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6-05-14 22:25张聿超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张聿超

摘 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化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57-2

0 引言

当前,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和交流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伴随其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更是他们了解接纳世界,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丰富生活的聚集地和大平台。如何准确把握网络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从而有效优化和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当前及未来很长时间面临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1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

1.1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全新理念

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以宣讲灌输为主,思想整治教育工作者占据权威主导地位,决定着教育目的、内容和途径,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地位的不对等容易产生隔阂,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互联网由于其本身的交互性、可选择性和对等性特征,施教者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传播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不断优化,相应弱化了地位差距,知识优势和心理隔阂,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减少沟通障碍,有效优化教学成果[1]。

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日渐丰富

网络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可以很轻松地从网上获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在继承和创新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优化和筛选,将网络有效信息广泛应用于教学,包括最新的案例,成果等[2];对于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是更熟悉和亲切的朋友,大学生们也更习惯于通过这个虚拟平台接触了解各种信息,可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获取相关内容。受教者接触和了解的思想政治方面资料越多,越便于受教者了解其需求和接收点,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

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断多样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不再单一,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的运用对于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上,比单一的口述和板书更生动,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让施教者实现一对多且较为独立的访谈,有效扩大思政工作覆盖面,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此外,互联网汇聚了各地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能够更多地从网络上汲取更先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日渐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能力不断削弱。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堂授课,讲座,宣传海报等进行,施教者有计划地选择教学素材,学生被动接受。而如今,海量的信息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也不再拘泥于通过一对一谈话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学习,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者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滞后性更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施教者不了解受教者,对于互联网大环境下教学方法、内容的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教学就很难达成。

2.2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加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并不具有很强的自净能力,且当前互联网信息管理仍有疏漏,不乏一些虚假的、不合法信息的存在,对于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宣扬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希望通过政治、文化方面的信息渗透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长期受这些信息的影响,势必动摇部分学生的思想,把美化后的西方政治思想当成真理崇拜,脱离生活实际,任由其发展,轻则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等造成扭曲,重则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影响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状态,采取妥善措施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3 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3.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

互联网作为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搜寻效率,有效整合与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维都有很大的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客观认识互联网产生的影响,改变传统观念,以崭新的思维和视角看待新时期的大学生们,以网络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为契机,合理转换教观念,采用主动与互动相结合的方法,以平等交往的心态有效参与网络生活和学生生活,以主流信息作为引导,让学生通过思想意识的不断创新推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校园网是高校网络的核心力量,其主题网站的安全对整个互联网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尤其在大学生们越来越关注的今天,更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刻保持其安全和稳定。必须指派专人有效管理校园网络,及时发现敏感信息,尤其要关注自由度和关注度相对较大的社区、贴吧、BBS等,对错误、偏激、虚假、反动等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思想进步信息及时删除,定期监管;同时组织专业的管理员进入相关社区、论坛对社会热点问题正面评论,通过正反两反面的纠错和引导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当然这就要求从事校园网络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更应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守护好校园网络这块大阵地,此外,应组织专业人员积极抵御病毒、黑客对校园

网的攻击,确保主题网站安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3.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是育人。对于未来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其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线上线下交流,两手都要抓。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沟通的距离,优化了教学模式,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拉远了师生之间的实际距离,学生在社区网站上的沟通内容是否真实反映学生生活,网络教学是否能充分发挥教育疏导作用,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线下的面对面交流与教学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定期走访,面对面沟通,课堂互动等加强与学生的直接交流,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及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第二,贴近大学生需求,增强用户黏度。在各类网络社交形式不断出现以及更替的今天,建立高校内社交网络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维持用户的活跃度和黏度,而平台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学生对其的依赖性,否则就是对平台建设投入的浪费。平台建设内容方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整合丰富的资源库,注重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在形式方面要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加强互动;在设计和开发方面,要着重提高用户体验度,注重程序的便捷性与操作性;在功能方面,应当起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作用。

第三,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结合愈加紧密成为必然,更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员,使之与思想政治工作良好配合。网络平台的开发、测试、运行、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具备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完成; 网络平台的内容与方向引导需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完成,同时还需要培养一部分人担当网络管理员、网络辅导员的角色[5]。因此,未来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必须是全能型选手,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在网络技术方面有一定提升,使之真正服务和作用于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4 结语

总之,面对信息化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认真借鉴和学习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必须要创新思想观念、更新知识储备,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精心设计和改良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内容,完善相应的师资力量,掌控网络舆情,有效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同时积极引导,有效利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肖雪梅.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探究[J].学理论,2015(28):173-174.

[2] 刘爱霞.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界,2013(27):50-51.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