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2016-05-14 17:02谢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多角度研读品味,把握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与快乐。

3.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作为漂泊游子对故土的怀念,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析,再现童年园中情境,体会作者如何用清新鲜活的语言描摹“自由”的状态。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本文在人称上的特殊用法,体会作者和祖父之间特殊的情感牵系。

2.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呼兰河传》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自由的真切向往,及故土这座花园在其生命中的特殊地位——漂泊游子的心灵归宿。

【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教师阅读《呼兰河传》作品的相关内容,了解作者萧红的个人生平,查阅萧红创作《呼兰河传》创作相关背景,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在中国北方著名的河流松花江北岸,有一条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名叫呼兰河,却因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写下了一部以这条河流命名的作品,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标。这位作家就是萧红,这部作品就是《呼兰河传》。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呼兰河传(节选)》,品读发生在呼兰河畔的故事。

一、初读课文,感知“自由”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可对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圈点勾画,并在读完全文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把这句话写在课文最后的空白处。

(幻灯片展示:阅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阅,查看部分学生“概括”完成情况。)

请几位同学交流他们所概括的课文内容,教师提炼概括语中的关键词:

“我”——“祖父”——“花园”(师板书“我”“祖父”“花园”)。

这三者都是名词,还不能组成一个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比较好?

——我在祖父的花园里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师板书“快乐”)

(对应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对应这些关键词,把这句话进行一些内容的扩充。

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年龄大概是——“四五岁”;“祖父”的年龄大概是——“快七十岁”;“花园”里有些什么?——有动物(鸟儿、蜻蜓、蚂蚱、蚯蚓……),有植物(大榆树、小白菜、黄瓜、玉米……),还有很多趣事(栽花、拔草、认谷子、捉蚂蚱……)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花园中的“人”“物”“事”,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园中“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幻灯片展示:用一个词来概括园中“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生思考,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词汇,明确——自由。

(师板书“自由”)

师提问:文中哪些语句让你读出了“自由”的味道?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和大家分享。

(幻灯片展示: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读出了“自由”的味道?)鼓励学生交流,例如:

(1)课文最后一句话: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文中的女孩子想睡就睡,随便找个地方都能睡觉,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好似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随便找个阴凉地方就能睡觉,真是自在随性。体现出了她的自由自在。

(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这段文字写出了园子中的动物、植物没有约束、自由自在的感觉。

(师展示幻灯片: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重点赏析:

(1)这段文字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就”?——11个“就”。

(2)“就”放在这个语段中有什么作用?——强调作用。

(3)那11个“就”连在一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11个“就”连在一起,构成排比句式,读来语气轻松,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园中一切都在自由生长的状态。

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生机勃勃的“自由”。(自由读、领读、齐读)

(生读幻灯片展示语段,师评价)

二、追究“自由”来源,体悟祖孙情感。

通过朗读,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语段所呈现出来的事物自由自在的状态,也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心理状态是——自由自在。但凡在阳光下的一切,都是健康的、快乐的,都是自由的。那这一切的自由都是谁给的呢?——祖父。

师:再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是祖父给予了这一切的自由?

相关语段:

(1)“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着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几句话写出了小女孩一天到晚跟在祖父身后,祖父做什么,女孩就做什么,写出了对祖父的依赖。文章中描写的情形感觉女孩就像是祖父的小跟屁虫、小影子、小尾巴,写出了小孩子爱模仿的天性,从中可以看出祖孙两人的关系特别亲密。

(2)“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小女孩用锄头“乱勾”给祖父帮“倒忙”,其实是在添乱,还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即便这样祖父也不怪她。小女孩模仿祖父没有受到任何干涉,她给祖父帮倒忙也被宽容着。她把祖父精心照料的韭菜、庄稼割掉了,祖父却不责备“我”,可见“我”更是祖父的“宝”,这里处处体现了祖父对“我”的关爱,甚至是溺爱。

(3)文中有一段祖孙俩的对话,为我们再现了花园中祖父和女孩在一起时的情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男生读祖父部分,注意他的年龄特征,要读出沧桑的感觉,女生读小女孩的部分,注意女孩的年龄特征,要读出天真烂漫的感觉,旁白部分由老师来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0-22自然段)

师提问:在这样简短的对话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祖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先来看,作者是如何来刻画祖父的?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三处“笑”——分别是“大笑”“笑得够了”“还在笑”。

三处“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分析:祖父被小女孩的天真烂漫逗乐了,对小女孩犯的错误也不追究,笑中含着慈祥,饱含着祖父的宽容。

师提问:同学们抓住动词“笑”分析了祖父这一形象,读出了祖父的宽容、慈祥,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女孩的形象?

