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谷香 姚君喜
摘要 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话语的社会建构中隐藏着不同机构和话语主体在这一议题上的话语权力分布与话语分歧。这一话语格局既是现实社会生活在报纸媒体上的投影,也有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市场需求的多重作用,还是报纸媒体履行自身社会精英话语职责的自觉追求。这一研究为透视大众媒介话语建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路径。
关键词“空巢老人”;话语建构;内容分析;社会成因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化,“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热点话题频繁见诸报纸媒体。儒家理想的“大同世界”是“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有所养”,但现实却很难实现。作为一个边缘化的群体,“空巢老人”在很长时期是处于媒体视线之外的。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巢家庭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开始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大众关注。大众传媒作为一个制度化的社会表征体系,不仅为“空巢老人”的议题呈现提供了平台,而且也参与了这一话语的社会建构过程。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社会建构是对社会科学中宽泛的、有影响力趋势的抽象描述,1967年伯格和拉克曼在《社会建构的现实》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社会建构是指媒介以独特的框架、观点或视角将真实信息的碎片进行有选择性的架构和重建,从而制造并赋予社会现实以意义。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并非固定的现实,而是被建构出来的,是基于多数人的判断和信任。学者通过实证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权力部门及利益群体影响媒介对社会公共话题的判断立场。由新闻来源提供的信息一般都传播或隐藏着来源方的群体利益,无法做到客观。几十年来,几乎所有关于东欧和苏联的报道都以“冷战”与苏联“敌国”等词汇来表达(MeNair,1988)。
老龄群体与媒介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的是传媒对老年群体的呈现及老龄媒介接触行为的实证研究。媒介通过日积月累的新闻框架设定,影响大众对老龄群体的观点与看法,甚至行为,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会参照部分媒体。在国内,学者陈勃通过对分析国内外媒介呈现的老年形象指出传媒对老年形象呈现的社会意义。学者吴定勇、王积龙通过分析美国媒体指出媒体对老龄形象存在传播歧视。李灏桢通过对百度新闻报道的分析指出媒体在建构“空巢老人”群体形象时存在偏颇。总的来说,国内关于媒介中呈现的老年形象问题研究数量少,深度浅,对老年形象与老龄问题的相关分析还不够,对老龄群体、媒介与社会变迁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研究。
“空巢老人”作为老龄群体中大多数,既是一类社会群体也代表着一个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群体,他们是老龄化社会中比例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社会形象很大部分是由大众媒介建构的。作为社会问题,他们的困难及解决对策需要由媒介来呈现。那么大众媒介是如何来呈现这类群体及问题呢?他们在这一社会话题的建构上是否存在分歧呢?大众媒介建构这一话题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空巢老人”话语、媒介与社会变迁之间呈现出怎样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样本来自知网(CNKI)的报纸全文数据库。报纸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内容更为严肃真实,更少商业性和娱乐性。目标媒体选取了4份权威报纸:《中国老年报》、《中国社会报》、《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最早出现在这四份报纸上、标题中含有“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是在2000年,其后出现增减趋势,本研究选择的时间范围为2000年至2013年。在14年间共有92篇新闻报道,剔除无关、重复报道10篇,得到有效报道82篇。
内容分析主要包括报道时间、报道视角、报道主题、形象呈现、新闻来源五个方面。报道时间是分析一定时间段内新闻主题变化趋势的一项重要指标。报道视角指新闻对“空巢老人”问题的报道是报道问题,还是对策,或者问题与对策的综合。
报道主题是新闻的基本观点,本研究的报道主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应加强医疗保障(对象为空巢老人,下同)、应加强权益保障、应加强心理慰藉、应加强养老保障、应加强医疗保障举措、应加强权益保障举措、应加强心理服务举措、应加强养老保障举措、应加强养老服务举措及其它。由于新闻报道有的侧重于全面的养老保障(包括经济、医疗、权益、精神等保障),有的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养老保障,在具体措施方面也是有的是全面的保障体系措施,有的侧重于某个方面,为了更准确呈现报道的主题,对这些都做了区分。其它类主题也单独列出。
形象呈现是对新闻报道中涉及到的“空巢老人”的形象做的分类,分为正面形象、负面形象和未呈现。正面形象包括:高兴、幸福、智慧、快乐、舒心、生活无忧等,负面形象包括:依赖、孤独、悲惨、无助、轻信、空虚、绝望、困难、多病和孤僻等。
新闻来源是新闻报道中呈现的话语主体,即陈述主体。按照新闻文本中直接或间接的阐述,新闻来源可以分为六类:政府部门(包括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包括民政局、老龄办、军休所、公安局、司法部门、社区、街道等)、新闻记者、学术机构、其他机构(养老院、医院)和空巢老人。
