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阶段,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还能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学好初中语文至关重要。围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阐述,以期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策略;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重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吸引学生的地方,教师可以以这些地方为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每学期,新课本一发下来,学生常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先睹为快。这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点进行了解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浏览课文题目,之后列出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对于不喜欢的课文题目,也要将其个别感兴趣的地方列出来。对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可把它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让阅读教学充满趣味性,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去探索,去发现,将在阅读中尝到的知识转化为动力,获取知识,最终取得较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情绪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直接影响,教师情绪的好坏也关系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可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尽可能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放松,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和谐的阅读氛围可使初中生学习的动机得到有效激发,能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打消,让他们充分地吸取知识,展现个性。营造浓厚的阅读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愉快、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加以了解。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进行精心设计,做到问题设计得科学、巧妙,学生易于回答,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将科学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
1.朗读
朗读要求学生在符合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加恰当、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对朗读方法的掌握,通常要经历准确的朗读、流畅的朗读及有表情的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朗读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深入领会语言的含义及体味语文的精妙之处,从而促进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默读与速读
默读是指无声阅读,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能将视觉所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大脑的思维活动。默读能促进学生理解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语文阅读速度的加快。速读是在一定时间内对文章内容进行迅速获取的一种阅读方式。阅读速度快而正确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速读能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识记、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默读和速读都应有专题训练,分阶段进行,以使学生的语文阅读速度得到不断提高。
3.复述与背诵
复述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背诵,对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促进学生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复述和背诵来实现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记忆力的增强。反复诵读结合深入理解,可取得最佳的背诵效果。
4.精读与评析
精读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评析是一种鉴赏活动,主要评价文章的特点。精读和评析常常同时进行,他们有利于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汉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对语文阅读的要领加以把握,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首先,应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并倡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让他们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还要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等活动。其次,应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画圈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最后,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使用是读书、写作与寻求新知识的需要,学生对教材和课外书的阅读都离不开工具书。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做出周密的考虑与科学的安排,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应有耐心和恒心,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何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12(28):37-38.
作者简介:金永根(1962—),男,吉林省通化县人,本科,研究方向:朝鲜族学校汉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