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容
摘 要: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随着科教水平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因为小学的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学习兴趣;策略
数学是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是基础教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创新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的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对于“兴趣”的界定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在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针对某个事物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进而对其他事物所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也是由直接兴趣所引发的。对于“兴趣”这个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对兴趣的定义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某项活动产生的需要。心理学对于兴趣的研究比较早,且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一类观点认为兴趣属于内在动机,例如,詹姆斯把兴趣作为与知觉相关的心理现象是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的一种集中指向的力量。另一类观点认为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例如,伊扎德认为兴趣是经常体验的积极情绪,兴趣在形成技术、技能、智力中有极其重要的动力作用。由此可见,兴趣是激发一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先决条件。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为“填鸭式”教育,即教师为课堂的主角,学生为观众。教师在课堂上明确教学方向,将教科书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呈现在课堂上,学生只需要学会吸取现有的知识便可。这种教育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时间一久,学生的思维便被牢牢地禁锢住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有能力的教学工作者也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逐步发展出适合本土学生的新型课堂。如趣味课堂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创新能力。在学习数学的元、角、分关系换算时,可以将课堂临时转变为小小超市,教师可事先准备好零钱和交易货品,且对交易货品进行明码标价,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交易。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到不同面额的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非常热门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大多数应用在学龄较大的初高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同样适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因为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提早让学生感受一下团队合作精神也是不错的选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分组的原则,分组应根据教学的不同情形,灵活机动地临时组合,分组后,每隔一段时间经过对学生的分析,组员间可以适当调整。要让表现积极各方面较优秀的学生去带动后进生,也要让外向开朗的学生去带动内向沉稳的学生,从而增强对后进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组的同时,每组可选一名组长,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对回答得较好的同学予以鼓励,当组长有一定的水平能力时,又可以另选组长,使其组长轮流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和交流问题的能力。
3.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的数学内容,必须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理的实践操作环节,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利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学生爱上数学,从而提高其兴趣。例如,在学习平均分时,老师把事先制作的一些圆片分发给每组其中的一个小朋友,然后让这个小朋友把圆片分给该组的其他同学,但是在分的过程中必须要求每个人分得同样多。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方式多样化,兴趣极高,在玩中就把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了,进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其兴趣高涨。这种探究的兴趣一旦养成,便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用实践来探究问题的兴趣,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如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9):17-18.
[2]张白银.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