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秋莲
【摘 要】作文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诗的赏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积极开展儿童诗教学,让儿童诗栖息语文课堂。下面就以笔者三年级开展的童诗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创造氛围,提供土壤,让诗苗植根;利用文本,在诗意表达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深入生活,捕捉诗意,让诗苗尽情吐绿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儿童诗;语文课堂;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知识教学时代,从“字、词、句、语、修、逻、文”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看来,有一点狭隘了。之后发展为听说读写思。诗歌,是学生喜欢表达的形式。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毫不夸张地说,一首优秀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种印记,带来一种节奏。
一、创造氛围,提供土壤,让诗苗植根
(一)走进学生的“诗心”
诗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儿童诗的教学与创作的基础。于是,面对三年级的学生,笔者用心呵护学生的“诗心”,倾听学生的“诗语”。 笔者常常把自己当作学生,用诗的语言去跟学生们交流。比如面对学生脏兮兮的作业本,在批改时写上:“小主人,我是作业本,请你听我说,别把我的脸弄脏了。”当学生的作业因粗心做错时,写上:“请你发明一颗神奇的药丸/吃了/把粗心赶跑/让老师不再唠叨。”当学生上课有人在随意说话时,写上:“听/嗡嗡嗡叽叽叽/这是什么声音/是蜜蜂在采蜜/还是小鸟在唱歌?”学生听见或看见笔者的这些诗意语言后都能比较快地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慢慢喜欢上了用诗意语言跟笔者交流。
(二)创造“诗意”的氛围
在教室北侧墙上,贴满了学生诗配画的作品。南面墙上,是“童诗飞扬”,发表学生创作的诗歌,为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儿童诗人兴趣,笔者还重视教室标语的诗化。如为让学生不在教室高声喧哗,笔者张贴了“让山泉般的声音在教室流淌”;为让学生懂得为别人着想,笔者张贴了“请每天在同学心里开朵娇艳的花”;为激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笔者张贴了“书像一块巧克力,吃了甜在心里”。笔者会针对不同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更换不同的诗化标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诗趣”。
(三)开展童诗阅读,打开学生善思的时空
语文核心素养也将“思”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儿童与成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儿童是成长的。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和新奇感,他们不仅会听到下雪的声音和花开的声音,他们甚至能嚼出阳光的味道。
学生读诗,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世界,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笔者推荐学生阅读日本著名诗人、安徒生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金子美铃的诗《露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的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此外,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雪野老师的儿童诗系列读本,经常在班上开展儿童诗好诗推荐活动,通过各种儿童诗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打开学生观察与想象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善思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利用文本,在诗意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提道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学生理解、内化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时,还必须及时依托相应的平台,模仿文中的语言表达形式,练习运用语言,才能真正习得语言。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原本是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极佳的道路上的标语,它是在提醒游人景色无处不在,只是你要学会欣赏。我们对待文本的解读,也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姿态,在语言之途悠闲地散步,置身文本其间,徜徉文字之中,品味文本语言中的韵味情调,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开启一扇扇语言表达的窗户。因此,语文教学中,笔者非常享受用诗的眼光去进行文本的解读,由表及里,关注低年级语文诗意语言特色、着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这样能为学生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打开一扇窗。
(一)深入走进文本,寻觅诗意切入点
1. 续写课文,补充诗
如学生们在学习《荷花》这课时,笔者发现他们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已经把诗歌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中去了。笔者认为写诗的时机已经到了,就充满激情地问学生:“学生们,作者站在荷花旁边,除了小鸟游过来,告诉我昨晚飞行的快乐/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之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告诉作者它有什么快乐呢?”学生们张口就来,“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在花丛中舞蹈的快乐;青蛙跳出来/告诉我在荷叶下真凉快;小鱼游过来,告诉我在荷花池捉迷藏的乐趣……”经过学生们的补充,这篇文章的结尾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富有情趣和更有诗意。
2. 仿照课文,编写诗
在《太阳是大家的》第二小节的教学中,笔者抓住课文的省略号,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展开想象,着眼于写法迁移,以当小诗人的形式,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让学生徜徉在诗的王国里。学生经过创作,写出了“她把金光往大地上洒/小树自由自在地向上挺拔/鲜花争奇斗艳欣然怒放/她又来到田野上/田野顿时也变得更绿了……”这样的小诗。
3. 改编课文,感悟诗
笔者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学习,笔者将课文的每一段的第一句稍作改动放在一起,排成的一首小诗“秋天的雨/是把钥匙/秋天的雨/是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味道……”不做过多解释,只是领着学生看着画面听着音乐,轻轻地有节奏地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情不自禁地说:“秋天的雨/是稻谷丰收的一片欢歌笑语/秋天的雨/是水果选美大会时的风采展示/秋天的雨/是落叶纷飞时的翩翩起舞……”
4. 深华课文,创造诗
笔者也经常用诗化的语言导入或结尾。如在学习《妈妈的账单》这课结束时,笔者用“妈妈的爱是一口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来提示学生练习创造诗,同时出示格式:妈妈的爱是 ,
。学生在经过课文的情感积淀后,跃跃欲试,创造了许多诗句。如:妈妈的爱是块橡皮擦/把我的伤心擦去;妈妈的爱是一杯茶/让我解渴;妈妈的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让我心烦又不可缺少……
三、深入生活,捕捉诗意,让诗苗尽情吐绿
课堂毕竟只是一方小天地,是学生们学诗的基点,“生活才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只有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来。“儿童的生活并不缺少诗意,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捕捉诗的灵感,酝酿出美好的诗篇。为此笔者让他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游家乡;让他们满怀深情感受亲情,感受爱;让他们了解生活中各种美,各种爱,激发他们的情感。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瞬间
学生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绚丽无比。每一个经历、每段成长都是一首诗,充满着各种味道,有甜的、苦的、酸的。只要悉心引导,学生就能用诗记录下一段成长和一个故事。如让自己过的“六一”变成一首诗呢?学生们写下了这些诗句:我的六一是方的/是那漂亮包装的礼物;我的六一是圆的/是一块可口的蛋糕;我的六一是快乐的/是在充满欢歌笑语的动物园里;我的六一是幸福的/是在爸爸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
(二)让学生欣赏生活的美景
让学生和自然对话,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作诗的快乐,才能亲吻到诗意的阵阵芬芳。如学校杜鹃花开得灿烂时,笔者带着学生畅游学校观赏杜鹃花,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认真观察,于是出现了这样的诗句“杜鹃花,/你低着头在干吗?/是向小鸟致意?/是向清风点头/还是向大地妈妈鞠躬?”这首诗中设了几个问句,虽然没写答案,但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这是学生成长中的思考,这是学生对养育之恩的感激。可见,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体,只有通过富有哲理的思考,才能写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
四、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重视利用儿童诗的赏读与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儿童诗伴随学生们成长,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学生们也在儿童诗的这块沃土里感受到了快乐。“聪明的学生爱读诗,写诗的学生更聪明。”随风潜入夜,润特细无声,因为读诗、写诗,学生们喜欢插上想象的翅膀,因为读诗、写诗,学生们爱上了诗,在这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喜欢上了阅读,学会了诗意地表达,轻松愉悦地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还学生一个七彩的语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