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宁
摘 要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
【关键词】李白;艺术特色;浪漫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作品洋溢着火焰般的热情,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最高度的统一。
1 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
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之所以形成浪漫主义风格,有以下原因:
1.1 风格是时代的产物
李白生活的时代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期间,从唐初到天宝年间,经过一百多年的相对稳定,唐朝的经济、文化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国家的统一、国力的强大、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信心和爱国热情,李白正是在这种时代风气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形成了他浪漫主义诗风。另外,盛唐时代也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对李白诗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的强大,鼓舞着李白向往功名的雄心,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济世的热情,造成了他思想的复杂性,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1.2 李白个人的经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从小观百家、读奇书、诵六甲、学剑术,由于博学多才,15岁的李白就写得一手好诗赋。20岁以后,李白便辞亲远游,饱赏了自国的壮美河山,开阔了眼界,形成了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因此诗兴大发,描绘了蜀道的险峻、长江黄河的壮阔,这些诗句想象力惊人、夸张大胆,体现了李白丰富多彩的主观世界。李白还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拥有着强烈政治抱负的李白,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得到帝王的赏识,但他又向往自由、蔑视王侯贵族和世俗平庸。所以,为了表达这种矛盾的思想,最终李白还是选择了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2 大胆的夸张、惊人的幻想、浓郁的情感,处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
李白是一位极其擅长表达自己内心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抒情诗人,他常常用大胆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来表达他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例如在《秋浦歌》里,他的心灵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击,于是发出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感叹,借有形的头发来抒发自己无形的忧愁,写得如此的真实;又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这一极度的夸张比喻,赞叹瀑布从高处腾空而下的景象,也表现出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气概;再如在《夜宿山寺》里,把自己的观感也用夸张的手法写了下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出了一个“高”字,让人既充满想象,又感到真实。李白善于从各种各样的事物上,体会到不同的印象,穿插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匠心独特地描绘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并且常常敏锐地捕捉内心涌现出来的瞬息万变的感情瞬间,给它们以外在的具象的表现。例如《将进酒》,诗人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的自信心瞬间代替了消极的悲叹。李白完美地将激荡的感情因素和形象化的想象成分做到交融与合流,真正收到了化静为动、化美为媚、抽象转为具体、疏远成为亲近的动人艺术效果。
3 李白诗歌语言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字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对自己诗歌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这两首诗中,李白用最普通的景物、普通的比喻,表现出了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友情,语意极其真挚自然。李白的诗绝不拘于格律的束缚,当感情达到高潮时,诗中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感情、语言、风格,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充分的反映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主观色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征,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一位旷世奇才,有不可替代的不朽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安琪.李白诗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2]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汪艳菊.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李白[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4]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李白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