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语言应当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2016-05-14 10:40孙新锁
课外语文·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语言语文

【摘要】在诸种文化组成中,语言文字无疑是分量最重的因素。语言向身后回顾,你可以说它是历史,也可以说它是陈迹;向前望,它又是走向更文明处的渡船。如今在我们的土地上站立的人群也许不是炎黄子孙。所以无论后顾还是前瞻,文明发达的汉语言文字与先进的观念、技术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生存武器,我们需要它更加精良。

【关键词】占有语言;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文言文教学,就应当对文言文的语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中国历史的进展过程中,承载个人、集团、世代之间信息交流任务的最主要就是这种语言形态,今天继续使用这种语言的虽然只是少数的各方面的专家,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关照点,思想家留意的是古人的道统,政治家留意的是策略,科学家留意的是知识、技术等等,但共同交叉点恰恰是大家都扔掉的包装 布——语言文字。拣拾、整理、研究、传递这种特殊包装布就是语文课的涉及范畴,香喷喷也罢,臭烘烘也罢,你得承认这是“语文”这碗饭的内容。无论如何你得明白自己舞弄的就是文言文这种语言工具。

作为—种工具意义上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需学的一种技能,养成一种习惯,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在学习程序中不能仅止于了解,而在于反复操作,即面对一篇文言文语体的作品,能阅读,能理解,会如式如法打开包装布,把里边装裹的物品一一罗列出来(虽然对千般物品本身未必能用内行的眼光去鉴定),即“大纲”规定的任务: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在语文的作品中,语言从来不是孤立的技能,事实上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依靠物。对此可以分两层来理解。第一层,单从语言工具上看,文言文是现代语言的根,二者间有太多的“基因”承递关系。第二层,语言是有性灵的工具。经过历史鉴别了的优秀语文作品的精彩语言,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人物的活的灵魂寄主。试 读——“学而无不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字里行间不仅活跃着一颗思辨的头脑,也闪烁着诲人不倦的长者面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三郡”,传达的不仅是征服者无可阻挡的军事气势,也有精明政治家从容不迫排列天下的眼光。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谁的精神不猛然一振,顿觉我们与伟大的祖国一起昂首挺胸的骄傲!吟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由不得要眉头一蹙,心头压上沉甸甸的生活的石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情种也是哲人。读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无所作为的穷气一扫而光。诵一声“位卑未敢忘忧国”,谁能阻挡普通百姓过问国家大事的权利。

少年时代正是一生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六岁以前是学语言的最佳期,这是指口语。诵读、背诵也是口齿训练。伶牙俐齿,锦心绣口昰人们对子弟才能的期待。丢开了诵读、背诵,至少也是放弃了一条语言能力修炼的途径。语言教学应当自觉地抓住这个稍纵即逝(因为学生不自觉地在排斥)的机会,猛推孩子尽可能多的向前走几步。

根据现行教学实际,给予我们的时间也不少(早读即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把一个“读”字组织成学习行为,在文言文课堂上把“诵读”作为重点。首先,借助《文言文字典 》读准字音,弄懂词义。解决了读音,才能诵读。老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的吐字、停顿、语气、语调,提高学生的断句(句读)能力。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应是轻车熟路——试读、齐读、领读、分读、合读、个别读等等。积累丰富的文言文词义,深化句意的理解辨析,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诵读出感情。学习文言文词语要分类整理,强化记忆,触类旁通,启发学生动脑,举一反三,既要动口,也要动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标准化的配乐朗读不仅便于学生仿读和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观看文言文电影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客聂隐娘》全片106分钟当中,100多句都是文言文,观看这类影片能测试学生的文言文功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登录新浪UC官方大厅,进入朗诵文学房间,你可以听到艺术家的精彩诵读,也可以排麦,牛刀小试,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接受房友的好评和专家的指点。《大风歌》《垓下歌》这两首歌是英主(刘邦)与英雄(项羽)的慷慨绝唱。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一首胜者的悲歌,气魄宏大,豪情万丈;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写出了英雄末路的苍凉悲哀。这两首歌经现代音乐家的包装和演绎,每一个音符都能拨动学生好奇的神经,学生不但能学到诵读这两首歌时如何抑扬顿挫,也会感受到英雄的豪壮和文言语句的精炼和博大。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更多优质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占领学生心灵的空间。

那么思想分析呢?艺术知识等等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不需要过多时间教学,点到为止。我的想法是分析等等与诵读之间打个比方说是三七(或四六)开,思想艺术分析占少头。理由是:离开语言,思想只能是移植的花朵,免不了渐渐枯萎,有了语言,思想就如影随形,总有蓬勃的机会,俗语曰:船烂了还有三千六百钉子在,胸中装着几十几百首诗文比只记一大堆思想分析更有价值。

一个个精美(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的汉字,一个个有故事(好多成语来自文言文典故)的词语,一句句经典语句,就像一粒粒种子。从一粒种子肯定看不见大树,但是只要播下种子,遇到适合的条件就可能萌发。趁着年轻,埋下尽可能多的货真价实的中华文化的种子在中华后人的心灵里,我们也无愧于当了一回语文教师。

作者简介:孙新锁,男,1966年生,陕西洛南人,大专,中学一级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美术教师。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