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感受优良道德品质的伟大,塑造健全的人生品格。本文首先分析"体验式"教学的概念,然后研究"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道德品质;应用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45-02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更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便是其中一种。"体验式"教学更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来进行,而道德教育的进行,需要让学生在追求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获得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道德素养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大纲也要求课程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观察、体验和感悟社会,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得对社会的真实感受。由此可以看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将大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1.“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相关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进而实现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体验式"教学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崇。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有利于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智力。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老师应加强"体验式"教学的运用,通过广泛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思想境界的提高。
2.“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情境式体验教学。小学生年级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所接触的事人和物也不多,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知识的理解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直观感知来完后才能的。并且,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新颖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老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情境式体验教学,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作为情境素材,注重趣味性因素的加入,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通过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一方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冬天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秋天的照片和画面,配上美妙的音乐,将家乡的秋天风光完完全全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常设一个秋天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和欣赏中抓住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好。同时,老师还可为学生播放《找秋天》这首歌,让学生在声像结合的氛围里体验秋天,了解秋天。如果恰好季节处于秋天,可让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去大自然中亲身感受秋天。
2.2问题式体验教学。“学贵有疑”,敢于提出问题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的是对未知生活的体验和探索,而问题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点。因此,应重视问题式体验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索和求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但应注意,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层次和兴趣爱好,以学生的角度来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答问题,从而获得亲身体验。比如,在进行《我们的动物朋友》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可为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情境:(1)同学们的家里有动物吗?(2)你知道哪些动物?请说出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