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的叙事学分析

2016-05-14 23:10刘倩男
魅力中国 2016年7期
关键词:叙事学叙述者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而调查性报道新闻节目的成功,往往又取决于它的叙事艺术。本文希望从叙事学及传播学角度对《新闻调查》进行研究,尝试探讨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报道的叙事策略。

《新闻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1996年5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并且几乎代表着央视新闻栏目的最高制作水准。

叙事学探讨的是文本中故事与情节、叙事者与接受者、视点与结构、时间与空间等叙事问题。对于叙事学,罗兰·巴特指出,“叙述是在人类启蒙、发明语言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的古老现象。他认为人类只要有信息交流,就有叙述的存在。所以可以说关于叙事的研究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俄国学者普洛普对叙事的研究则更加深入透彻,“他运用结构主义观点分析了意义产生的过程,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作品必然包括以下一些元素:叙事者、视角、结构、时间。”[2]本文将从普洛普的四个元素入手分析《新闻调查》节目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者

一个完整的叙事,要有“讲故事的人”,叙事者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叙事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叙述对象可以分为外叙事者和内叙事者。所谓外叙事者,就是讲述整个“故事”的人。内叙事者是“故事”里讲故事的人。一般来说,媒体叙事者是外叙事者,事件中的人物是内叙事者。

对《新闻调查》而言,它所担当的正是外叙事者的身份,《新闻调查》的简介中曾言明:“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调查通过记者来完成,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例如,2015年3月15日播出的节目《消失的右肾》中,片头即用“一颗不翼而飞的右肾,三年艰难的官司,一个看似无法化解的医患难题,敬请收看新闻调查《消失的右肾》”引入主题,充满了探究意味。

《新闻调查》的每一期节目中都暗含一个叙述者,他负责引导影片中的内叙事者说话,他是一个组织者,是采取视角的人。在《消失的右肾》中,记者面对当事者各方说辞,完美地组织叙述语言,向观众揭开了右肾的去向。正是记者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通过自己的采访揭露事实真相,可以说没有记者这一角色,真相绝不会自动展现给观众。

二、叙事视角

叙事角度问题也被称为视点问题。叙事角度指叙述者对故事叙述采用的视角,如何选择好的视角,是报道优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在叙事学理论中,叙事角度分为两大类:零视角和限制性视角。

零视角也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比任何人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能够叙述出影片中任何一个人物所知或所未知的一切,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用零视角叙事,能让受众知道关于叙述事物的一切,但是受众也会这样的疑问:他怎么会知道所有的事?他所叙述的可信度有多高?所以,尽管零视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叙事角度,却也是最能让人产生怀疑的视角。

限制性视点指的是叙述者在故事中只知道部分内容,这意味着叙述者与受众处在同一境地,只能依靠一步一步的调查获取真相,这种叙述视角使叙事充满了悬念,让观众会被不自觉地带入其中,并对叙述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前面提到的节目《消失的右肾》,采用的正是限制性视角。节目以“右肾究竟去哪了”为主线展开叙述。一开始是主人公万润平讲述自己因伤住院做肝脏手术,而在一年后的体检中却被告知右肾缺如,让观众不自觉地被带入其中,产生了“万润平的右肾到底去哪儿了”的疑问。

紧接着,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等权威医院的权威专家,万润平挫伤的右肾是不可能作为肾脏移植的对象的;而在法律领域,法医司法鉴定所展开鉴定,认定为万润平的右肾缺如是由萎缩造成的。节目的叙述正是按照事件的调查进展展开,让观众的情绪随着事件的起承转合而起伏,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和悬念。

三、结构方式

《新闻调查》的节目很多都是采用元叙事来构建节目的结构形式。元叙事是指在报道中除了表现报道对象,还要真实记录记者是如何开展策划、采访等一系列报道活动的。在这里,元叙事的结构方式可以起到线索的作用,通过记者的活动将许多零碎的事实联系在一起,使报道系统化、人性化。

通常,电视节目通常使用三种手段展示过程,即现场纪实、当事人叙述以及情景再现。但是对于电视类的新闻节目,还有一种手段用的非常广泛,这就是记者采访的过程本身。记者的调查行动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事实证据,揭露一直被隐藏的真相。记者每一次的追问、每一次的发现被镜头记录下来,这些过程本身就是节目的一个亮点。

