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在当今自由的社会环境下,国内社团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社团成为大学生丰富生活,提升素质的主要途径,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模式。然而,在管理、经费、和活动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找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社团;调查;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社团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各类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校社团迎来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春天。然而,在自由、自治、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学生社团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了很多问题,这对于校园文化的传播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是不利的。为了探明社团发展中的问题,我们搜集了45所国内985高校和112所211高校社团的活动、章程以及文化传播平台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针对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社团骨干和普通成员分别制订了不同的问卷,运用SPSS关联性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一、社团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1.大一新生参与社团的主观态度
在对社团的期待值调查中,有75.6%的同学表示迫不及待的想加入社团,仅有7.0%的同学表示不期待。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同学希望成为社团的一份子,来发展自己或者是为学校做点什么。而这关联性分析中,认为自己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学相对更期待加入社团。尽管绝大多数同学表示期待加入社团,但热情却有所减少,有52.1%的同学表示不如开学时更期待加入社团了。这意味着上半学期社团的影响力有限,不能在新生中产生较大影响。
2.社团成员的现状调查
普通成员问卷共分为两种,社团成员和非社团成员。我们希望通过社团成员调查问卷来了解社团的内部发展状况和出现的问题,通过非社团成员问卷来从外部看社团,了解社团的形象和外界影响力。有19.2%的同学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丰富多彩,13.5%的同学认为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社团有义务来发掘这些活跃者的潜力,促进学生和社团的双重发展,同时也有义务丰富生活单调同学的课余生活。在三者的关联性分析中,在社团中活跃时间长的或者课余时间能够参与到文体活动或学生工作中的认为自己的生活较为丰富。
就社团活动而言,7.5%的同学认为每月基本都有活动,而11.5%的同学表示只参加了1-2次。从上可以看出,参与活动的成员少,其关键还是社团活动各方面的工作没做好。所以,要将成员的积极性转化为成员的高参与率,关键还是要做好活动各方面的工作,使活动能够吸引成员的参与。在成员淡出社团的原因调查中,7.6的学生将原因归结于学习压力重不允许花费过多时间给社团。在非社团成员问卷中,72.1%的同学不加入社团是因为社团没有吸引力或者学习压力重。同时社团的宣传也是一方面因素,31.2%的学生认为社团宣传效果一般。种种迹象表明,在学生社团发展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理性并细致的研究,从中找到切实可行并长远的方案,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
1.社团活动对正常的学习产生影响
根据我们调研所得出的数据显示,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参与度要高于理工类的学生,这说明了社团活动对于学生的正常学习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影响与干扰。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从整体来看,大学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虽比中学要自由宽松很多,但是课业的繁重与学习的压力则有增无减。尤其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很多情况下由于课程知识的困惑与课后作业的紧张会使得他们产生焦头烂额、手忙脚乱的感觉。加之突如其来的社团工作,往往会造成首鼠两端、顾此失彼的现象。相比较而言,多数学生在学习与社团工作中做取舍还是会选择学习,放弃社团工作。
以下两种情况为典型情况:
(1)部分竞技类对抗活动持续时间较长,会消耗大量时间。在一些球赛、辩论赛中,参与双方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讨训练、讨论。根据走访调研的结果表明,几乎全部参加过辩论队的同学反映在比赛期间几乎天天晚上都要拿出整块时间来去搜集资料,进行模拟比赛辩论,如此一来,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投入到辩论的准备中,而由于疲惫与忙乱在剩下的空闲时间也无心去复习功课,导致落下功课从而影响学业成绩。
(2)许多社团工作与正常上课时间冲入,需要逃课去参加。由于许多社团工作在时间的协调方面存在困难,因此社团工作与上课时间相冲突的现象时常发生。这样既破坏了老师上课的气氛,又耽搁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长此以往,如养成习惯则会产生厌学,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社团经费来源不畅
社团经费紧张是我国高校社团的通病,社团经费来源主要是会费收入、学校拨付和社会资助。会费收入是社团的基本经费,但一般较低,大多数社团会费在10元到20元不等,且为一次性收费,以一个400人的社团为例,大学四个学年平均每学年只发展100个会员,会费大约在1000到2000元,要用这些钱维持日常400人的开支是严重不足的,这时社团只能将眼光投向社会,寻求社会赞助本身就不易,加上社团之间的恶意竞争,只注重眼前利益而无限承诺等问题,使得赞助市场混乱不堪,成为社团发展的最大障碍。
3.学生社团的指导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大部分社团都缺乏指导教师,学生社团的指导情况不容乐观。以某大学为例,该校有65.1%的社团没有指导教师或者得不到指导教师的经常性指导,只有34.9%的社团能得到指导教师的经常性指导。这主要是因为社团的指导教师都是义务为社团兼职,不计工作量,没有劳动报酬。再加上其本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社团指导占用业余时间,这就导致部分指导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学生社团 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三、大学生社团发挥有效作用的具体对策
1.明确主题,确保社团发展方向
不论何种形式的社团,首先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明确该社团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什么服务的社团组织。要确保大学生社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学生,使得大学生社团能够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同时,要对社团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从宏观上科学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高度注重对社团文化的深层次塑造,始终保持学生社团的先进性与旺盛的生命力。理论学习类社团着重于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和塑造青年,用新颖的方式引导广大同学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而学术科技类社团,则需要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学术活动的热情;志愿服务类社团,应鼓励青年大学生投身社会;至于文化艺术类社团,要着力营造健康、活泼、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始终做到以素质拓展为主线,积极发挥各类社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调整结构,注意学生团体的整体布局
学生团体在一个学校中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团工作的管理和效能的发挥。整体布局把握关键在组织审批这一环节上,审批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①其性质是否符合健康、积极、向上的原则。②是否有利于管理和自身的发展。③是否有利于同学们的发展。④是否有独特的工作方式。⑤是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⑥是否有利于安定团结。这六条原则缺一不可。
3.利用新媒体打造社团文化
新媒体以其各种优势迅速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新宠,成为大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拓宽人际交往、全面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因此,学生社团利用新媒体来建设社团文化,提高社团知名度是必然的。我们应当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探索社团文化建设的规律和途径,打造创新性的社团。
参考文献:
[1]谢燕月.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4.12.017.
[2]任志宏,赵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3]温志强.学生社团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