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摘 要:讲解语文试卷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肯想办法改变自己的课堂组织模式,就能让讲解试卷的课堂同讲授课文的课堂一样绽放生命的光彩,使其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让老师不觉得索然寡味、毫无激情。
关键词:讲试卷;改变;探索;绽放光彩
在高三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中,讲试卷成了重头戏。整个课堂的教学几乎都是枯燥乏味的知识梳理和技巧训练,那么如何让讲试卷的课堂同样绽放生命的光彩呢?为此,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第一,学生在独立完成一套试卷后,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题型,并讲解给其他同学。除了兴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种展现自己的欲望,都渴望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所以课后自然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资料整合知识,阅读面拓宽了,做题能力自然也增强了。而且学生听同伴在课堂上讲课,注意力会更集中,更会大胆质疑,对获取的知识印象也会更深刻。
第二,学习“成语”题型时要注意归类和联系,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比如,讲解“波澜不惊”这个成语时,给学生讲清楚这个成语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平静和平稳,而是专门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什么变化和曲折。然后让学生回忆类似的成语还有哪些,他们会想到“振聋发聩”是指用语言文字唤醒人,而不是指声音大;再想到“龙飞凤舞”是专指书法写得舒展活泼等。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可让学生课后搜集整理,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第三,学习“辨析病句”题时,除了让学生明确六种常见的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外,还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总结和积累。如在病句修改题中,如果句子以介词“在”“于”等开头,就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是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句中出现“能否”“是否”等字眼时,就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是一面对两面的问题等。提醒学生要善于总结,对某些词、某些句式形成敏感,即它一在句中出现,就立刻考虑到其可能涉及的问题。
第四,讲解古诗歌阅读时,不能阅读一篇诗歌内容之后就直奔练习题讲方法、讲答案,而要舍得用时间和学生一起欣赏部分诗歌,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如果学生热爱诗歌,做题自然就有了兴趣。此外,做题时除了强调读诗词时要特别关注诗词的题目、作者、注释外,还要注重对答题套路和专业术语的强化。做题之前,先让学生说解题思路和步骤,然后再说具体答案。这个过程中,还要教学生学会转化题型,一些问题不好入手,可以对题型进行转化,然后再解题。比如,赏析秦观的《蝶恋花》,试卷中出示了两个题目:
(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问”和“劝”两词的妙处。
此题可以转化为赏析两句诗中的词“问”和“劝”,所以可以明确思路是三步:①解释词义并明确运用的手法。(有些词意浅显,不必解释,于是自然转入下一步。)②把词放入原句子中,简单再现具体内容。③明确词的表达效果,营造了什么意境或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类题先要让学生明确,抒发思想感情,要谈到表现手法;谈表现手法,要说到思想感情。具体到这个题,解题思路是:①再现上阕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明确上阕抒发的感情。②再现下阕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明确下阕抒发的感情。
第五,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是教学中一笔非常可观的资源。利用这个资源,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累一些作文素材。比如阅读文段《加拿大人的骄傲》,文段中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芒罗不被社会中纷繁复杂所干扰,不被社会中虚名浮利所诱惑,甘于平淡平凡的经历,引导学生悟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有所放弃,就要用一颗平静的心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且,语文试卷中的第12题,几乎都是人物传记,这些人物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经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积累。所以在做题时,要让学生用心阅读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无论是讲解新课文,还是单纯讲解试卷,语文老师都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美好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肯花费时间和精力,肯做有心人,肯不断地探索归纳整理,那么,即使只是单纯地讲讲试卷,也能找到相对轻松的学习方法,让平淡无味讲试卷的课堂绽放异样的光彩,充满浓浓的趣味。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崔婷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3,(10).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