影能够表达出什么?朱自清选择以“背影”命题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是什么?通过背影能够表达出父爱吗?让学生在情感上进行定格,进而以自我的角度去阅读文本,从而其阅读也是个性化的,诸如:背影能够很好体验一个人的性格,只是我们平时很好观察;通过看父亲的背影,人们很容易产生心酸的感觉,更能够感受父爱,背影从自我的角度来说更能够放松自我的情感,有助于自我情感的外漏等等。
二、交流对话,鼓励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思维
阅读教学是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和互动。尤其,阅读文本本身就需要一定的交流和对话才能够生成阅读体验,即:阅读文本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等进行交流和对话。有效的交流对话是个性化阅读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方面通过交流对话能够开阔学生自我的阅读思维;另一方面交流对话有助于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形成。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交流对话的引导,鼓励学生以自我的角度去阅读,与阅读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进而形成一定的感悟和体验,再将这种体验与之交流,增强学生自我个性化阅读的厚度和深度。
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教学内容时,学生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分析阅读文本,认为愚公的这种精神有着愚钝,不适合今天的社会发展;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说出愚公这种精神在今天社会上的匮乏,并以实例进行补充证明。通过交流对话,学生很对会调整自我的阅读思维,进而对自我的阅读体验进行补充,即:愚公的精神值得倡导,但是应该就时代特点灵活进行行为上的坚持等,鼓励学生从创新的角度产生一定的阅读体验,形成个性化的阅读。
三、给予自由,深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现代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阅读教学课上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个性”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我们知道,阅读文本作为文学作品,其阅读体验本身多元化的,这样一来就决定了个性化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应形式这种权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应该是个性化的,即:学生作为个体在阅读文本中是自我的思想和文本进行交流和对话,其文本的意义对于学生是不同的,而学生的理解也是个性化的。对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自由,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体验、感悟等,从而实现自我个性化阅读的形成和深化。
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的进行阅读,鼓励学生自主去阅读、体验,感受,作为个体与阅读文本之间进行对话互动,诸如:有的学生感受的是林黛玉进贾府的那种“寄人篱下”的小心翼翼、谨慎;有的学生感受则是从做人角度,林黛玉的聪明,即:到陌生的环境先观察别人,省的自己出丑;还有的学生感受的是林黛玉的“虚伪”,不敢做真正的自己等等。每种感受都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种体现,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应该给予鼓励和认可,借以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的良好习惯,深化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新背景下较为倡导的一种手段和理论,有助于学生个体性作用的凸显。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阅读文本的多元性解释来唤醒学生思维的期待,进而主动去探究,在期待中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从根本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禹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王中华.个性化教学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