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6-05-14 22:24庄加爱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教学过程

庄加爱

摘 要:要上好小学数学课,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和数学情景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课内组织动手操作的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过程用的方法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这三点对上好小学数学课会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数学情景;动手实践;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94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尽量注意做到教学生活化,利用生活和社会中的场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数学化,在活动操作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他们的学习成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数学情景的创设既要紧密联系内容,又要有新意

数学学习离不开具体的情景,无论是知识的接触、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再生成,还是数学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具体的数学情景。数学情景的创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机会。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舍得花费精力,创设有新意的教学情境,用具体情景的趣味性、开放性、直观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具体场景的意图来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愿望,进而强化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用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一课时,我以“尼泊尔地震”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地震的情景和造成后果的视频,让学生看由于地震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的情景,用图像、声音、情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之后让学生观看中国政府立刻组建救援队飞往尼泊尔进行抢救工作的视频,画面定格在飞行搜救队是如何观察雷达屏幕,搜取信息,利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伤员位置进行搜救,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新知的动力。同时把社会问题数学化,引导学生去触摸社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数学关系、思想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熟悉的场景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我是这样做的:找学生讲《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之后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思考:兔子和乌龟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折线形状是怎样的?并让他们讨论交流每段形状和哪段视频的场景相吻合。这样的练习形式新颖,故事意境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思考练习的过程就是情景一一对应的过程,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二、动手实践的活动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有数学性

小学生年龄还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识,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折叠、画图、涂色等操作实践,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认识分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以最公平的分配方式把四个苹果、两瓶矿泉和一个蛋糕分给两个同学。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很容易分,但一个蛋糕怎么分最公平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接触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两份的思维过程。之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爱说的特点,通过折纸、涂色的方式去体验得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这样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和学生的学习就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去动手,在活动中去捕捉数学信息,在操作中体验逻辑思维,教学效果会大为提升。如在教学“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只凭教师单一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各个长度单位的长度是多少,以及换算方法,学生是难以迅速领悟。我根据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以他们接触的熟悉事物为基础,组织学生用直尺去量一量,再和熟悉的事物比一比,把抽象的思维和具体的地板砖、课本、橡皮和米粒结合起来,降低了学习数学的难度。总之,实践活动,不仅使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而且将各个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升了数学能力,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用的方法既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要有逻辑性

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新的知识点往往和旧的知识点紧密相连,新知识点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继续,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连接,自觉地把“旧知识”的规律研究方法用在“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如在《比的化简》的教学中,若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采用“教师教,学生练”的方式一定是事倍功半。若围绕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一些填空练习、规律总结、性质描述,使学生深刻体验规律及规律的应用,感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的数学思想,然后把除法、分数和比进行比较,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比化简的原理和方法,最后教师再细化题型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反复训练,进而巩固新知识。采用这样的方法关注了知识由旧到新的演变过程,引起学生了思想上的转化,方法上的迁移,达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四、教学小结、练习既突出种难点的形成过程,又要有趣味性

学生掌握新知识,要通过总结去提炼,用练习去提高。小结时我们要让学生回味探究过程的场景、重点步骤、关键词句等,引导学生总结、体会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进而提炼认识规律。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他们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抓住数学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场景为依托设置练习。如在学习《认识分数》一节的练习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巧克力的纹路,再用智能笔画取一条,问学生想到了几分之一?在这过程中既展示出学生感兴趣的食物,又使学生通过纹路从不同角度认识了事物,还用练习强化了分数的认识。练习是教师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如果学生在活动中练习,既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我深深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不断改进,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实效,这样才能上好每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 李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 2012(13).

[2] 崔会娟.浅议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农村科技, 2013(4).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