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留守学生

2016-05-14 13:06龙平亮
中小学校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活动教育

龙平亮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6-0029-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学生的人数日渐增多。目前,全镇13000余人,出外务工、经商的达5000余人,隔代看护的留守学生达200余人,部分留守学生寄宿在学校,由于远离父母,常因缺乏亲情的关爱、呵护,导致个性和心理发展出现异常,一些学生成绩下滑、生活懒散,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忧郁、多疑、自卑、偏执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有的甚至成为“学困生”或“问题生”。在寄宿生中,百余名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经商。外出打工、经商的大多数是中青年农民。他们的在校子女年龄一般只有6至13岁,年龄小、自控力差,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某种意义上讲其教育问题基本上就落到学校教师身上。可以说,关爱留守学生,如何适宜地对留守学生开展教育,成为万安中心小学所开展“幸福成长工程”的工作重点。

一、表现与原因

通过走访、调查,“学困生”或“问题生”,大多数是留守学生,存在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不重视学习。在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教育观念陈旧,对留守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父母在外经商赚大钱,以后可以靠父母生活,导致出现虚荣心强和自傲心理。互相攀比、乱用零花钱,根本不把学习当一回事。二是依赖性强。祖辈觉得孩子小,父母又不在家,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孙辈的要求有求必应、言听计从,导致留守学生的依赖性强。在留守学生中,大多数纪律性较差、逆反心理强,在家与长辈顶嘴,甚至经常撒谎,欺骗长辈;在学校,迟到、早退、旷课,成绩不理想。部分学生的性格容易冲动,爱挑衅、打架、搞破坏,借以发泄内心的不满。三是免疫力差。留守学生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无力管教,或不知如何管教,造成留守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分辨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产生厌学情绪,成群结伙、抽烟偷窃、打架斗殴,甚至迷恋营业性电子游戏机,还带坏低年级学生。

二、解决的对策

实施农村中小学生“幸福成长工程”,促使农村留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能得到家庭般的温暖、父母式的关爱,照顾有人、安全有保、亲情有爱、学业有教、活动有地,促进他们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一,要从宽容人手,用活宽容二字。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开启心扉的一把钥匙,可谓情到之处,金石为开。多年的教学工作,促使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以情感人”是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促使懂得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为知己、为亲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要真正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宽容留守学生的对抗情绪,由于留守学生长期受到压抑、缺少温暖,好像周围的人和事,总与自己过不去,容易出现偏激的情绪,在开始阶段有些留守学生甚至会出现暴力的倾向,当老师找其谈话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当面顶撞老师,表现极为不满,或表情冷漠、沉默不语,表现出极强的对抗情绪,此时必须对其保持冷静,善于疏导、给予宽容,可以中断谈话,或巧妙变换话题。由此既可以缓和气氛,又可以了解其内心世界,切忌针锋相对、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甚至“戴帽子”、打棍子,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这样只能恶化师生之间的关系,轻则争吵,重则冲突,从而推向教育的对立面,这对今后的转化工作很不利;宽容留守学生的反复表现,容易反复是留守学生的一大特点,留守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已经形成一些不良习惯,一下子让其彻底改掉。并不容易,也不现实,必须有“允许别人犯错,又允许别人改错”的博大胸怀,要相信留守学生一定能教好,要意识到反复是因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做留守学生的转化工作时,要做好长期准备,不要因为有了进步就松懈下来,或因为反复而失去信心,当出现反复时,应认真总结成绩,尽可能挖掘闪光点,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应给予肯定,在上述基础上,还要深入了解反复的原因,给留守学生注入新的前进动力;宽容地对待留守学生的学业成绩,宽容地对待留守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留守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也不好,所以对他们的学业成绩不能要求过高,否则“欲速则不达”,容易伤害其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从而产生反效果和负效应,也不要老拿尖子生与他们的成绩作比较,甚至评头论足、冷嘲热讽,这样只能加深留守学生的自卑感,甚至产生妒忌心理。同时不能专门表扬、奖励优秀生,让留守学生对奖励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望而生畏。留守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进步了就可以获奖,高明的老师善于用放大镜去观察、发掘学生的优点,发现优点就大力加以赞扬、肯定,从而促使留守学生在赞扬和肯定中,不断提高自信心,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第二看,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和课堂主阵地作用。万安中心小学重视校园文化。加强和完善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设立德育墙,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留守学生一迈进校门,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用守则教育他们,用规范引导他们;规范班级德育环境布置,在班级布置上做到“八有”(国旗、班训、学习园地、评比栏、图书角、卫生角、黑板报、名人名言),在教学楼贴上学校的校训、培养目标,以此激励留守学生,在校园文化布置上做足工夫,做到“美化、绿化、香化”,努力让校园每一处都成为无声的老师。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课堂教学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以及全面育人的方针,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把知识传授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将品德教育溶入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第三,构建与完善留守学生的关爱机制。建立留守学生个人信息卡、成长档案和联系卡机制,学校摸清留守学生底数,分类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卡、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并依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留守学生的“爱心家长”关爱机制,在三明市将乐县万安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关爱机制,由万安镇党委、政府领导、工作人员与留守学生结对子,每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两名留守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家长式的关爱,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配对人员每周与留守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借以对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促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从而健康地成长;建立生活教师、班主任与留守学生定期交流机制,要求生活教师、班主任每周与留守学生进行一次坦诚的心灵对话。帮助他们改变一些陋习,比如有些留守学生有时会旷课、打架等,积极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并详细地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偏失的留守学生,制定个别教育的管理方案,进行重点矫治与帮扶。

第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的舆论氛围。举办法制知识讲座,定期聘请派出所、司法办、综治办等有关单位和校外辅导员为留守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加强法制、纪律及校内外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尤其注意宣传留守学生的典型优秀事例,树立榜样。

第五,因地制宜,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制定留守学生幸福成长课外活动安排表,设立亲情交流、舞蹈、小松树合唱团、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围棋、阅读等活动项目,依据安排表正常、有序地开展各项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温馨教育”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庭氛围。生活教师每月至少两次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或托管人进行联系,同时举办关爱留守学生相关教育活动,让留守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成长;开展“赏识教育”活动,通过让留守学生为主体参与学校组织的体、图、音等各项兴趣小组活动。促使留守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报告会,或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要求每个留守学生在每学期至少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每月一次与班主任、科任教师沟通、交流,并通过电话、书信,到“爱心家长”家里体验生活,定期与“爱心家长”联系,汇报自己的成绩和思想状况,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老师与“爱心家长”的殷切关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活动,对存在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师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促使留守学生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信心教育”活动,留守学生缺少亲情、关心,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感到迷茫,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信心教育,通过活动让留守学生体验成功:开展“我幸福,我成长”系列教育活动,认真制定“我幸福,我成长”活动计划和安排表,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示留守学生幸福成长、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使留守学生快乐活动、幸福成长:建立留守学生劳动培训基地。组织留守学生参加种植、拔草、浇水等劳动。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真正地感受到劳动收获的快乐。

学校实施幸福成长工程,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教师和集体的温暖,从而有效地弥补因亲情缺失而对留守学生人格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心灵伤害,促使学生唤醒自尊、找回自信、学会自爱、发挥潜力。生动、活泼和健康地成长,同时让留守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遵规守纪、开拓创新、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通过实施“幸福成长工程”,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使县委、县政府的惠民政策更能凝聚人心,学校的公信力变得更加厚实。让我们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原则,更为热心地关爱留守学生,从而为其健康、茁壮的成长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活动教育
“活动随手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