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斯市强对流天气分析

2016-05-14 00:55袁慧敏张敏韩经纬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8期

袁慧敏 张敏 韩经纬

摘 要:本文应用1x1的NECP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15时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区出现的冰雹、暴雨过程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低压中心生成于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切变线上,低压中心尺度较小为次天气尺度并不断向东传播,下游副热带高压对上游短波槽携带冷空气东移起到阻塞作用,从而使得系统滞留、移动减慢,迫使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的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持续,配合副高在河套地区(35°N~37°N,110°E附近)不断摆动、重复出现,造成鄂尔多斯北部区域产生暴雨过程;东胜站探空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大气中存在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结,0℃层位于5000米附近,不稳定层结伸展到-20℃附近(云顶温度<-20℃),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在强的垂直风切变的动力促发机制下,且云内含水量丰富,是出现此次冰雹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通过此次天气成因的分析研究可为以后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冰雹暴雨;探空分析;雷暴高压;垂直环流

1 降水实况与灾情

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鄂尔多斯市北部,2小时下了57毫米,过程降水总量71.8毫米,冰雹开始时间15:03分,持续7分钟,冰雹最大直径观测场6毫米,市区目测有2~3cm,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并遭受冰雹袭击。

2 背景形势场分析

这次过程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维持摆动,使其外围的西南水汽不断向北输送,建立一支强的水汽通道,当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与之相遇,在低层切变辐合线的的动力激发之下,形成此次暴雨天气。图2为500hPa高度场随时间的形势演变图,500hPa形势场是高层短波槽分三次分裂东移南下,副热带高压588dagpm线一直在35°~37°N,110°E附近不断摆动重复。

由于高层的冷空气不断分裂南下补充能量,且系统移动缓慢,从而地面低压维持发展。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河套地区输送热量、水汽和动量。此次暴雨过程的动力扰动条件是低层的切变系统,低层的切变扰动很不稳定大气层结,从而激发产生了对流不稳定出现暴雨冰雹天气。

3 成雹的物理原因分析

3.1 大气层结分析

本文利用东胜站的高空探测资料来分析本次降雹的物理因子,对6月30日14时、20时的对流有效位能伸展高度、0℃层的高度与-20℃层的高度进行分析,结论见表1。

过冷水滴、雪花及冰晶一般位于大气0℃层至-20℃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冰雹形成的“雹源区”。东胜本站0℃层维持在5000米左右,-20℃层伸展到约8000米高度左右,两层之间的厚度适宜,再加上高空冷空气补充进入中低暖湿层,从而加强了整个大气层结的对流不稳定性。对流有效位能伸展高度14时已经达到1.2千米左右,基本接近对流层顶的高度,非常强的能量聚集,在低层的切变扰动的激发下,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对流天气。

3.2 对流潜势分析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东胜站的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及假相当位温值(Δθse)指标来看一下此次强冰雹天气的对流潜势,对流有效位能是气块可以从正浮力作功而获得的能量,并有可能转化成气块的动能,因而对对流发展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冰雹的形成一般要求Cape值>1000J/kg),从东胜的探空分析来看14时Cape值已达1575.2J/kg,并且14时假相当位温差值(Δθse) 已高达19.41℃, 一条高能舌延伸到东胜上空,且能量高舌一支延伸到-20℃层高度,伸展高度非常高,位于东胜上空的空气块儿就像一个“装满弹药的枪”。位于0℃层与-20℃层之间为一条强的上冲气流不断将高层的冷空气夹卷下来,强烈的冷暖空气不断在两层直接交汇,使得水汽融化、冻结不断反覆形成大的冰雹,凝结潜热释放是强降水区大气的主要热源,在低层触发条件下,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冰雹随着暴雨降落地面。

4 雷达资料分析

从径向速度图(图3)可以发现明显的雷暴高压嵌套“逆风区”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特征表征冰雹云区或暴雨降水云区存在着垂直环流,也应证了上述分析。“逆风区”对应强的上冲气流,“逆风区”周围的雷暴高压正是上冲气流的外围下沉气流,从而形成一个中尺度垂直次级环流圈,冰雹区正好位于“逆风区”的左侧,暴雨区处于该垂直环流的上升区,垂直次级环流发展加强可能是降水的潜热释放激发了上升运动所至。

5 小结

(1)低压中心生成于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切变线上,低压中心尺度较小为次天气尺度并不断向东传播,这种次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低涡所经之处,多出现暴雨中心;

(2)东胜本站0℃层维持在5000米左右,-20℃层伸展到约8000米高度左右,两层之间的厚度适宜,再加上高空冷空气补充进入中低暖湿层,从而加强了整个大气层结的对流不稳定性;

(3)一条高能舌延伸到东胜上空,且能量高舌一支延伸到-20℃层高度,位于0℃层与-20℃层之间为一条强的上冲气流不断将高层的冷空气夹卷下来,强烈的冷暖空气不断在两层直接交汇,使得水汽融化、冻结不断反覆形成大的冰雹;

(4)“逆风区”对应强的上冲气流,“逆风区”周围的雷暴高压正是上冲气流的外围下沉气流,从而形成一个中尺度垂直次级环流圈,暴雨区处于该垂直环流的上升支,冰雹区正好位于“逆风区”的左侧。

参考文献

[1] 张霞,周建群,申用辰,等.一次强冰雹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J].气象.2005,31(4):13-17.

[2] 雷雨顺,王宝俊,吴正华.用不稳定能量理论分析和预报夏季强风暴的一种方法[J].大气科学,1978,2(4):297-305.

[3] 黄永玉等.单站暴雨客观预报的一种适用模型[J].气象科技.2005,33(3):204-208.

[4] 陶祖钰,郑永光.大气层结分析[R].2010.

[5] 雷雨顺.强对流天气的几个问题[J].大气科学.1980,4(1):94-101.

[6] 陈敏,等.华南前汛期锋面垂直环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相互作用[J].气象学报.2007,65(5):785-791.

[7] 林宗桂,等.一个高空槽前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研究[J].气象学报.2011,69(5):770-781.

[8] 毕宝贵.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