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兴旺
近日,拜读了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这是我读过的众多书中最为独特的一本。
说它独特,首先是在结构上与其他小说完全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其次是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一格。那抒情诗式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使人感受到就像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流淌着,时而溅起几朵机智的幽默浪花;最后是在艺术形式上也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故事和人物零零碎碎,让人觉得不是一部小说,而像是自传,但又不完全像自传。
《呼兰河传》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远在香港的萧红十分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她以家乡黑龙江省松花江畔小城呼兰河和自己的童年为原型,以娴熟的叙事技巧,写就了这部“回忆式”的经典之作。文学巨匠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六七尺深,这泥坑子里边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里边。“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作者借泥坑寓意,发人深省,催人沉思,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劳苦大众的愚昧和麻木,只知道顺从,而从不去抗争,让人心生凄苦之感。
作者还描写了很多童年的趣事。一次爷爷蹲在后园地上拔草,“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花,可他没有发现,还自言自语地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回家后她在坑上笑得打滚,还打趣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个调皮淘气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里淹死了,爷爷用黄泥裹起来烧给“我”吃,而可怜的“我”竟觉得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的东西。又一次一只鸭子掉井里淹死了,祖父又烤给“我”吃,“我”觉得鸭子更好吃,于是招呼小伙伴帮忙将鸭子赶到井里去。当爷爷同意抓只鸭子烧给她吃,但她以为只有落井的鸭子才能裹在黄泥里,挣扎地喊着:“我要掉井里的!我要掉井里的!”将一个心智未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颇有轻松之感。
作家笔下的人物有着凄惨的命运。小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十二岁时就被卖到胡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和折磨。出于人性的本能,小团圆媳妇无意识地反抗“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这小团圆媳妇才厉害呢!没见过,你拧她大腿,她咬你;再不然,她就说她回家”。后来小团圆媳妇被打吓得极为恐惧—“做梦的时候,一梦到她的婆婆打她,或者是用梢子绳把她吊在梁上了,或是梦见婆婆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或是梦见婆婆用针刺她的手指尖。一梦到这些,她就大哭大叫,而且嚷着她要回家……小团圆媳妇睡得朦里朦胧的,她以为她的婆婆可又真的在打她了,于是她大叫着,从坑上翻身起来,就跳下地去,拉也拉不住她,按也按不住她。她的力气大得惊人,她的声音喊得怕人。她的婆婆于是觉得更是见鬼了、着魔了”,于是认为她有病,认为她身上有鬼。就花大把的钱为她治病,搞各种迷信偏方,最后竟用热水给她洗三次澡,烫一次昏一次,最终被活活地折腾死了。作者通过对旧社会妇女悲剧命运的关切,表达了对广大民众的批驳而又怜悯的复杂感情,让人心情十分沉重。
萧红的笔融清新自然,有讽刺,也有幽默。她在表现孩童眼中未知而灿烂的世界时,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刻骨的忧伤,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无不带着一种忧郁病态的美。她这样写请神的鼓声:“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的难舍。”
《呼兰河传》是一部温婉如诗伟大的小说,是一幅中国旧社会真实的图卷,作者怀有一腔充满泪水的热血,激愤出一个女性用心痛苦的呐喊!读一读《呼兰河传》吧,你会庆幸生活在新社会,庆幸生活在这伟大的时代!在回答央视“今天你幸福吗?”的新闻调查时,你就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了,因为两相比较,答案显而易见了。
(作者单位:九江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