三、研究结果
(一)“空巢老人”新闻来源与报道视角
从新闻来源上来看,来源于职能部门的比例为40%;来源于新闻记者的比例为29%;来源于政府部门的比例为22%;来源于其他机构的比例为6%;来源于学术机构的比例为2%;来源于“空巢老人”的占比例为1%。这一结构说明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在“空巢老人”的问题上掌握了多数的话语权,新闻记者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要服务于媒介机构,在权力部门和市场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发声最少的是“空巢老人”自己,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自己发言的机会很少,更多时候的是由其他部门群体替他们代言。
从报道视角来看,多数报道都倾向于从对策、建议与行动的视角来报道这个问题,很少只展示生存现状与问题而不提及对策建议的。这说明多数报道在这一议题上希望给受众一个确定的答复或解决方案。
将报道视角和新闻来源联系起来看,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都更倾向于从对策、建议与行动的视角来报道。职能部门也报道现状与问题,但更多采用对策建议与综合视角。新闻记者则更喜欢采用综合视角,从问题与对策相结合的视角来报道这一话题。(图1)
(二)“空巢老人”新闻报道主题分析
从“空巢老人”新闻报道主题分布来看,有两类主题最为突出,一个是应加强养老保障,另一个是加强养老服务举措。(图2)反映社会对加强养老保障的呼声是最强的,但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新闻报道只有1篇,更多的新闻是从加强养老服务举措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这说明我国政府在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缺,目前能提供给“空巢老人”的更多的是养老服务尤其是居家养老服务。
将报道主题和新闻来源结合起来看,在“加强养老服务举措”主题的新闻报道中,只有极少数来自其他机构,多数来自政府部门、职能部门和新闻记者。(图3)除了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为社会养老服务外,其他报道中提到的养老服务都是居家养老服务,这也切合了我国目前已明确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说明媒介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当前社会政策建构的。
在发出“应加强养老保障”的呼声中,呼声最高的是职能部门和新闻记者,说明职能部门和记者在日常处理或接触“空巢老人”问题时深感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故而发出相同的呼吁。政府部门虽然也深知这一点,但鉴于未富先老的现实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的难度,只能避开这一主题,而选择从“加强养老服务举措”的主题上来参与话语建构。在唯一以“空巢老人”为新闻来源的一篇报道中,其主题却呈现为“应加强心理慰藉”,说明相对于物质条件的没有保障,“空巢老人”的心理更缺乏保障,亟需慰藉。
在“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建构出的“话语场”中,不同的话语主体表达着不同的话语意义。哪一类主题话语会占据优势地位呢?它是否和其它类主题话语之间存在着“斗争”呢?在统计各年度不同新闻主题报道数量在当年报道中的比例后,我们发现两类主题话语经常占据上风,并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状态。(图4)具体为:在2000年,“加强养老服务举措”的主题话语占据“话语场”;在2001—2005年间,“应加强养老保障”的主题话语占据上风;在2006-2010年间,“加强养老服务举措”的主题话语又占据上风;从2011年开始,“应加强养老保障”的主题话语又卷土重来,再次占据上风。
“话语场”的斗争其实是话语主体问的斗争。将新闻主题与新闻来源联系起来看,“加强养老服务举措”的话语主题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应加强养老保障”的话语主题则主要来自新闻记者和职能部门,两种话语主题间的斗争反映了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话语和以新闻记者为代表的社会知识精英话语之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要从社会进步中寻找答案。
(三)“空巢老人”的媒介形象分析
总体来看,“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中呈现负面形象的比例为52%;未呈现形象的比例为32%;正面形象所占比例为16%。在多数年度里,负面形象出现的次数多于正面形象。新闻报道通过“连接类似事件”,对孤立的个体进行整体的诠释。当负面形象出现的频率总是高于正面形象的频率时,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将媒介形象与现实群体联系起来,以致无法区分个体认知中的老龄群体形象是来自于媒介还是来自于真实世界[8]。四、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空巢老人”的媒介话语建构主体是职能部门,其次是新闻记者和政府部门,呈现出三足鼎立局势。其他社会力量处于边缘状态。
在“空巢老人”的媒介话语建构中,媒体和权力部门倾向于从对策建议视角来参与议题建构,记者和其他机构则倾向于从问题与对策综合的视角参与议题建构。
从主题来看,“空巢老人”的话语中呈现出两大主题对峙状态: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宣扬“加强养老服务举措”主题,新闻记者和职能部门呼吁“应加强养老保障”主题,呈现出以政府部门为代表的官方话语和以新闻记者为代表的社会精英话语之间的对立。
“空巢老人”的媒介话语建构中对“空巢老人”形象的描述大多以负面为主,属于被同情的“弱势群体”。
