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上下五千年文化是何其的灿烂,古人留给我们的文章是何其的丰富。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中国的诗学传统承载着世代传扬的东方文化,滋润着历代学子的精神生活。在这浩瀚的古典文学宝库中,带领学生诵读着,感受着。除去了这精美的文词和超凡的意境外,折射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古代文人们的人格魅力了。诵读经典诗文,对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厚实文学功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国经典古诗文内容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诵读经典诗文,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诵读《论语》时,我们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感受到孔子人格魅力所在。孔子认为任何人总是有着优点,可以让其他人学习的,他的这种肯定是对每一个人的生存价值的承认。在儒家教育中,我们感受到了孔子教人成人的三个层次,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如屈原的《离骚》集中表现了他的炙热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中强烈的感情是对祖国灾难的担忧,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屈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异常的艰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在“世混浊而不分兮”的现实中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中的“上下求索”、“忍而不舍”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是屈原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为进步、正义事业奋斗的人们。
二、正确把握各学龄段的学生特点及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情境性和趣味性。唐诗由于它的琅琅上口,韵律优美,浅显易懂而为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唐诗可以作为诵经典的入门之选。我们还可以选择《弟子规》等来诵读,内容短小、有趣,有生活的情境联想,还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四年级的学生,记忆已经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可以选择诵读《三字经》。它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传播面是家喻户晓,而且内容包含了教育、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道德以及传说,言简意赅,生动广泛,这个年段的同学既能琅琅上口,又在诵读中积淀了各方面的素养。
五、六年级的学生记忆理解能力更强,我们推荐诵读《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的诵读不但积累了名家语句,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举两得。实践中发现孩子们在《论语》无声的润泽下,变得懂事,能体贴父母长辈;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也慢慢成熟了。知书而后达礼,原来这么简单。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先师,他的孜孜不倦、因材施教,谦恭宽宏及博学多才,真是让人深受教益!
中学阶段应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为主。通过吟诵等方式让学生在吟诵中自悟自得,在自悟自得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自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所在,这如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外因虽然好,但内因不起作用,外因也是枉然,而自悟恰恰是内因起作用的表现。所以,自悟能力的培养是激发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因为预习是感悟的前提,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可以粗略的领悟作者的观点、情感,获得与作者初步的沟通,而这期间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俗话说:“闻千曲不如操一曲”,课堂中还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说”让他们在“说”中进一步领悟古诗文中所包含的种种人生哲理、人生理念、人生体验,以便更清楚的解决预习时的疑问。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无非是借用这个例子让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取材、命题、立意、组材等方面的技巧。进而来体味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从而来指导学生写作与做人,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诗文恰好是这样的典范。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读中培养各项能力
(1)先整体后局部,把握全诗内容。所谓先整体后局部,即在读一首诗时,应该先一口气读完,从整体着眼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全面把握作品的倾向和意图;然后再从局部入手,去考察作品的结构和层次,通过对诗中一句、一词、一字的分析,进一步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如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可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看一看这首诗留给自己了什么印象,(学生能知道诗主要表达了“客愁”)这种愁是用什么表达出来的呢?再领学生从局部去寻找。进一步体会到小船、树木、旷野、烟霭、落日、江水和明月,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界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不寻常的图景:小船停靠在雾气笼罩的小洲边,原野空旷,只有江中明月陪伴,更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诗的意境就这样一步步推向深入。像这样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最能使人发现诗中蕴含的真正美。
(2)重视朗读和吟诵,在阅读中感悟。朗读和吟诵都是读诗时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和吟诵有机结合,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激起信念的树立。
四、创造适合的氛围,营造良好人际环境
健康、高雅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中小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怎样处理同学间关系?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怎样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等等。学校创建经典诵读的氛围,可以有效的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班风、学风、集体舆论,学校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资源,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以营造丰富的诵读环境入手,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空间,让校园每个角落成为学生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平台。如学校建立走廊文化,黑板报开辟品读经典专栏,图书角摆放各种经典名作,墙壁张贴表现古诗中勤劳、帮助他人、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名人名言、绘画、手抄报等,将经典融入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根立柱都会“说话”,让学生们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经典的熏陶。丰富的经典诵读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会产生影响,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
五、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来内化学生心理
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养成,应是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还应从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入手,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方式引导感染学生,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入情入境,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学习效果。在课堂结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情感的诱发,让学生怀着疑问去进行认知方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情感诉求,特别是从诗文中表现的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兴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为古诗配画”、“名言名句查出处”等活动;举行优秀古诗文背诵比赛、朗诵会,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兴起一股校园“读诗热”。
由于人格成长的过程是个体主观能动选择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制约,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根本,最终是由个体自身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个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古典诗文的人格陶冶的功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在继承这一宝贵遗产的同时,更应在新时期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功效,本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宗旨,通过古典诗文教学使学生受到人性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真正发挥语文教育的价值,实现“为人生”的语文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注:该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5年度教育规划课题《“诵经典、塑人格”课程化开发的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8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