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雄略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在每节数学课中,既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还需要有一个学习、反思、巩固、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审题的方法。
一、抓住“读”题技巧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语言因其高度抽象性、精确性、灵活性,故而在阅读过程中应体现它特有的价值。将这样的思想渗透入审题中学生将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两个课堂片段,从中我和我的学生受到了很多启示。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情境图:野餐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军和小红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通过交流得到: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2个;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瓶。最后剩下一个蛋糕,每人分得一半即1/2。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切蛋糕的过程,刚才我们把蛋糕平均(画分数线)分成了几份?(写分母2)这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写分子1)。这个数叫做二分之一。谁会读了?
(请几个学生读)
师:这份蛋糕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那这份呢?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好的,这样说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在这里出示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后,学生接下来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对1/2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来读这句话,一开始他们读的字字都很平,于是我就问道:“大家觉得这里哪些词语比较重要”,学生很快就得出“平均分”“它”很重要。我接着追问道:“这些词语很重要,因此我们读的时候要……”话还没说完,他们都争着说“应该读成重音。”我又说,“这里首先要‘平均分,那‘它又指的是谁呢?”
于是第二遍,在我的手势和自己的理解下,学生读出了感觉,个个读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学生对分数的理解通过这样带着“感情”的朗读会更深刻。通过这种有效指导读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更准确了、清晰了,做题时自然正确率大大提高。
二、学会“圈”题中要点
巩固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大多数学生往往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自己做完后检查不出错误的地方,经常是在老师打了“?”以后才恍然大悟过来,才能订正好。我与一些家长交流时,他们也总是说:“今天我让他把错的题目自己订正了一遍,我也没指导,但他都做对了,关键还是粗心”。简单的两个字——“粗心”其实就暴露出学生的做题习惯不好,而这个不好的习惯往往是没有认真读题,或者说是他不会读题,找不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句。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订正时边读题边圈出关键词。
例如:4千米、6000分米、5000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A.4千米、6000分米、5000米
B.6000分米、4千米、5000米
C.5000米、4千米、6000分米
D.4千米、5000米、6000分米
先圈一圈,再进行换算。
分析: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单位的换算,学生在读题时应抓住千米、分米、米这三个单位,将这三个字词圈出来,好好想想如何把它们变成同一个单位,即把4千米和6000分米分别换算成米数,再比较大小。
4千米=4000米,
6000分米=600米,
600米<4000米<5000米,
所以,6000分米<4千米<5000米,故选:B。
这样,学生边读边把题中的关键词句圈出来,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作业正确率。
三、巧“比”两题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防止学生知识混淆,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而比较在提高学生做题正确率上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的点拨,还需要学生在做题时做个有心人,并能触类旁通,巧妙地比较题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如三年级《除法》单元的练习中学生做过以下两个题目。
题1:三年级同学去参加植树活动,其中女生有30人,男生有39人,如果平均三人一组,男生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女生呢?
题2:三年级同学去参加植树活动,其中女生有30人,男生有39人,如果平均三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当时学生是先练习了题1,这个题目很简单,二年级就涉及了平均分,大家都知道用除法,题目主要是考察这两个除法的计算,学生基本没有问题,但解题2时,班级里有近20个学生做法与题1一样,并且答也相同。事后,我把两个题目拿出来让学生比较两题的区别,他们才发现题1是分别求男生和女生分成几组,题2则是问这69个总数分成几组。这里的“一共”所指并不相同。也许单看一个题目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把两个题目放在一起比较着看,还是能很快理解的。
又如,在一年级认识完了人民币后经常碰到以下问题。
题1:一个洋娃娃56元,小明要买这个玩具,他带的全是10的人民币,他至少要带几张?
题2:一个洋娃娃56元,小明要带正好的钱去买这个玩具,他至多带几张10元?
很明显,因为题1中带的全是10元的,所以至少带6张,带少了买不了,而题2中因为带了正好的钱,那么最多就是50元,全部都是用10元的人民币来付,是5张。
这样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解决问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也能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比较中掌握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