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义
【摘 要】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探究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递进,使学生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中学物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创造性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想要有所创造必须具有主动探索的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究欲望的表现,是学生走向创造的起点。有了好奇心才会有探究、探索的热情,有探索才会有所发现。好奇心对原始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原始创新不是事先能够预料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最后才得出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记得我讲到动能和势能时,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辆汽车匀速下坡,问它动能的大小怎样变化?按照我们的思维,汽车由于做匀速运动动能的大小是不改变的。有个学生却说:“老师,不对,我认为动能是减小的。”我就很感兴趣,问他:“为什么?”他说:“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要耗油,耗了油之后质量减小了,所以动能也就减小了。”大家都知道按照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方面是不考虑的,但是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不错,我给予了他鼓励。在以后的物理课上,他显得更加积极主动。
(二)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将来在事业上的选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这三个阶段。对初中学生来讲,进入初二下学期以后,开始向乐趣阶段方向发展,并为将来的志趣阶段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如果单靠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评等直接兴趣,不大可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掌握物理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教育,通过间接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化。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来说意义重大,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而物理学家海森堡则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1900年4月27日,开尔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以“19世纪热和光的动力理论上空的乌云”为题所作的长篇演讲中,虽然认为物理学是万里晴空,但又说:“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可是现在,这种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得黯然失色了。第一朵乌云是随着光的波动理论而出现的,菲涅耳和托马斯·杨研究过这个理论,它包括这样一个问题:地球如何通过本质上是光以太这样的弹性固体而运动呢?第二朵乌云是麦克斯韦一玻耳兹曼关于能量均分的学说。”后来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正是这“两朵乌云”导致了现代物理的两个重大理论的建立,即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因此问题往往预示着伟大发现。重大问题必定带来现有理论的大突破、大发展。从以上事实可知,从现象和事实中提出新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因此,物理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问题提出”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
引导学生把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相结合。早在伽俐略时代就已形成了把科学实验、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有机而巧妙地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符合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原理的,因而也符合创新的一般原理。举个例子:一个科学家走进工厂,拿起一个灯泡问身边的大学生,灯泡体积怎么算?大学生立即动手并运用复杂的数学知识开始计算灯泡的体积。科学家见状说,不用这么复杂,给我一个盛水的容器就可以了。实际上灯泡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体积,这里科学家用的就是创造性思维。用发散思维则可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等。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后,可以思考:某容器中盛了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1)如果冰熔化后水面怎样变化?(2)若冰块中包有一实心铁块,冰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3)若此冰块较大,其下部接触容器底并有压力,则冰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师就不能只拘泥于课本,必须从课本中走出来,引导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我在讲电路图这部分知识时,我从《故事会》上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有两间密封的屋子,第一个屋子有三盏灯,第二间屋子有三个开关,每个开关能控制一盏灯。要求每间屋子只能进去一次,让你判断出哪一个开关控制着哪一盏灯。不少同学立即拿笔画电路图看电路时怎样连接的,这种想法就是受了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样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出这道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先去有开关的屋子打开一个开关,让一个灯亮几分钟,然后关闭,接着打开第二个开关,再去第二间屋子,摸灯泡发热的则由第一个开关控制,亮的则由第二个开关控制,不发光的由第三只开关控制。提出这样的问题及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丰富的物理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验和知识的运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把物理教学引向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和知识范围,让学生见得广一点,听得多一点。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探索兴趣也就会不断增加。举例来说,学生在学习初二物理课本中的《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去一些比较繁华的地方做一些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得出噪声的来源和噪声的危害(但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这样,一方面可以补充课堂之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万青.《都市家教月刊》,2009(4X):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