分析:文中“抛”这个动词用得很妙。女孩子从屋里拿出谷穗“抛”给祖父,而且是“远远地”“抛”,写出了女孩子想急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充满着自信。“抛”字还写出了女孩当时的心理,因为被祖父“笑”,让她感觉到莫大的委屈。所以用“抛”这个动作,也写出了女孩子的任性和骄横。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往往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小孩子会流露出格外的任性。一个“抛”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当时骄横的情态,也让我们感受到女孩对祖父尤为亲近的特殊情感。

在刚才读的语段中,有一个不经意的字却深深触动了我,这个字就是第10小节的“他”(师板书“他”)。为什么是这个字呢?因为我觉得它“少而精贵”,有没有同学发现其中蹊跷?

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只有这一个地方用到了第三人称“他”,其他的地方用的都是“祖父”。

师:(板书“祖父”)这样的用法本没有什么特殊的。但当这样的现象集中出现在某一小个段落中时,往往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导学生看这组句子:

(幻灯片展示: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按照我们一般的写作习惯,在语段的第一句话出现主语之后,后面的句子都可以承前省略主语,换用第三人称“他”,例如这个语段,我们就可以做以下修改: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他在后园里边。他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他栽花,我就栽花;他拔草,我就拔草。”

这样改后,句子似乎更为简洁。那作者为什么在此要不嫌啰嗦的、反复地使用“祖父”这个称谓呢?

讨论分析:

用祖父这个称谓写出了对祖父的尊敬、爱戴。反复使用是为了强调“我”和祖父之间的亲密关系,有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的人,才能被称为“祖父”,写出了女孩对祖父的依恋。

(师板书:尊敬、爱戴、强调亲密关系)

“他”是可以指代所有人的,而“祖父”只能指代一个人,是唯一的。“他”这个人称很客观,但始终都觉得它缺乏一种温度。

(板书总结:祖父——有温度、有情感的称呼

他——有距离感的第三人称)

作者反复用祖父这个称呼,以强调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祖父在小女孩生活中特殊的地位。同样的现象似乎还不止一处,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表达么?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第一小节: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这里连用了三个“祖父”,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这是节选文字的第一小节,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是否产生过疑问?我们再来读一遍。“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一座城,只住了一个人?小女孩的父母以及其它亲朋呢?如何来解开这个疑惑?(师稍停顿,生思考)

师:老师摘录了两段文字,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展示幻灯片,师读:“等我生下来,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萧红《呼兰河传》)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祖母对“我”的伤害,让“我”觉得祖父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给“我”亲情温暖的人,以致在之后对故乡的回忆中,那座城中,便只有祖父一人。

女孩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了,到女孩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已经快七十了,祖父在无可挽回地老去,终有一天,他会离“我”而去,当他离开“我”的时候,女孩又该如何呢?

(幻灯片展示,师读:

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

祖父死了,断了女孩和故乡的唯一牵连,“我”离开了园子,离开了故乡,追寻快乐、自由、爱而去,之后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三:了解作者生平,提升文章主旨,挖掘“自由”背后的精神渴望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呼兰河传》外,有关作者萧红的故事。

(幻灯片展示:萧红漂泊的一生)

萧红1911年出生在呼兰,19岁祖父去世,20岁为逃避家中的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自此再也没有回到呼兰。这个孤苦的女子辗转各地,四处漂泊,贫病交困中饱受世态炎凉,其间又遭遇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让她有家不能回。1937年抗战爆发,让远在日本治病的萧红回国投身抗日洪流中。1940年,为避战乱,萧红来到香港,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十余年流亡生活,可用一句诗来概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战火贫病中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时年31岁。

在最苦难寂寞的1940年,萧红在香港,回望所走过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感慨“三十功名尘与土”,把记忆中的生命情感写成了《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也成了她生命的绝唱。

身处冷酷灰暗的世界,却在笔端勾勒着那方明亮温暖的乐土,这似乎是一种巨大的矛盾。同学们能解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么?

