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燕
【摘 要】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即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此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的本职任务,带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则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关键词】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
回顾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再联系吴忠豪教授提出的“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心里不由产生了一丝欣慰。一言惊醒梦中人。自己默默地执着多年的一份坚守,终于得到了有识之士和众多同仁的认可。笔者以为,实现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语文教师要走向“课程的语文”而不是“教师的语文”。“语文教师当然要教语文课程,学生当然要学语文课程里的‘语文。”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充分放大教学效益,教者应该始终坚持以下几点:确定阅读取向,研究学生经验;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收;鼓励质疑,倾听思考的声音。
一、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内涵
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以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为重点,那么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应抓住哪些内容呢?
第一,语言的积累。我国语文教学一直重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文本语言的积累。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多读、多背、多听,重视语言的输入。
第二,加强语言运用。多运用课文词语说话或说课文内容,加强言语训练,让学生在反复说话中运用语言,构建自己的言语系统,掌握语言运用规则,做好语言的提取和输出工作。
第三,关注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第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上读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
二、确定阅读取向,研究学生经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确定好教材取向,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当今的阅读教材中,始终存在着阅读姿态、阅读方式的取向问题。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理论基础》中论述道:目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至少混杂着四种取向的“阅读”,一是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寻求“思考与练习”“正确答案”的“作业者”取向;二是以分析课文形式为主,归结为生词、语法、修辞、章法的语文教师“职业性阅读”取向;三是遵循2000年《大纲》,以“诵读”为主要样式的“鉴赏者”取向;四是2001年《标准》所倡导的“感受性阅读”,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讨论法”的倚重。这段论述非常精辟,一语道破了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所经历的阅读取向转型。无所适从的感受伴随着许多教师的默默转变。而学生也因此被有意无意地置于这样的相互冲突、相互干扰之中,无法形成一以贯之的良好阅读方式。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因而许多老师往往用“语文教材顶替着语文课程,课程的具体形态被淹没在教材层面。”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课程内容被直接转化为语文教学内容,教师体现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备课”被局限于对教材的深入钻研,驱动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结果的显性表现,而不是需要学生长期积淀才能获得升华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当然要教语文课程,学生当然要学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语文教师要努力地做“课程的语文”,确定阅读取向,考察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在课程标准指引下,进行目标、内容与教师风格、个性的双向或多向互动。
三、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收
简简单单教语文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来。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是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朴归真。不追求所谓的“时髦”,不追求到处可以进行的小组合作、表演、讨论、拓展、发散等等,哗众取宠。返朴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崔峦语)。
四、拓展延伸,迁移写作
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采取的是一种“认识——实践——迁移”学习方法教学流程。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写实描写,什么是作者的抒情,这是一种陈述性知识。接着让学生认识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通过比较和小结,使学生明白读文章时分辨写实与抒情的作用。这种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一种程序性知识。然后又通过实践,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学生就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阅读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去修改一篇习作,让学生认识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将写实与抒情迁移为一种写作方法。我想,如果我们教师经常有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来设计教学流程,那么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表面看,“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这一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好像没有涉及,但是学生“读短文,画出老师刚才省去的句子、语段,再想一想,交流,探究:如果去掉了这些,文章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么好处,说说应该保留的理由”这一环节的学习,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其思想内容,也就是“非本体内容”教学,不也就渗透在朗读、批注、探究、交流的过程之中了吗?
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课从“本体性知识”和“非本体性知识”揭示了语文课的内核和本质,本体性的教学内容是语文这门学科的本体特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一科所能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语文的课堂应该听到思考的声音,这是解决语文教学重文本内容还是重语言表达形式的争论的重要方法。任何文本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丰满的内容来源于表达形式的完满结合。教师面对一篇文章,如果既能关注文本内容又关注文本的语言表现形式,那就能为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豁然开阔视野,更好地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应激起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听到儿童的声音。问题才证明在思考,有讨论才证明在探究。学生喜欢随心地去接受知识,这是他们的天性。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新的乐趣,体验深度阅读的快感。课堂需要书声琅琅,需要情感丰富,更需要听到思考的声音,只有高位追求,才能获得精彩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让语文课轻装上阵,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的认识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