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榕
摘 要: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互动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意味着共同创意……数学课堂中的对话则是以数学语言的形式发表意见、展示思考、交流、理解的探究过程,也是师生间敞开精神世界、彼此接纳数学智慧与情感的过程。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对话,切实发挥其多维沟通功能,使学生学习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呢?文章从营造对话氛围、创设对话情境、把握对话时机、激活对话思维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对话的策略,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对话;氛围;情境;时机;思维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交往的过程、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离不开师生的有效对话。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对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对话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课堂中的“师问生答”就是一种有效对话,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基础,一味地强调对话的内容、次数、时间,导致缺乏实效与深度的“对话”。这种低效、无效的对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鉴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立足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的方法进行了尝试。
一、营造对话氛围—实施有效对话的基础
在有效对话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对话氛围,提供交往和对话的自由空间,消除学生在对话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避免出现学生“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的现象。同时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共建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乐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和辨析他人的意见,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的课时导入,设计对话场景:
师:“根据你目前的经验,你能想象‘一亿有多大?”学生们静静思考,展开想象。一位学生说:“我猜一亿张纸叠起来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顿时,大部分学生发出惊叹声。教师微笑着说:“大胆想象很好,这是你对一亿张纸高度上的猜测,有不同想法吗?”“我估计一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另一名学生抢先说道。师问:“多大的房间呢?”“我家卧室那么大。”这时,教师故意放慢节奏问:“是这样吗?有不同观点吗?”此时,学生们情绪高涨,畅所欲言。有的说:“卧室太小,能装满一个教室吧!”有的说:“教室太小,能装满一个游泳池呢!”部分学生对此表示赞同。教师进一步追问:“谁还能从其他方面再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又有男生说道:“我认为一亿名同学手拉手能沿地球大约环绕一周!”……最后,教师总结:“看来大家的生活经验还挺丰富,能从不同的角度推算‘一亿有多大。一亿很大,也很抽象,要知道它有多大,光有猜想还不行,我们要借助一个实物作比较,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亿有多大。”
学生在平等、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愿说、敢说、乐说,教师不只是“言者”,学生也不只是“听者”,双方都是对话的平等参与者。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在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对话是有效的。
二、创设对话情境—实施有效对话的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情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和现实情境密不可分。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对话内容,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启迪思维的对话情境。现实情境要有一定的深度,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善于发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学生才能主动进入“对话”状态。因此,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对话情境,是激发学生对话欲望的源泉,也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关键点。
【课堂对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导入新课时的对话场景:
师:(手端两杯糖水)请同学们判断我手中的哪杯糖水更甜一些?(生观察后随意判断)
师:用眼睛看得出来吗?(生齐说看不出来)
师:那怎么判断呢?
生1:提供一些信息。
师:(出示有关信息)第一杯“含糖42克”,第二杯“含糖51克”。
师:哪一杯比较甜?
生2:我认为51克比42克多,即第二杯糖水更甜一些。
生3:我认为还不能作出判断,还要看杯子中的糖水各是多少克。(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出示第二组信息)第一杯“糖水200克”,第二杯“糖水300克”。
生4:(有点疑惑)第二杯糖多,糖水也多。应该算一算。
师:谁来说说怎么算的?
生5:42÷200=,51÷300=
,所以第一杯糖水要甜一些。
师:真了不起。你们知道了糖的质量占糖水的比例。
师:有不同的看法吗?那水的质量是糖水的百分之几呢?
师:除了、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你们知道吗?这样的分数我们还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在寻找两杯糖水含糖率高低的比较方法中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对话互动探索,进而抽取数例对百分比的特征进行描述。这些都为“百分数的意义”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从而避免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形象化”的简单理解,并立足于逻辑层面的本质理解,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对话情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把握对话时机—实施有效对话的保障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阐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的目标不仅是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更重要在于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在对话中折射出的思考情况。
【课堂对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探究新知,汇报交流时的对话场景:
师:大家借助一些材料得到分数了吗?哪个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1:我先把8个方块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我再把8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
师:(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得非常完整!谁知道好在哪里?
生2:说出了“平均分 ”“它”这两个概念。
师:你真是善于倾听的孩子!表述时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词?
生3:只有在“平均分”时才能得到分数。“它”指的是被分的8个方块。
师:你真会思考!请生1继续说。
生1:我又把8个方块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依此类推,可以分成多少份,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师:你们认真听了吗?我感觉他里面有个词说得特别好。谁发现了来说说?
生4:依此类推。
师:那你明白“依此类推”是什么意思吗?
生4:就是一个一个往下推导。
师:就是说还可以再接着分。谁能说说这些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生5:也就是把8个方块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看来你已经想得很透彻了。真了不起!
师:刚才你们通过操作思考得到了分数。咱们就按照这个同学说的,把8个方块平均分成8份,除了外,我们还能得到其他分数吗?
生6:把8个方块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取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这样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到八分之几。
师:也就是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八分之几,你们同意吗?(生鼓掌同意)
在对话片段中,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追问,通过正确、智慧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耐心地倾听,善于捕捉课堂上动态的生成性资源,智慧地把握对话时机,才能保障师生、生生对话的有效性,教学才能充满智慧,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四、激活对话思维—实施有效对话的核心
数学被誉为“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直观的,从直接感知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基础,找准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发散处、规律的探求处适时对话,以便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探究“如何寻找圆心”在课堂上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问:“这张圆形纸片的圆心没有标出,你能否想办法找到它?”一名女生边折边回答:“对折再对折,相交于一点就是这个圆的圆心。”教师表扬:“方法不错!那黑板上这个圆的圆心也没有标出,谁来折一折?”大部分学生发笑,感觉到折法的局限性。师问:“那怎么办?”另一名男生拿着尺子说:“用尺子在圆内找到最长的线段——直径,它们的交点就是圆心。”部分学生疑问:“怎么找到这两条最长的线段?”“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圆上的一点,另一端在圆上移动,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直径。”他不假思索地补充。师紧接着问:“找到了一条直径还需要找第二条吗?”“只要找到这条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他又一次满怀信心地说。教师追问:“还有不同方法吗?”这时,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们边操作边交流。又一名女生回答:“在圆的四周紧紧围一个正方形,找到四条边的中心点,连起来相交的点就是圆心。”教师随即画出了正方形,进一步问:“你一定要把四条边的中心连起来,才能找到圆心吗?”“不用,只要连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就是圆心。”另一名男生神气十足接着回答。顿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又一位男生迫不及待地说:“只要找到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中点就是圆心。”“把圆和正方形相切的上下(或左右)两个点连接起来就是直径,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
教师通过上述对话片段,引导学生“寻找圆心”的思维由“表层”走向了“深入”,把思维触角延伸到了更深、更广的空间。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的“对话”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其获得对知识难点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M].顾建新,赵友华,向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