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摘 要】问题教学法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良好学习互动,同时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问题教学法主要是将学习问题当作教学核心内容,通过有效提出学习疑问,要求学生对其展开深入研究,进而逐渐掌握物理知识,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文中主要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对物理课堂问题教学法的设计与实践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法;设计实践
新课标教学理念侧重强调:“教师需要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转换教学观念与手法,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学习难度比较大的课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彼此间的学习互动,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积极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为班级中学生积极创设问题学习情境,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情境中。通过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来不断强化自我物理探究能力。物理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效凝练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1]。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故事进行设置学习疑问,如“历史上最著名的苹果在下落过程中,打在23岁的伊萨克·牛顿的头上。恰巧牛顿此时正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为什么这只打中他脑袋的苹果会坠落到地上?”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此时教师需要及时把握教学时机提出问题:“苹果为什么会在树上自由下落而不是漂浮在空中?太阳为什么不会落下来?是否是因为高度的因素”等问题。通过学习问题的有效设置,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习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再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平抛物体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班级中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飞机投掷炸弹的教学视频,并将画面停止在飞机下方有三枚炸弹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问。学生经过学习讨论后提出:“飞机在天空中属于一种什么运动?飞机投掷炸弹这一活动是什么运动?飞机投掷炸弹的下落轨迹是怎样的”等问题。教师则需要依据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展开针对性教学。
二、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学习问题
高中教育阶段物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为了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自主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活动,全面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2]。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人教版高一物理第六章第四节《超重与失重》这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引导同学观看弹簧秤示数的变化。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其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观察弹簧秤的读数,该读数称为视重。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的体重秤上进行测试,突然下蹲再站起的过程,体重秤上面的数字是否存在变化等。利用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知识的价值性。
三、科学利用物理实验,深入展开问题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课程中,物理实验作为最直观性的知识,通过有效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到诸多感性材料,且物理实验自身具备一定趣味性与研究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际操作物理实验时,教师需要引导班级中学生认真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对相关物理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有效求解出物理实验现象[3]。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练,将两个同等大小的纸片与金属片从相同高度进行下落测试,请班级中学生观察两者哪一方先落到桌面上。测试结果为金属片先掉落。此时教师需要提出学习问题,如:金属片为什么先落到桌面上?随后将纸片揉搓成很小的纸团后再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却是纸团先掉落。此时学生的学习意识出现矛盾,便会自主提出学习疑问,教师则需要结合学习疑问展开针对性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对于物理教学活动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物理教师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涛.高中物理教学对于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中),2014.18(10):184-185.
[2]洪锦兴.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5.3(4):37-38.
[3]罗祖禄.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5.4(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