生讨论分析:当时萧红身处战乱,身心都不得自由,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了解萧红漂泊的一生,感觉她就如一株无根的浮萍,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她很想回归故土,但是当时做不到,只能通过文字来实现。

师:(总结)渴望自由,所以回忆那段和祖父在花园中度过的自由快乐的童年岁月;渴望回归故里,所以勾勒那方明亮温暖的乐土。作者借笔下的文字,慰藉一颗漂泊的心灵,借文字实现了自己精神意义上的返乡!

(幻灯片展示:心灵慰藉 精神返乡)

在《呼兰河传》寥寥数语的结语里,作者为“我”“祖父”“园子”,以及本书作了一个交代。

(幻灯片展示,师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萧红《呼兰河传》)

今天以节选文字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能去品读《呼兰河传》原著全书,了解更多呼兰河畔的故事。

(幻灯展示,作业布置:阅读萧红《呼兰河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

【板书设计】

祖父:一个有温度有感情的称呼

强调祖父的特殊地位

“他”:一个有距离感的第三人称

【教学反思】

《呼兰河传(节选)》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这份教案是为参加苏州市语文优质课评比而准备,在前后近三个月反复的上课、磨课过程中,几经修改,最终成型如此。

在这三个月里,我先后在立达中学、振华中学、草桥中学、昆山城北中学、苏州第十二中学上这篇课文,不同的学生群体给予我不同的授课体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对作者情感的体悟能力、对自我阅读体悟的概括表达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以致同一篇教学设计、同一个教者,却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上课效果。这也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情,提问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启发的层面需有高有低,教学的语言可亦庄亦谐,对课堂的掌控可松可紧。

就教学设计本身而言,我最大的感受即是:

第一,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简洁、有效、针对性强,要让学生有一个“抓手”,可以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例如在本课教案中,问题都围绕着核心词“自由”展开,让学生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思考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教师相应的启发也会有效得多。

第二,教师的问题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梯度性,起步的问题门槛要低,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例如本份教案中的第一个环节“读完全文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把这句话写在课文最后的空白处。”这是教学中非常常规的一种做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深感“写”下来要比纯粹的“空想”有效得多,尤其是针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第三,设计版块要清晰,要有贯穿其间的线索。本份教案的设计思路可概括如下:

概括关键词——引出文章的核心词“自由”——引出对表现“自由”的语句分析——引出“自由的来源”祖父,体验祖孙特殊情感——设疑作者为何要写“自由”——了解作者创作本文时“不自由”的精神状态和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对于自由的渴望。“自由”成为整堂课贯穿始终的线索,使教学过程清晰明了,教学推进有序可循。

第四,课堂设计要有教师自己的阅读体悟,如有自己的“新发现”,足可成为整堂课的“亮点”。如本课中,对第三人称“他”和称谓“祖父”的分析比较。这是我在多次的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通篇文章仅第10小节出现了一次“他”,是作者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通过这两个人称的比较,学生对女孩和祖父间深厚的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细微之处,却“撬”动了一次全新的阅读发现,更激发起学生细读、精读、品味、发现的阅读热情。在多次授课的过程中,每每讲到此处,学生几乎都是听得最仔细的,因为独特的发现总能激起内心潜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后多位听课老师也向我反馈,之前听的公开课中都没有涉及对“他”和“祖父”这类人称的分析比较,是否是我一己之思?听到此种反映,我都会会心一笑,想来这样独一无二的新发现,才是课堂上最有价值的部分吧。

最初选择上《呼兰河传》,是出于对作者萧红的个人喜好。上过多次之后,发现教师本人的情感投入或许能影响课堂的气氛,但却不能替代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课堂上教师能起到的始终是引导的作用,示范的是一种品读的方法,创设的是一种阅读的情境。无论设计多好,也都仅是“一种”而已,更多的是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他们进入丰盈的人文世界,读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去了解一位作家、一群人,甚至一个时代。

谢炜,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追求
浅论萧红生命意识变化: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
大美无形 寂寞成诗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的问题与改进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诗性自我下的童眼与童情
比较分析《芒果街上的小屋》与《呼兰河传》
我读《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