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风
摘要:探索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对于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界定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从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三个方面对建构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构建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具有教化个人、引导人性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性功能,于个体而言受益终生,于国家而言则是播下希望之种。新中国成立至今,德育始终在我国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占据突出位置。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更是强调“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作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教育宏伟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的指导方针,并倡导“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
一、德育、全员德育与全员育人导师制
(一)德育内涵——不仅仅是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
德育最初的概念就是道德教育。目前学术界通俗意义上的“德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和法纪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德育内涵不断丰富。部分学者将德育教育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如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三是品德教育,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四是人格教育,如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还有学者将德育教育内容细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简而言之,尽管在内涵界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法制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内容的核心。结合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可将德育内容归纳为以下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实际上,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下,在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教职工人力资源潜力的前提下,德育的内涵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而要明确树立“大德育”的理念:即以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为内容主线,德育导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突出“注重个别指导”,引导学生成长和成才。
(二)全员德育——注重导“学”,更注重导“育”
所谓“全员德育”,即强调全体教职工在德育方面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和育人机制。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政教育教师的事情,也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任务。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高校扩招使得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然而,大众化教育使得一定时期内高校的资源相对紧张,常常造成师生沟通交流过少。倡导“全员德育”的目的就是要回归德育的本质,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既要纠正目前“教书”与“育人”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也要更正“德育”和“专业教育”屡见不鲜的“文人相轻”现象,注重导“学”更注重导“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三)全员育人导师制——强调“个别指导”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其核心思想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在保持高职院校现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由全体教师担任导师。通常情况下,每名导师负责指导若干名学生直至毕业离校,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实施“导育”,对其进行生活、学习、心理和德育各个环节的指导。和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全员育人导师制最大特点是责任到人,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指导”,而是针对“个性”学生的“个别指导”,通过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为“个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人文关怀。
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下,辅导员、班主任和德育导师的关系定位不是相互代替或者是有所取舍,而是在坚持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在这种德育模式下,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主任侧重于学生的班级建设、学习指导和学风建设,而德育导师则突出“个别指导”促进“个性”学生健康成长。
二、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现实意义
德育是中华民族稳步发展的希望工程,也是一项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单纯依赖一两个职能部门和教职工难以形成合力并产生教育实效。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形式多样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造成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信息时代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与社会思潮的碰撞与冲击,造成高职学生价值判断上的模糊化和价值评价上的多元化,甚至出现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和迷失。探索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对于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亲情化、个性化和全员化德育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保障。目前,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复杂化的趋向明显,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传统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因责任不明确和师生沟通渠道狭窄已显单薄,无法有效兼顾全体学生。思政课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和阅历,却常常缺乏师生之间真挚的交流;班主任班级工作目标明确,却常常因为责任意识淡漠导致工作效果“参差不齐”;辅导员责任重大,却常常因为配置不足、工作繁琐而“有心无力”。探索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授业——传道——解惑”的三维功能,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实施分类、分层德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使学生“技”与“德”同步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整合教师资源,发挥教育合力,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是实现对高职学生全面导育、全面关爱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学生工作“各自为战”、“条块分割”式的德育现状。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合理配置高职院校“三支队伍”,加深教师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发挥教育合力。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学生德育工作,还能够和顶岗实习、专业实训、学生就业等相互融通,切实整合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目标指向是育人为本,实现技德双赢。通过对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最终实现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导育、全面关爱。
(三)期待发挥“鲶鱼效应”,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探索。从高职院校发展的角度而言,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注重整体功能,强调各个部门和岗位协同育人,要求部门之间去“形式主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黏合剂”和“催化剂”;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而言,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改变了以往任课教师只“教”不“导”的状况,倒逼教师自身潜力的发挥和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从学生成才的角度而言,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让学生更加了解和信任教师,不仅从学业上获得进步,更是在人格上受到影响,能够在“导师”的关爱中充分成长成才。
三、构建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原则
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既不是对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全盘否定”或是“另起炉灶”,也不是“革面不革心”,而是在追求德育实效和突出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一种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原则如下:
(一)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有德育导师——在“受导”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如认知差异、人格差异和性别差异等。美国心理学家W·I·查宁曾言:“每个人都希望有他自己的个性:希望成为别人成不了的人,希望干出别人干不了的事”。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三驾马车”,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过于“整齐划一”甚至“千人一面”。客观而言,目前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较高,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分别要对应少则数十位多则数百位学生,德育效果可想而知。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就是强调教师的全员参与,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每位导师“受导”几个学生,在一般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受导”“个性”学生的确认,主要根据大一上学期的表现而定,如学习成绩差、独立意识差、冲动自大、心理抗挫能力差等。
(二)在“受导”内容上突出重点与层次——德育内容要“因人而异”。德育内容过于宽泛,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如前文所述,德育导师可以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模块为主线,并根据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分层次、有步骤地重点推进。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党团活动推进,高校德育建设,理论和知识教育是先导和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推进,通过校内实践活动展开,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其进行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健康的人格和信仰是德育的重要内涵;公民教育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结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等校外实践活动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贴近感。
(三)在“受导”环境上营造尊重协作的氛围——构建朋辈师生关系。德育导师“导育”效果的好坏,既要注重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互通有无和良好协作,更要重视导师与学生之间是沟通与交流。构建朋辈师生关系,即倡导导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摒弃导师“俯视和训话”姿态,改变导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放低身段做学生的朋友,学会倾听和对话,学会建议和引导,与“受导”学生就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展开讨论与交流,并给予恰当合适的引导。
四、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构建,主要措施是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并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组织体系(图2)。鉴于德育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要求对应的专业知识,德育导师的主体还应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和学工团委工作人员为主,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为辅。由于师生比例的限制,可以在高职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前以班级或者专业为单位设立德育导师组,配备若干名导师,主要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对于“个性”突出的学生配备“导师”重点辅导。
(二)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工作机制(图3)。组织体系是全员德育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一系列的德育制度。第一,受导学生德育档案制度。学生德育档案可以作为学生被选举为班级和社团干部,评优、入党的重要依据,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绩与表现、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如班集体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活动等),上课出勤情况以及日常是否遵守校纪校规情况等。第二,受导学生网上家委会制度。在传统电邮和电话联系方式之外,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密切家长、学生和德育导师组的联系,随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园中的德育表现。第三,谈心交流和汇报制度。在德育导师组中配备一定的学生干部作为“信息员”,定期向德育导师组汇报受导学生的德育表现;德育导师组与受导学生谈心交流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第四,德育特珠案例会诊制度。对于复杂的个案,德育导师组对其进行特殊案例会诊,在二级院系部门备案,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进行协调和监管。第五,德育内容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学生每个学期的德育表现,由德育导师组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评价作为评优、入党和被选举为班级社团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保障制度。为保障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的有效运转,需要配备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建立目标管理制度与评价考核奖惩办法。第一,经费支持。根据受导学生的数量,对全员育人导师组成员发放一定数量的工作经费补贴。第二,导师责任制。对于“受导”学生明确责任导师,导师负责维护运行网上家委会制度,负责记录“受导”学生德育档案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定期与“受导”学生交流谈心并及时全面掌握“受导”学生德育情况,对于特殊个案与德育导师组会诊解决。第三,评价考核奖惩办法。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