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解决策略

2016-05-14 07:43王德元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表现解决策略心理健康

王德元

【关键词】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26—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中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1. 不能积极地融入到周边环境。当学生初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性格外向、胆子大点的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环境,能主动地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而有些内向、性格懦弱的学生不能较快地适应周边环境,渐渐地就会产生情绪障碍,出现孤僻、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自我快乐感下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出现。例如,经常违反班级纪律,暴力攻击其他学生,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日趋严重。

2. 人际关系失调。(1)人际关系敏感。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过分紧张敏感,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从而产生猜忌心理,影响同学正常交往。(2)偏执。过分地固执,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观点,从而对同学疏远。(3)适应不良。看不惯当前的社会现状,不适应现有的学校生活,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教育方法,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而闭塞自我,产生孤独感。

3. 不良人格问题。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

二、解决策略

1. 理性地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一定都是思想品德问题。如果我们盲目地定性,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更为严重的创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深入了解情况,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循循善诱,通过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结。

2.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一是视觉愉悦的教室环境。教室卫生干净,桌椅摆放整齐,墙壁布置以励志名言和绘画为主,既要体现整洁大方的特色,又要体现以优美的环境感染人的作用,以此来启迪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二是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人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给学生的成长做好表率。三是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仅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对问题学生多点关心,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四是营造一个崇尚“真、善、美”的校园舆论氛围。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趣,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不断完善自我。

3.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定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因人而异的,团体辅导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要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梳理、引导,了解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要充分利用班会、升国旗、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等一系列非常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时调节不良情绪,合理宣泄情绪。

4. 学校、家长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教师要与问题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家庭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因此,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要明白对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发挥好学校主阵地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从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品质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表现解决策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