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容
摘 要
电影是特殊的文化产品。一方面,它商业性质显著,票房可以决定其成败;另一方面,它艺术价值突出,好的电影是精美的艺术品,可以流芳千古;而且,它的意识形态明显,社会教化功能无法忽视,特别是在国际文化贸易中,这些还会被放大。当今世界,国际电影市场上好莱坞一枝独秀,西欧、韩国、印度呈崛起之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却困境重重,甚至关于电影本质的内涵也很模糊。本文主要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提出关于电影是什么,什么电影受世界青睐以及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的问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电影本质;电影工业体系;国际市场
1 电影是什么?
200多年前的《火车进站》给人类带来了电影,而关于电影,人们似乎谈了太多有关电影产业方面的问题,却忽视了电影本质,即“电影是什么?”的问题。
1.1 电影是神圣的仪式
电影属于艺术范畴,而本雅明在《灵光消逝的时代》中提到“艺术在远古时期就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感和崇拜感来自于‘灵韵”,艺术的起源是远古的巫术,人类产生意识以后,就有了对自我,对世界的种种联想,这一切都通过原始巫术展示出来。在巫术的仪式里面,人可以暂时的丧失自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仪式之中,将灵魂得以解放,将肉体得以放松。那么从这一点来讲,现代社会的电影也是这一种仪式的延续。电影的银幕,是仪式的内容。观众,就是仪式的参与者,电影里面所有的音效和音乐,都是仪式上的音乐。当我们在欣赏电影时,比如《泰坦尼克》,看到那壮观的沉没,那凄美的爱情,我们会集体进入到那种痴迷的状态。所有商业大制作的电影,无不想要要达到这种效果。而导演,无疑是那充满神奇魔力的巫师。一部电影的成败绝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影导演的水平与态度问题。就如巫术仪式上,巫师是否自己全身心投入,是否有能力带领仪式参与者投入其中一样。电影是一种神圣的仪式,这告诫我们从事电影相关工作的人,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秉持一种诚意的态度、信仰的情怀,认真地做好每一部电影,因为这是电影的“灵韵”的来源。
1.2 电影是人类思想的延伸
另一方面,电影是人类思想的延伸。可以说,我们普通人生活的世界是现实的,是局限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但因为有了电影,我们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人生,去一起经历主人公的出生、成长与死亡,去参悟生死的意义;也可以随着主人公一起去哭,一起去笑,一起去闹,释放自己的七情六欲;还可以洞悉社会的生活百态,品尝人生百味。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思想的深度与广度绝对是没有尽头的,在电影中,我们甚至可以去另一个星球生活,到另一个时空穿梭。电影似乎能让普通的人拥有不普通的情感体验,能让人活得更五彩斑斓,更有尊严,更有思想。
1.3 电影具有商业性、意识形态性
另外,电影与其它文化产业一样,它也是商业性的,同时它也会某种程度上带有意识形态性。电影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观众用他们手中的金钱来换取一次文化消费的体验,从而反偿电影生产的成本,支撑电影工业的发展。同时,电影在售卖的过程当中,又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观念传达给文化消费者。而不同的国家这些文化意识观念又会有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好莱坞大片中的外星人都是来毁灭地球的,因为他们有很强的世界警察的大国意识,而日本的外星人呢,主要是来消灭东京的,因为他们拥有很强的民族危机感意识。
2 什么样的电影受世界青睐?
