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明
摘要 晚清时期,早期报人、维新派、革命派等对政论报刊兴趣格外浓厚,提出不尽相同的报学理论,使之服务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基于既成的文本史料,本文通过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认为政论报刊逐渐由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报刊的主体功能也由建言通达演变为政治动员。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反映了晚清报人的特殊立场和政治追求,体现了中国报人的特殊价值和理想。
关键词 晚清报刊;政论报刊;史料文本;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国人办报始于学习在华外报,后经维新派、革命派等政治势力的有意识推动,出现了“第一次办报高潮”、“第二次办报高潮”。晚清不同时期的报人,对报刊的政论功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报刊主张,是中国新闻史特有印记。基于史料文本,分析晚清报人对报刊功能的特殊认知,我们从中可以窥探中国近代报人的特定立场和价值,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政论报刊发展脉络。
一、早期报人:报刊能“通民隐”“防壅蔽”
中国早期报刊诞生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地区,香港、上海等城市是最早出现国人办报的区域。王韬、郑观应、陈炽等近代思想家在学习外国人办报的过程中萌生了办报想法,提出了一些近代报刊理论。这些文章主要有《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王韬)、《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王韬)、《日报》(郑观应)等,集中体现了早期报人对近代报刊的初步认识。
王韬认为:“盖圣人不自有其圣而唯恐下情之壅于上闻也。故尧有直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询政行人,问老衢室,途议巷说,靡不收采,岂直以市好谏之名哉,诚以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非博采舆论,何以措置咸宜。”郑观应认为:“古之时,谤有木,谏有鼓,善有旌,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陈炽认为:“天生民而立之君,君者群也,所以为民也。然而分隔势暌,堂高帘远,古人于是有谏鼓谤木之制,有采风问俗之官;唯恐下情不得上闻,上则不能下究,所以防壅蔽而恤痌瘝者,如此其汲汲也。”
在早期报人为数不多的报刊理论著述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引用“谏鼓谤木”的典故,为新闻纸存在的合法性寻找学理上的支持。“谏鼓谤木”的典故讲述的是尧舜二帝注意采集和倾听民间意见的淳朴做法,反映的是古代圣君明主对民间声音持开明态度的高尚品德。早期报人以此讽谏晚清朝廷,希望他们能效仿前贤,开辟采风问俗的通道,允许报刊议论时政,贡献言论。
报刊具有“通达”的功能,能够实现信息的上通下达。早期报人对西方报刊在社会中的作用充满向往之情,对报刊“通达”的功能情有独钟,热切期盼朝廷君主能够“博采舆论”“求通民隐”。王韬就十分羡慕《泰晤士报》的社会作用,认为:“如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王韬创办《循环日报》,每日一论,笔耕不辍,撰述大量各类政论文、建言类文章,为晚清朝廷努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基于报刊的特殊功能,早期报人和思想家提出了许多设立报馆的主张,以期实现政情建议“通达”朝廷的政治目标。“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王韬)、“宜设洋文日报”(王韬)、“宜设洋文报馆”(陈衍)、“宜妥订章程”(郑观应)、“宜于沿海各省,次第仿行”(郑观应)等等,是主张办报的最早呼声。在用语上,早期报人频频使用“宜”字,言之切切,反映了儒家知识分子关心国是的追求,体现了“忠诚进谏”的诚心。
报刊能够“防壅蔽”,政治作用明显。最早从事报刊活动和报刊理论著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特征,即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一般知识分子,是一些庶士、寒士、幕僚等,他们的一些真知灼见很难通过既定体制传达到朝廷上层。然而,他们深受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影响,同样具有中国士人的基本情怀,志存高远,忧心国事。王韬曾这样评价自己:“至于一介儒生,何敢谬陈得失;虽有闻见所及,亦第援古证今,仅同瞽诗朦诵之例。”报刊媒体所具备的传播信息的功能,为意见输送提供了渠道上的支持,成为建言、立言和传播言论的良好工具。王韬等人借助报刊发表的政论文章,逐渐为国内开明的士大夫上层人士接受,萌生了晚清“中体西用”“变法自强”的思想。
早起报人关于报刊的认识核心是“通达”,目标是“求通民隐”“防壅蔽”,背后的深层寓意是希望贡献忠诚。他们对报刊的政论框架进行了初步建构,是中国新闻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开启了中国报刊的政论情结。
二、维新派报人:报刊有“耳目喉舌之用”
19世纪90年代,国际和国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政府惨败于近邻日本的历史惨剧,极度刺激了当时有识之士.一场由维新派人士导演、由维新政论报刊鼓吹的政治改良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
