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勇
摘 要:如今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固定单一的,即向学生讲解微机的使用方法,学生进行电脑技术的练习,这一教学方式虽然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但是却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树立新理念和新思路,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身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目前应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多样化;探究式;分层;兴趣
笔者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以新课改为依据,对新思路和新理念进行了梳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心得和感悟,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信息技术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的陈述和说明。
一、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单向向学生灌输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的练习,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这种被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个性被压制,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而且逐渐觉得信息技术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进而逐渐丧失兴趣,难以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点。”因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以此使学生树立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学习《编辑音频素材》这一课时,我在向学生初步介绍了本课内容之后,我设计了“自学成才”环节:要求学生上网搜索一段自己感兴趣主题相关的文字(100字左右),利用Goldwave软件录制朗读音频,保存录制好的音频,并思考:音频的文件有哪些?而后,让学生听自己的录音,让学生找出自己录音中的不足,并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我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而是设置了自学成才环节让学生去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找出其中问题自行解决,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都能获得提高
身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教学事实是,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接受水平、学习态度等,所以,如果我们一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安排同样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那么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状况。《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身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式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走进Flash》这一课时,我就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了分层,各项能力处于上等水平的,为A层次学生,各项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为B层次学生,各项能力处于低等水平的,为C层次学生,然后依据本节内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如C层次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通过Flash软件界面的熟悉和Flash文档属性的设置,进一步熟悉Flash软件及其基本功能;B层次学生在达到C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作品,学会与时间轴、库、关键帧等有关的操作;A层次学生在达到B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完成一个简单逐帧动画的制作,体验制作逐帧动画的全过程。这样,我通过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来信息技术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三、采取兴趣性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兴奋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并发现特长”,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处于一种兴奋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高效,进而在日后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改变学习态度。
比如,在学习《超链接的应用》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观看了视频“2014网络流行语大盘点”,然后向学生问道:“2015年,你知道哪些经典的网络流行语?”“Duang”“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城会玩”“明明能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主要看气质”……学生一个个兴奋地说道,“那么,你们知道他们到底什么意思吗,出自哪里,该用在什么场合?”接着,我打开了电子杂志“2015网络流行语解密”,快速找到“Duang”的解答并造句,然后,我交代了课堂任务:实现电子杂志的目录跳转。这样,我通过在上课一开始组织学生讨论网络流行语,因为与学生生活极为接近,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我所交代的课堂任务,学生也会兴趣盎然地去参与、去完成。
总之,面对新课改在我国的大力盛行,我们一定要树立新思路、新理念,并以此为标准去研究和探索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使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无趣的印象,促使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获得高效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段艳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12-03
[2]圣红辉.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9-20.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季宅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