如果把受世界欢迎的电影按大类来分,其实无非两大类:
2.1 技术活好的电影
在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都拥有强势地位的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好莱坞电影的技术优势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电影特技下各种声、光、电的轮番轰炸,带给观众刺激、奇妙的观影体验,使得观众全身心地痴迷于电影用高科技织成的大网中,无法自拔。也正是因为这些高科技激发了观众的兴奋点,所以才会创造一系列电影的票房神话。当然好莱坞电影不是只会炫技,它的技术活好,还体现在对细节的技术处理上。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中,为配角小熊人设计语言甚至还专门请来了语言学家做指导。其实从《星球大战》开始,就奠定了其技术电影写实的风格,即好莱坞电影虽然拍的是奇幻世界的故事,但却显得那般真实不做作。电影是一种仪式,而技术活好的电影使我们享受更奇妙的仪式参与感。
2.2 内容至上,戳人心底的电影
世界上还有一种电影,它并不炫技,但它依然叫好又卖座。这就是内容至上、戳人心底的电影。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获得1990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同时当年的票房也高达1.49亿美元的成绩,是典型的叫好又卖座的电影。《死亡诗社》成功在于它的内容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生活除了理性外,也需要诗的浪漫感性来滋养与慰藉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直戳在经济迅速发展下,人们追名逐利但却心灵迷惘的社会痛点。电影是人类思想的延伸,“梦想”“爱情”、“信仰”等是人类共通的也是永恒的主题,而好的剧本、好的电影将这些主题放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升华,真正做到打动人心。
3 中国电影如何健康地走向国际
3.1 “先里后表”,建立健全电影工业体系
电影工业指围绕影视作品所进行的生产、营销、发行、后产品开发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厂商及相关服务所构成的工业体系。中国目前的电影工业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是说低级阶段。自身内部问题重重,何谈资格,何来自信走向国际?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电影“先里后表”的路线是不能偏的,韩国电影也是按照这个模式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首要步骤就是建立健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如何建立健全电影工业体系呢?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规则,有法可依。直至目前中国影视行业还未形成真正的可以促进电影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近几年来,各类资本涌入影视行业。但由于缺乏标准和规则,难以对行业进行约束、规范,以致行业呈无序的形式发展。制定规则是电影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影视创作精细化管理。当下,很多影视从业者从短期逐利出发,进行订单式创作。接单,快速生产,快速流通,粗制滥造,生产出大量不合格产品,而影视作品是需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的,因为它的核心是艺术品。所以,电影工业体系中,需要细分部门职能,同时还要完善电影审查制度,将粗制滥造的电影过滤出去。
(3)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永远是产业中最核心的元素,国内影视行业从业者的培养机制比较落后,这跟中国影视行业的教育体制是相关的。整体上,国内的几所影视行业的专业院校,绝大多数都不适合市场的需求。所以一方面,高校应该培养更多的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人,或者说去创作优质项目的人。另一方面,影视不仅是一门专业的技术,它更是神圣的仪式,是人类思想的延伸,是艺术。所以高校应该培养具有审美能力、能够创作艺术属性产品的从业者,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者。
3.2 中国文化的内核,西化的表现形式
如何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文化折扣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怎么样才能使外国观众接受我们的电影,同时又能保存自己文化的民族性呢?李安的电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中国文化的内核,西化的表现形式”。李安的《卧虎藏龙》采用了中国古典的武侠精神和江湖意象作为影片的内核,而外在的表现形式,如戏剧架构、美学观点,甚至是爱情观等都采用了西方的理念来进行糅合创作,也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男主人公李慕白身上体现的是道家精神和儒家“仁义”理念,区别于西方文化下的勇敢、积极果断的英雄形象。而在外在表现形式上,特别是叙事方式上,比如说,电影中男主人公李慕白用“我的周围空间和时间都消失了,只有我自己沉醉其中”这样的语言来形容中国武林人士修道的状态,以便于西方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武侠世界。中国文化的内核,西化的表现形式。这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捷径。
3.3 做有价值的商业电影,有态度的文化事业电影
做有价值的商业电影,詹姆斯·卡梅隆是创造电影界神话的巨人,目前电影票房史上最卖座的两部电影《泰坦尼克号》(1997)和《阿凡达》(2009)都是他执导的作品。而他的商业电影是有价值的电影,这个价值不仅是指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李安也是一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关注“宗教信仰”。他们是有价值的商业电影的典范。
做有态度的文化事业电影,电影不仅有商业属性,而且还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而当电影走向国际的时候,它的这些功能还会被放大,甚至有时候是体现的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在传播中国的文化时,除了靠商业电影外,还需要一批文化事业电影,这批文化事业电影是有态度的中国电影,它要有担当,有情怀,不偏不倚,公正地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健康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
[2]李朝阳.中国电影的民族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3]王建陵.美国电影产业创新优势及竞争力的建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1).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62-63.
[5]蔡圣勤,周新.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