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人士扩展了对报刊的政论建构。梁启超是维新运动中的活跃报人和政论家,对报刊理论的贡献尤为突出。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梁启超认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如果说“耳目”观是早期报人“通达”的观点变相提法,“喉舌”观则超越了早起报人的认识,强化了报馆的政治性功能。维新运动另一位领导人谭嗣同认为:“多出报章,导之以言,毋令少有壅蔽。”谭嗣同将视角集中于具体实践上,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与“喉舌”观有相通的地方。
维新派报人吸收了早期报人对于近代报刊的认识。社会中的士大夫上层逐渐接受了近代报刊,新闻纸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丁日昌在《奏陈自强之道》中说:“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李提摩太曾撰《新政策》,将“立报馆”视为富国强民之法:“欲使中国官民皆知新政之益,非广行日报不为功。”陈澹然在《权制》中认为:“新闻纸许百姓议国政及官吏得失。”这些认识和主张是对早期报刊理论文本的补充和拓展,是对报刊“通达”和“防壅蔽”肯定。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接受了近代报刊,曾向属吏积极推广《时务报》,在《劝学篇》中辟专章,论述“阅报”之利:“要可以扩见闻,长志气,涤怀安之鸩毒,破扪筲之瞽论。”
维新派报人对报刊进行重新建构,将报刊纳入到政治框架。维新派进一步发展报刊的政论功能,“耳目喉舌”观是报刊理论创新的一个成果。在维新派的报刊理论中,报刊不仅能够开发民智、培育新民,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制造维新舆论,影响朝廷变法的舆论氛围。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报刊显而易见地展现了对政治活动的重要影响,推动了清廷短暂的改良运动。维新人士加入报刊事业,“塑造了更为权威和高尚的政治家报人形象”,新闻业的政治框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报刊为政治变革服务的功利性特征更加明显。
根据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记载,经过维新派报刊舆论宣传,“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维新政论报刊的历史活动证明,报刊的舆论引导功能,对政治变革是积极有益的,不仅能营造维新的舆论氛围,而且能影响朝廷决策。
三、革命派报人:报刊是革命组织和宣传机关
在维新运动如火如荼展开之时,革命派报刊亦获得空前的发展,在报刊理论建构上提出了更为激进和大胆的主张,引领中国报业形成了新闻事业上的“第二次办报高潮”。
作为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上撰写发刊词,提出“先知先觉”说:“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神州日报》发刊词提出了“转移国步”的主张:“自古哲士哀时,达人砺俗,曷尝不以微言闳议,激荡民心,转移国步者哉!”杨毓麟认为:“报纸之为物业,非独以之将随时势,抑且以之制造时势。”于右任将报刊言论和民族、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民立报》发刊词中指出:“是以有独立之民族,始有独立之国家;有独立之国家,始能发生独立之言论。再推而言之,有独立之言论,始产独立之民族,有独立之民族,始能卫其独立之国家。言论也,民族也,国家也,相依为命,此伤则彼亏,彼倾则此不能独立者也。”
革命派的立场鲜明,报刊理论的革命性比较彻底。不同于早期报人和维新派人士,革命派的组成人员主要是留洋知识分子和青年。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再是僵化的儒家传统君国思想,而是西方民主自由思想,是三权分立的契约精神。虽然,革命派对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所持政治主张亦有不同的差别,但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方面是有共同追求的。在政论口径上,革命派报刊的言论更为激烈和大胆,政治主张也更为具体和明确。上海《苏报》曾发表的《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革命军论》等政论文,引发了著名的“《苏报》案”;武汉《大江报》曾发表《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引发了“《大江报》案”。这些都反映革命派报刊的革命性,反映了报刊政治功能化的强化。
革命派报人积极创建政治机关报,革命宣传与政治工作实现了同构。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的观点,为报刊成为革命动员机关提供了政治努力方向。孙中山认为,革命报刊负有培育先知先觉者、“能策其群而进之”的政治责任。在实际报刊活动中,革命派报刊的确发挥着组织和动员作用,与政治活动实现了同构。在革命派那里,报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媒体,而是政治革命的舆论机关和动员机关。《民立报》等革命报刊不仅是革命组织的机关报,而且是革命人士交际与往来的汇集之地。有研究者就指出:“民立报社,成了志士荟萃之所,也成了党人联络指挥的总机构。”清华大学的李彬教授也认为:“当时革命派的报纸不仅仅是舆论喉舌,同时也是革命的组织机关。”
革命派报人强化了报刊的政治功能,将报刊完全纳入革命动员之中,在理论设计上实现了报刊实业与政治事业的同构。报刊媒体围绕政治核心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动员工作,开展革命斗争,成为政治革命的组成核心。
四、政论报刊的角色转变:民报到党报