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的话语建构既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在报纸媒体上的投影,也是报纸媒体积极参与建构社会过程和结构的结果;既有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市场需求的多重作用,也是报纸媒体履行自身社会精英话语职责的自觉追求。
第一,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的议题设置、形象建构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的不健全。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又根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和近年来人口、家庭结构领域发生的深刻变迁。
在西方,多数国家是在人口老龄化之前已完成物质财富的大量积累,有相应的制度和实力来支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如欧洲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人均GNP已达1万至3万美元才步入老龄化,而我国在步入老龄化时人均GNP不足1千美金。在未富先老的前提下,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尤其是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缺乏。人口年龄结构由正三角形向倒三角形的急剧变迁引发了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变化。在精神层面,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都收到强烈冲击。目前我国正处于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的阶段[9J。
第二,报纸媒体对“居家养老服务”主题话语的高调宣传既源于社会需求,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心理的体现。
据老龄委调查,目前城市中有48.5%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其中家政方面需求为25.22%,满足率仅为2.25%;护理方面需求为18.04%,满足率仅8.3%;其它方面如聊天解闷、法律援助等则有需求没服务。社会需求与实际提供的养老服务间差距很大,养老服务项目的多样化、个性化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文化促成我国形成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这也是我国传统养老的“反馈模式”。老龄群体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既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减少额外经济支出,还不会增加社会的硬件投入成本。
既然“家庭养老”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老年人的普遍心理,而且社会成本又最低,那么“居家养老”自然就成为我国的基础养老模式,但家庭养老却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节奏。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加大,竞争激烈,投入到家庭养老的人力负担过重,负责赡养的子女难以兼顾。只能寄希望于社区或其他机构提供一些基本的居家养老服务,如做饭、洗衣、维修、代购等服务,以减轻空巢老人和子女家庭的负担。
第三,报纸媒体对“空巢老人”的媒介话语建构既是对社会变化的客观反映,也是报刊顺应市场需求,履行自身社会精英话语职责的体现。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3.26%,空巢家庭接近50%,“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报道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难问题是社会和空巢老人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多数的年轻人、中年人终将步入“空巢老人”,因此关注他们的今天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也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话题,通过不断的舆论监督,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改进“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改善他们的现状。面对着强大的社会舆论需求,报刊媒体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话语表达机会,主动积极地以社会精英身份为“空巢老人”代言,这也是报刊媒体吸引更多目标受众和树立自身媒体形象的重要机会。五、结语
“空巢老人”的大量涌现是我国近年来人口结构变迁所带来的一个重要社会变化。报纸媒介对这一话语的建构中既有不同部门的合音,也有不同话语群体的分歧,呈现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博弈;而“空巢老人”也被呈现为负面形象居多、亟需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一建构现状的直接原因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社会需求、传统心理需求和报刊媒体的市场需求,而其根源则在于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领域发生的深刻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对这一建构过程与社会成因的分析,不仅可以窥见大众媒介参与社会建构的话语实践,还有助于研究大众媒介话语和社会建构之间的辨证关系,为从传播学视角研究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提供一条可能的解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