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乾 霍金胜
【关键词】 通用技术课;学生;科技创新;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119—01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欲望的催化剂
成功的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制灌输,而是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喜欢学、乐于学,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以学为乐的端正态度。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技术的趣味性和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好通用技术会终身受益。
如,在“方案的构思与方法”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点名让其中一位学生展示自己“以一次愉快的旅行为主题的活动方案”,其余学生围绕方案进行分析,同时思考该方案的某些环节如果设计不好会引发哪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设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直导教学内容的基点。整个导入过程流畅自然,从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设计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精选案例有助于教学,但选择的案例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与学生现有的水平相一致,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并能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对于学生设计制作的课题选好之后,教师要设法采用一些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是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后,教师应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展示其作品和设计方案,畅谈设计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二、启发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的敲门砖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造力的基础,缺乏想象就很难有所创造。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思,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激情。
如,在教授“设计方案的制作”一文时,为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主发挥,教师可以预先布置项目:1.拟定课题“小台灯的设计与制作”;2.前后桌四人一组合作进行;3.材料自选,工具自备。任务下达后,学生根据设计的原则及一般过程很快进入状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一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品,且类型丰富,结构形式多样,作品有大有小,不拘一格。教师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介绍作品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然后进行点评。这堂课让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培养与落实方面获得了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氛围空前活跃,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展示交流作品等有效的交流与评价方式,学生广泛地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其创新实践能力。
三、亲历实践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验证码
实践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形成技能、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动手操作,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已有的知识,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可以加工更多的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思维方法,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和技术能力的发展。例如,我们在进行“设计的原则”一课教学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几种喝水用的纸杯,让学生进行观察,之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发放复印纸两张,小剪刀一把,胶水一瓶,让学生为学校食堂设计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环保纸杯。经过集体讨论,学生提出了许多种设计方案,其中有一种方案就是把杯子设计成锥形,只需粘贴中间一道缝即可,既节省纸张,又缩短了制作工期,还可以防止倒水时一次装入过量的水。
(本文为甘肃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为GS[2014]GHBZ092)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