通过分析晚清报刊理论文本,我们发现,晚清报刊的角色与报人主体的角色有一定的重叠性,随报人主体的政治和社会身份地位上升,由民营报刊逐渐过渡到政党报刊,政论报刊越来越趋于官方化和政治化。
早期报人主要是一些寒士、庶士,社会政治地位普遍比较低下,“他们是科举落第之后由一般二流文人转为的记者”,处于社会结构底层。他们创办报刊的宗旨无非是借助报刊“通达”的功能,建言献策,向朝廷奉献忠诚。早期报人与上层士绅阶层一样,接受的传统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特质,对朝廷的革新自强抱有极大的期许。早期报人的政论报刊处于社会末端,从历史进行来看,它们是不起眼的民间角色。
与之相比,维新派人士主要是社会结构中的士绅阶层,其社会地位明显要高,并能借助现有渠道与朝廷上层沟通。维新派报刊的政治目标也更加明确,就是通过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营造变法的舆论氛围,推动朝廷改良自强。作为学会性质的政论报刊,其办报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维新派人士的募集和朝廷大员的捐赠,发行方面多采取免费赠予方式。维新派报刊在一个时期内受到官方的肯定,逐步向官方意识形态靠近,具有半官方的色彩。在维新活动后期,已经有部分维新报刊进入朝廷视线,被改制为官报性质,孙家鼐就曾上过《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折》。在维新舆论中,刑部侍郎李端棻向朝廷呈送了《奏请推广学校设立译局报馆折》,提出“广立报馆”的建议,认为“在上者能措办庶务而无壅蔽,在下者能通达政体以待上之用”。
革命派兴办的政论报刊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组织机关报。孙中山及中国同盟会从一开始就将报刊定位为政党机关报,负有政治革命的时代任务。革命派第一个正式机关报香港《中国日报》就是一个舆论机关,又是一个联络机关。后来建立的《民报》、《民立报》等政治机关报,亦是如此。革命派的政论报刊一方面进行舆论宣传和社会动员,致力于推翻满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另一方面积极联络同志,“毕其功于一役”。革命派的报刊已经成为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具有近代社会政党报刊的特征,扮演着政党报刊的角色。
五、政论报刊的职能演变:建言通达到政治动员
早期报人对于报刊的认识还停留在学习阶段,报馆缺少专业记者,缺乏或者根本没有新闻采访活动。直到民国的时候,记者还被成为“访员”、“访事者”等,职业认同感比较低。早期报人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和模仿,最主要的学习成果,就是报刊能够承载和传播言论,是向朝廷勤恳进谏、奉献忠诚的捷径。因此,作为报刊媒体的学习者,早期报人利用报刊“建言”和“清议”,用语多用“宜”,建议的色彩比较浓厚。
维新派人士兴办的政论报刊是早期政论报刊的“加强版”,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宣传和变法主张传播,营造变法的舆论氛围。维新派报刊同样比较缺乏现代新闻传播机构的一些基本业务组成。维新派主张“开民智”、“废科举”、“设立报馆”,“报馆有益于国事”等一系列变法内容,将营造变法舆论氛围放在第一位。维新派向朝廷奉献忠诚的方式就是维护君主权威,变法自强,振兴朝廷,服务于政治需要的意图比较明显。
在革命派那里,报刊已经成为革命活动的一个机关,其职能是开展国民动员和政治革命。革命派报刊与革命派的宗旨实现了同构,报刊成为革命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派的政治目标是推翻满清政府、平均地权、建立共和政府,革命派报刊则广泛动员社会有识之士,开展了激烈的反对满清贵族的政治宣传。报刊成为政治活动的组织机构和革命动员的宣传机构。
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职能进行了选择性的利用,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的意味越来越浓厚,直至与政治融为一体。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润泽教授就认为:“宣传、鼓动和介入政治生活,是早期报人们对报刊功能的集体习得和选择。”随着政论报刊职能的政治化,政论报刊的新闻话语权逐渐上移,最终与政党话语实现了同构。
六、结语
晚清报人通过对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逐渐将政论报刊从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将报刊的主体功能从建言通达演变为政治动员,报刊作为媒体成为政治活动的组成部分。历史实践证明,政论报刊是推动中国走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给曾经僵化、封闭、落后的中国带来巨大冲击,加速了社会变革。1912年10月,梁启超在北京各界的欢迎会上发表《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演说,认为国内革命取得如此成功,“则报馆鼓吹之功最高,此天下公言也”。同月,孙中山在上海报界公会欢迎会上说:“革命成功,全仗报界鼓吹之力。”梁氏和孙氏所言似有过誉之嫌,但亦从侧面验证了晚清报刊在推翻满清贵族统治中的巨大作用。
通过对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文本理论建构,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晚清报人利用报刊媒体的基本动机,并从中领略晚清报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态度。晚清报人通过报刊媒介,积极介入社会政治活动,开启了民智,形成了舆论,动员了国民,将国家命运与国民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逐步建立起具有现代社会性质的公共舆论场域,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