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祥 程毅 沈洪弟
【摘要】 目的:在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提升跟骨骨折病患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18例跟骨骨折病患,选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共20足);同期选择18例跟骨骨折病患,选择常规疗法(对照组,共19足),观察所有入选病患的治疗情况,同时对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入选病患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病患,选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仅可以提升病患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提升病患预后水平,可推广。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复位钢板内固定; 治疗; 优良率; 预后水平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137-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75
跟骨骨折被认作跗骨骨折患者中十分多见的病症之一,在跗骨骨折患者中的占有率达到60%左右[1]。一般而言,如果人体从高处落下时足部着地,使之足跟受到垂直型的撞击,极易导致跟骨骨折。跟骨骨折除了发生率偏高以外,其临床治疗也十分复杂,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又以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使用频率最高[2]。为了客观评价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以18例跟骨骨折病患为观察对象,再选取18例跟骨骨折病患作对比,分别开展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以及常规疗法。通过深入观察所有入选病患治疗情况,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提升跟骨骨折病患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18例跟骨骨折病患(试验组,共20足)。年龄最大67岁,最小21岁;男16例,女2例。其中,双跟骨出现粉碎性骨折12例,左跟骨出现粉碎性骨折7例,右跟骨出现粉碎性骨折1例。同期选择18例跟骨骨折病患(对照组,共19足)。年龄最大62岁,最小22岁;男17例,女1例。其中,双跟骨出现粉碎性骨折11例,左跟骨出现粉碎性骨折7例,右跟骨出现粉碎性骨折1例。研究活动中,试验组选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疗法。两组入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研究活动中,对照组选择常规疗法。(1)给予病患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对于单足骨折病患,需取其侧卧位;对于双足骨折病患,需取其俯卧位;对于并发其他骨折的病患,需取其仰卧位。(2)选择机体跟骨上端置入克氏针,通过对塌陷的骨折块进行撬拔,确保病患足弓恢复正常。(3)为了提升病患跟骨骨折整体固定性,需在距下关节位置或者是跟骨关节位置穿入钢针,再在机体跟骨前中点位置将一枚固定针置入其中,并用两枚固定针在机体胫骨远端位置进行固定,给予病患石膏固定。
1.2.2 试验组 试验组选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术前以X线轴位检查病患患侧跟骨,同时给予病患跟骨CT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病患骨折的粉碎情况进行判断,同时查看其骨折移位程度等信息。(2)给予病患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对于单足骨折病患,需取其侧卧位;对于双足骨折病患,需取其俯卧位;对于并发其他骨折的病患,需取其仰卧位。(3)以机体跟骨外侧为手术切口,予以作L型切口全厚骨膜皮瓣,同时深入观察病患跟骨的关节面情况、骨折移位状况等。(4)以大型骨块下端为入口,将一枚直径2.5 mm的克氏针插入其中,在予以撬拔的基础上,使病患骨折顺利复位。同时,给予病患恢复其跟骨高度、长度、宽度、交叉角以及跟骨结节关节角等,并植入一枚克氏针,达到临时固定目标。(5)以X线片对病患骨折复位条件进行观察,明确骨折复位达到满意标准后,选取适合病患的钢板,并用螺钉予以固定。(6)将克氏针取出,并再次予以X线透视,查看病患骨折是否成功固定,通过对其术野充分冲洗,再以Allg?wer-Donati法缝合创口。(7)于创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结合病患临床指征,于术后1~2 d内将引流管拔出。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足部功能评分指标对病患治疗情况进行评价,优秀:如果病患骨折位置痛感已经消失,未出现跛行,不仅稳定度以及活动度正常,且外观已无任何差异,行走时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良好:如果病患骨折位置痛感已经消失,未出现跛行,尽管活动度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其外观呈现出轻度畸形状,且行走时会受到一定限制;中:如果病患骨折位置有轻微疼痛感,踝关节轻度下降,同时外观呈现出畸形状,不仅行走时有中度受限情况发生,而且上楼梯和下楼梯时需要搀扶栏杆[2]。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入选病患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跟骨骨折病患总数日益增多,在给病患带来经济压力的同时,也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挑战[3]。跟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多见,以中年男性为好发对象,以高能量受损为临床指征[4]。跟骨骨折病患通常由高能量受损因素所致,并会使机体跟距的关节面受到波及,以至于其关节面出现跟骨变宽、塌陷以及骨质缺损等现象,予以手法复位方案也难以达到解剖复位效果,导致再移位现象的发生,不仅会使病患跟骨的高度被丢失,还可能会使之跟骨宽度变大,致使跟骨出现畸形愈合状态,甚至引起创伤性关节炎,所以选择适合跟骨骨折病患的治疗方案尤其关键[5]。
基于跟骨骨折病患,其临床治疗方案涉及到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一般而言,如果病患的骨折类型属于SandersⅠ型,且没有出现移位现象,临床上建议以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方案进行治疗[6]。除此以外,如果病患跟骨骨折位置尤其是距下关节面损伤严重,已经出现移位,则必须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以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最为常见,不仅使用频率最高,且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已经得到临床认可[6]。
齐越峰等[7]认为,就跟骨骨折病患而言,为了提升其预后水平,必须予以及时治疗、准确治疗,以防病患跟骨出现畸形愈合等现象,导致运动障碍、足外侧异常疼痛、步态异常、足跟明显增宽以及步行疼痛等症状的出现。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十分突出,这是由于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强调复位机体移位骨骼,通过对钢板进行充分利用,使机体骨折位置得到有效固定,避免骨骼异常生长,导致畸形骨骼情况的发生。不仅如此,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可塑性、相容性以及强度等方面都有优势,加之具备锁定螺纹孔,不仅能够确保钢板以及螺钉顺利进入至孔中,还能提升固定操作的稳定效果,支撑作用十分突出[8]。
本次入选患者中,试验组选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疗法,治疗完成后,发现试验组入选病患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6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马东弟等[9]的观点相似。
研究表明,对于跟骨骨折病患,选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仅可以提升病患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提升病患预后水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昌马,杨祖华,钱春生,等.可塑性钛钢板置入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9):1686-1689.
[2]黄晓楠.微创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SanderⅡ型跟骨骨折:跟骨形态及功能的恢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6):4223-4228.
[3]董玉金,童致虹,张铁慧,等.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4):315-319.
[4]韩明建,王志杰,邹云雯,等.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4):335-338.
[5]王攀峰,付青格,刘欣伟,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2):92-96.
[6]陈晓明,马华松,刘玉增,等.克氏针撬拨结合钢板置入内固定与局部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9):7331-7335.
[7]齐越峰,郑移兵,王芃,等.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伤,2013,26(4):291-296.
[8]朱永展,李逸群,吴峰,等.早期清创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Ⅱ期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2):103-108.
[9]马东弟,杨振建,宋锦旭,等.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修复跟骨骨折:Gissane角及Bohler角与跟骨高度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9):1423-1428.
(收稿日期:20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