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在未成年受害人心理评估中的运用

2016-05-14 07:08方星
智富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

方星

【摘 要】“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沙盘游戏治疗法能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未成年人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通过展示一例未成年被害人案件中沙盘游戏的运用,体现沙盘游戏在心理评估中的作用。

【关键词】沙盘游戏;未成年受害人;心理评估

一、个案背景

小芳,17岁,山东人,父母均在老家。在老家读职高一学期后辍学独自来南京。现已在南京生活2年,做过前台客服工作,现在学习化妆美甲。因其是强奸受害人接受心理干预治疗。

在初次来访做笔录的过程中,受害人需要回忆当天的细节,显得比较痛苦。中午,社工给她打了饭菜,但她却一口都没吃。社工问她:“中午还会有笔录和谈话,你不吃饭会饿的呀”,她小声的说:“我吃不下”。从她的表现中,社工看到这件事情对她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二、干预过程

社工在经过了基本情况的了解和专业关系建立后,向受害人介绍沙盘游戏:“你放心,现在我不会问你不想回答的问题,也不会给你做一些问卷,我只是想让你好好放松一下。你看,你眼前的是一个正方形的沙盘。等一会你可以将沙子堆成小山,挖出小河等等,做成任何你喜欢的样子来。你也可以将旁边的沙具摆放在沙子上,旁边这些玩具都属于你,你可以用它们在沙盘中创造一幅属于你的画面,或者一个你想要的世界......你可以在沙盘上做你任何想做的。我会在旁边陪你的。”

受害人在一开始听说要接受心理辅导时的态度是拒绝的,她说自己出了难过也没有别的心理问题,没有必要做心理疏导。在检察官和社工的劝导和鼓励下愿意尝试一下。社工我向她介绍沙盘游戏的时候,她站在沙盘旁边,但是离沙具比较远。社工提醒她:“你可以走近点看看这些玩具呀”,她走近了。过了两三分钟,她说:“我没有什么想摆的”。社工继续鼓励她:“你不必把这个当成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只是一个放松的游戏,我希望你能从中缓解紧张的状况,给你带来一些些减压的作用。无论怎么摆,它都是你独一无二的作品。”受害者开始认真观察沙具,社工继续向她介绍各个柜子中的沙具。

社工:“请你用手触动沙子,感受沙子带给你的感觉,你想用手把沙子堆成什么形状就堆成什么形状。感觉自己感受得可以了以后,你就可以到柜子中选玩具,把它们放在沙盘里的任何位置,想怎么放就怎么放。放了以后再去拿,直到你认为可以了,这幅作品就完成了。当然,你也可以一个玩具都不拿,只用沙子堆成你想要的形状。”

受害人开始用手触动沙子,感受内心的想法,并开始制作属于她的沙盘。

三、沙盘作品及解读

这幅作品就是被害人创造的属于她的天地。在她选择沙具的过程中,社工注意到她一直拿着图中右上方的小天使,十分喜爱。社工听她讲述这幅画面。从作品的整合性来看,整合性较好。虽然画面分成了天堂和家园两部分,但是两个区域之间有内在的联系,都反映了爱。从作品的充实性来看,沙具数量和种类比较多,内心情感比较丰富细腻。从沙盘的动力性来看,沙盘中的绿色植物、花园以及海豚,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显示出了沙盘的生命力。但是花园外有一道厚厚的篱笆围着,也反映了安全感的缺失。从作品的流畅性来看,沙具风格比较相似,方向也基本都朝着一面,空间安排比较合理。

具体从沙具的摆放上来看可以发现沙盘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受伤主题的特点:1、限制。花草本应长得郁郁葱葱,却被限制在一个弧形的大栅栏里面。2、残缺。沙盘中央位置摆放了一只海豚,却没有相应的水域。

在天堂的部分,受害人选择了天使等3个神话宗教人物。天使可以理解为一种对未知世界不可预见的力量源泉,是一种对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任务情境中获得帮助愿望的投射。神职人员形象的出现也象征着被害人渴望寻求一个心灵栖息地、求得精神安宁的处所,包含着一种祈祷、祝愿的意味。

作品中出现了带学士帽的孩子。被害人也提到,她认为天使也是孩子。反映出她的情绪情感,是其对自我认识的同一性。绿色的树木投射出被害人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动力,而花朵是美丽和年轻生命的象征,反映出被害人希望拥有鼓励与奖赏。房子是家或归宿的象征,被害人还重点表现了房子中的家具(桌椅、衣柜、床、钢琴、落地灯、婴儿车、摇篮)。值得注意的是,钢琴与代表被害人自己的儿童放的位置比较接近,即乐器与自我像放在了一起,反映了被害人倾诉情感的渴望,期盼有人能倾听自己的烦恼,而这种愿望正在实现。柜子是女性、子宫的象征,而床则体现了被害人的疲惫感。婴儿车的运用体现了被害人具有心理退行的状况,表明她希望用退行来保护自己。

沙盘的上下左右中间、沙子、四角等都具有结构性意义。左上方意味着家庭背景及早年亲子关系。被害人自述中考时父母曾闹离婚,现在已和好,仍旧一起生活,表明家庭关系比较融洽。右上方代表人生追求方向、目标、希望和逃避,表明被害人寻求心灵栖息地的渴望。下方指“本我”,代表了受害人的创伤体验,反映了她的安全感缺失。左下方代表可能性、发展的源泉。这里有两棵树,表示被害人心中仍有希望和动力。

四、社工感受及结论

整幅画面比较完整,体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安全感、心理退行、受伤、疲惫等,但是我们也看到具有希望和动力的能量,说明被害人自身的能量在增强,是个积极的信号。经过治疗,效果初步显现,社工将继续跟踪治疗,让小芳阳光生活,忘记恐惧。

【参考文献】

[1]Ammann R(著).蔡宝鸿,潘燕华,范红霞(译).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
点亮孩子的心灯
沙盘游戏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中的作用研究
不再做圈养“小和尚”的妈妈
沙盘游戏对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积极培育
再见,爸爸……
沙盘游戏对独立学院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沙盘游戏在中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个抑郁倾向学生的沙盘游戏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