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浩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德育活动又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创新德育活动不仅是促进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同时也是发挥德育教育效力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活动 创新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职学生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突出、自我封闭与渴望放开的心理矛盾并存等诸多问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要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走进学生营造德育氛围
职业学校管理难,全国都是这样。自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归结于都是德育活动的不足,症结在于我们对学生的心里辅导不够。马斯洛在人的需要中,从心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清晰地向我们展示出人的需要递增,这对我们学生的管理及德育活动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1.学生的好奇心理需要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来改变德育活动教育,而这种改变是要原创的有生命力的,还要变换方法,摸住孩子的心理,还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比如,我们喀什师范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维吾尔族学生,大部分的汉语水平都欠佳,所以要走进他们的内心,要从语言的交流、民族情感及习俗着手。
就拿学生的仪容仪表方面来说,我校许多女生喜欢化妆,带金银首饰。一方面,是民族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心里特点,设计德育活动,一种是浓妆艳抹,穿金戴银,一种是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两者进行拍照、绘画,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明白哪个是最美。
2.学生的归属心里需要
老师要热情,要满足学生的心里需要,其实有时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希望老师对自己“笑脸相迎”,甚至能像家人那样关心自己。我们就此可以设计出一些德育活动,通过一些团结协作活动,师生共同努力,从而加强师生联系,降低师生关系间的疏离感。比如,“风火轮”活动,让师生踩长条形物品,前后相连前进,还有学生之间背靠背夹球前进,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协作,对班级、对同学、对老师产生归属感。
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拓展训练来加强这种归属需要。我们可以从游戏体验——交流心得——观点分享——理念提升——实践应用,这五方面进行训练。
①游戏体验。比如,“盲人方阵”蒙眼用绳子变换形状。“同心杆”用食指托竹竿,齐下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人椅”脚尖碰脚跟,坐在后一人腿上培养向心感。而且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尽量用汉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有很好的提升,寓教于乐。
②交流心得。学生通过游戏互相交流,谈谈游戏有什么好玩的,通过小游戏总结一些经验教训,让学生参与并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结合新疆南疆形式,让学生明白祖国大家亲的道理。由小寓大,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③观点分享。在这些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想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抒发己见,让学生全员参与,尤其是调动平常不爱说话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彼此融合,明白班级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其中的一员。
④理念提升。我们班主任在活动结束后要精心准备,对活动进行细致点评。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认同,以及对活动中存在的好与坏的鼓励和建议。
⑤实践应用。让学生自己想在游戏中的感受,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3.学生的轻松需要
其实,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学业有一种倦怠,尤其是我们南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往往会倍感压力,最后发展到厌学,这都是语言学习的艰难性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及班级的不同特点,设计自己的活动。比如,我们喀什师范学校的体育班,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比赛,美术班可以进行一些绘画比赛。音乐班可以进行一些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使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阶段性的释放。
4.学生的沟通需要
学生渴望理解,被信任,更渴望与父母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所以,我们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是双向的,要有说有问,我们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不要唱独角戏。比如,在与民族学生沟通时,你学会一些维吾尔语,将会起到许多良好的效果,可以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对你的认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学生的自尊需要
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当前职业院校教育活动中,时而会有对学生缺乏尊重的事件发生。其实,这部分孩子你给点阳光就会灿烂,也许他们的学习比不了上高中考大学的孩子,但每个人都有自尊。
通过几方面学生心理需要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找到归属感,进而促进德育工作的进行。
二、家校沟通谋求德育实效
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都来自问题家庭。比如,暴力家庭、留守家庭、离异家庭等,针对这些家庭的孩子主要进行感恩教育,学校与家长有积极沟通配合。共同进行学生教育。比如,在我们喀什师范学校,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其余什么都不管了,尤其是当前国家在南疆四地州进行免费的高中及中职教育,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许多家长不理解党和政府的关怀,认为是干涉他们的自由。
因此,要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周一到周五是学校管理,周六周日如果家长不继续管理,结果相当于“0”。我校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及每年假期进行的家访,以及《假期安全稳定责任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都展现出我校对家校沟通的重视。
三、事件营销提升德育魅力
商业需要品牌,学校也需要品牌策划营销。我们要积极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生活中寻找“热点”,以此来经营事件,进行创新德育教育活动。比如,我校相继举行的“校园好声音”“校园好歌曲”“个人专场表演”等。我们还可以抓住一些好人好事,也可以对一些影响恶劣的事件进行报道,让学生在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中感受事物的好坏,进而矫正自身的行为。
四、巧借资源扩大德育影响
我们可以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比如,电视台、法制宣讲、模拟法庭、军训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明白善恶,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五、宣传教育,树立德育品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表演、社会活动,进而来宣传学校,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一方面,学校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对生源的招收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品牌的树立,可以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比如,我们喀什师范学校1935年建校,为新疆南疆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阶段,毕业于喀什师范学校的学生奋战在各行各业中。通过宣传一些好的校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校的宣传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自下而上,学校要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宣传,展示学校师资,硬件等。二是自上而下,上级部门由上而下宣传学校,树立学校德育品牌。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的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德育活动的建设与创新,不仅是促进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同时也是发挥德育教育效力的要求。德育活动要分年级,分层次,分主题。德育活动要课程化,如我们喀什师范学校现在用的《中职德育活动读本》,让学生在案例中明白德育教育的主题。我们还要把德育活动校本化,要有学校自身的特点,还要常态化,经常举行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得到启示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