在《新闻调查》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大旱下的西留庄》中,记者张晓楠在采访村民接水时,遇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肩挑五十斤重的水。记者跟拍老人挑水过程中亲自挑起扁担体验90岁老人的辛苦,亲身验证大旱之下的西留庄村民所遭受的不便。

四、时间安排

对于叙事时间,热奈特认为:在叙事中,叙述者不得不打破事件的自然顺序,把它们以叙述者的喜好重新排列起来,同时叙述者也可以改变叙述的速度和频率。热奈特把叙述者对时间的控制分为三个研究范畴:顺序、时距和频率。[1]依托于这三个范畴,热奈特指出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与时间的一种游戏。故事时间是多维的,但是叙事只能是一维的,因此如何把多维的、纠缠在一起的、共时性的事件以前后有序的方法叙述出来,这就是时序要研究的问题。

1.顺序问题

事件的发生顺序与事件叙述顺序并不完全一致。在事件叙述中常用的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形式。

顺叙是指事件在叙事中的前后顺序与事件在故事中的顺序相同,以故事时间的本来顺序来展现事件。这种类似编年体史书的结构方法使时间的流逝感突现出来,但是却容易导致节目缺少吸引力和戏剧性。因此,《新闻调查》中采用顺叙形式的期目很少见,而是多采用预叙的形式。

按照热奈特的阐释,预叙是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1]也就是为故事奠定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多营造出的悬念感和紧张感,无疑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吸引力,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同时也增加了事件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新闻调查》有很多节目都使用了这种方式,比如在对人物的报道中,人物的命运或是人生转折点在报道出来之前就已经被暗示给了观众,诱导观众一步步进入事件的内核,最终看到事件的真实面目。

最后一种形式是插叙,插叙的内容往往与节目中的中心事件不存在大的关系,它不是为了推进故事情节,而是为了表达一种隐于情节之外的感觉。在2015年1月节目《新农合之困》中,住院儿童的家长在讲述孩子的病情和花费时流出的一行行泪水、哽咽的嗓音深深的牵动着观众对这些患病儿童、家庭的关注。许多情节看似是随手拈来自然铺陈,实际上是作者有意而为之。

2.时距问题

故事时间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叙事时间,事件的发生速度和叙述速度是不同步的,于是产生了叙述速度快于故事速度的“省略”、概要”情况,慢于故事速度的“停顿”情况和等于故事速度的“场景”情况。

在《新闻调查》中,这三种情况均有所涉及,甚至被同时运用到同一期节目中。比如,2015年3月的节目《假面下的叛逆》中,对叛逆少年蒋凯强在初中阶段的出格行为就是通过其母亲一两分钟的叙述概括出来的;而对12岁的陈家爽的叙述则是采用“停顿”手法,从乡亲四邻、奶奶、父亲、老师、校长的口中一一讲述他被学校劝退的事件;对另外一个学生徐俊是用了“场景”手法,再现了其在加入“阳光学校”前后的表现,更易于从事实对比中突出要表现的主题。

3.频率问题

频率问题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与叙述此事件的次数之间的关系。事件节奏和叙事节奏并非完全一致,通过“反复”和“单一描写”等手法,叙述话语可以在叙述中改变故事节奏。《新闻调查》多期节目中均有频率的改变现象,“反复”的手法运用会对故事的说服力产生较大影响,在《新农合之困》中,给患病儿童反反复复的镜头特写无疑会加深我们对这些儿童的同情,同时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完善产生反思。

对叙述时间的分析表明,对叙述者来说,时间是最可变的因素。叙述者对故事时间的处理总是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葛翔,敖绍平.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学解读——CCTV《新闻调查》个案研究[J].现代视听,2008,06:36-39.

[2]黄琳,李明.论特殊文化影像系统的叙事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500-503.

[3]程瑶.热奈特叙事理论[J].群文天地,2009,5.

[4]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2.

作者简介:刘倩男(1988.7—),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新闻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史。

猜你喜欢
叙事学叙述者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地狱变》中的不可靠叙述者分析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On the using of flashback approach at the beginning of Nettles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寻找阿斯彭:《阿斯彭文稿》中的“自我”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