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静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69-02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获取愉悦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导读"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导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从对我校学生的调查看来,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不够浓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得当的方法阻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导读"爱上课外阅读,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润物无声,不着痕迹地进行情感熏陶——唤醒对阅读的兴趣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我发现孩子们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他们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用耳朵倾听故事给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他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是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所以最吸引他们的是听老师大声有感情地朗读。《雨后》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选取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运用生动的笔调,朴素的语言,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赤脚踩水的欢乐情景。教学伊始,我请学生欣赏了雨后的图片,然后为他们范读,我用生动活泼的语调,刻画出鲜活可爱的兄妹形象,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或许学生也感受到了少年儿童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听我读完后迫不及待地高举小手,兴奋地说:"老师,听你读了一遍诗歌,我也好想好想到广场去玩水呀!"、"雨天玩水真过瘾!"、"我也带妹妹去火车站公园玩过水!"、"冰心奶奶写的诗歌真好听!"我没想到与学生首次聚焦诗歌,他们会有如此深切的感受,我想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熏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美好回忆。这节课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我在课内继续引导学生读了《语文同步读本》的一首儿童诗《告诉大家一个可以大喊大叫的地方》,当我出示诗歌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向我提出挑战,看能不能读得比我好。从孩子们跃跃欲试、自告奋勇的眼神和自信中,我感受到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他们读出了体育场上欢乐、奔放的气氛,读出了儿童情趣。有些学生还大胆地提出自己也要仿写诗歌,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阅读,自主阅读才会水到渠成的圆满。
2.另眼相看,不让思想碰撞的涟漪无声消失——唤醒对阅读体验的多元思考
体验性教学方式,犹如一颗催化剂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要想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多元思考,就应珍视学生每一处独特的感受,不忽视每一次细微的思想碰撞,适时地引导学生读与思相结合,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历练、探究,抒发其感悟和思考,既能培养在自主阅读中主动探究的能力,又发展独特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如学习《雨后》的课堂中,在我的层层深入的因势利导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深入,他们提出的质疑和大胆的见解,像一条顺势而下的溪流,流到知识的深处。
师:你们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跟大家分享你的感受,也可以提出你的疑惑,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生:他们为什么要光着脚丫?
师:是呀,穿着鞋子也可以玩水啊!
生:光着脚丫可以直接碰到水,更刺激,更过瘾!
师:这话有道理,确实很过瘾!
生:光着脚丫碰到水,滑滑的,很舒服!
生:为什么只有小孩,没有大人?这样会很危险!
生:不怕!有哥哥保护妹妹呢!
师:你从哪里看出哥哥会保护妹妹?
生:哥哥会提醒妹妹别滑倒。
师:(故意提高八度读文中哥哥的话)"妹,小心,滑!"从哥哥的叫喊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小心"的后面为什么要放一个逗号,连起来不行吗?
生:放了逗号说明"小心"两个字读的时候要拉长一点,更体现出哥哥对担心妹妹的心情。
师:那我们来读读有逗号和没逗号的句子。哪种担心更强烈些?
生:有逗号的句子让我感受到哥哥很爱自己的妹妹。
生:我觉得这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哥哥。
师:是呀,瞧!小哥哥只顾着关心妹妹,自己却滑了一跤!生:为什么哥哥摔了一跤,嘴里说着"糟糕",却又觉得兴奋和骄傲呢?
师:这兴奋和骄傲从何而来呢?谁来谈谈?生:哥哥觉得糟糕是因为裤子湿了,觉得兴奋是因为摔下去很爽,很好玩。
生:因为他提醒了妹妹,妹妹没有摔跤。
生:哥哥觉得保护了妹妹很骄傲!
生:可妹妹也很想痛快地摔一跤啊!
师:摔跤可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妹妹也想摔下去?
生:因为她觉得哥哥摔下去能玩水,很好玩。
师:那她直接坐下去不就可以跟水亲密接触了?
生:直接坐下去没有惊喜,没意思,不好玩。
生:坐下去没有不小心摔倒那么爽!
生:直接坐下去就不叫"痛快"了!
二年级的学生,能为了一个逗号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是多么难得的阅读体验,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珍视及保护,并大张旗鼓为他们释疑吗?不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的,这都是他们认真思考的结果,是他们在阅读中自己的思索所得,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带着这些思想碰撞,我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学习《告诉大家一个可以大喊大叫的地方》,他们在被老师理解和认可的环境下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还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争得面红耳赤,这就是阅读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3.穿针引线,不忽视平等对话的启发——唤醒对阅读方法的主动探究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应有的结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发现应有结论的最好方式,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原有经验等都还不够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范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和发现新的学习方法,然后使其将领悟的方法迁移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并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水平,逐渐摸索出并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阅读方法。如在学习《翠鸟》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我采取了"话题"的办法,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内容,发挥个性阅读的自身潜能,我提供了下面几个话题:(1)关于翠鸟的外貎;(2)关于翠鸟的生活习性;(3)关于"我们"的希望。让孩子们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自主阅读,在这种话题式的自主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授之以法,并强化迁移训练,因此,教师的阅读指点必不可少。我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内容,教给学生批注式阅读方法,如画记式、注释式、归纳式、质疑式、探究式、联想式、感想式等。在交流中,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互相质疑、共同解答,老师只是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和指点,摆脱了被"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励。课后,我布置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母鸡》,大部分孩子都能把课堂上老师指导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当中。由此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上的"导读"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积累,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4.把握时机,不轻视书香气息的训练——唤醒对阅读积累的理解运用
有人把"阅读"和"习作"形象地比做语文教学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运用就是"举一反三",是读书内化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学生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只有通过反复的写作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检验。课堂上,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与运用:第一,结合或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辅导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如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等。第二,充分利用仿写积累写作方法,读写结合、学用结合。我在阅读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抓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语段,指导学生反复推敲,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读,读准确、读流利,对精彩的段落、篇章,要让学生朗读、背诵,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复述结合起来,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降低了写的难度。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如借助范文《我真希望》、《对对歌》、《假如》等,指导学生练习仿写诗歌,激发创作兴趣;又如学生在学了《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升国旗体验写一篇习作;又如学生在学了《吹泡泡》这篇课文后,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结合自己去公园或在院子里的吹泡泡经验进行仿写。通过习作,为学生课外的阅读积累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沃土。第三,拓展语文教学时空,提供展示平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荣誉感和成就欲,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体验活动,如课本剧、读书辩论赛、"小小演说家"、"我的读书体会大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渴望,并把运用语言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焕发出悟性和灵性,打破课内与课外、有字书与无字书之间的界线,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内"导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有目的、有层次的"导读"能引导学生既从课外阅读中学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当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会了真正的阅读,从而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语文素养"就不再是一个朦胧而遥远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