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

2016-05-14 09:42徐艳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创设意识

徐艳英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指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的方法的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着眼数学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迸发创新火花

创设出学生喜欢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来,其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创造性,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现实或某个典型角色,通过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来获得对实际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获取知识。如《认识人民币》教学时,创设“小银行”兑换活动情境。师:1元可以换成10角,1角可以换成10分,有几种换法呢?现在请同学们亲自到“小银行”去换一换,好不好?第1组是工商银行,第3组是建设银行,第5组是农业银行,第7组是中国人民银行。(边说边给指定的组发各种银行标志的小纸牌),其它组的同学当顾客,到“小银行”去兑换吧!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动脑筋,想换法,一种比一种更新的换法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在这样民主求真的探索情境中,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功能展开积极的智慧活动,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换法,数感强的就换得快些,换法多些,数感慢的就换得慢些,换法少些。但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事实上这些问题情境在生活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的,密切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通过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1元换成10角、1角换成10分的不同换法,对1元=10角,1角=10 分, 1元=100分的关系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增添了学生情感体验, 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客观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执意于创造要求的内在驱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在备课时,不要设计一些条条框框去套每个学生,要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创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补充创新内容,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变式,给学生新的启示,获得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8加几”时,即可从旧导入,让学生解答9+5、9+6等9加几的题目,当学生还沉浸于顺利解题的喜悦之中时,把原题改为8+5、8+6,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探索,认真思考。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开展创造性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利用物体的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想象、总结,在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延伸教学直观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心理因素,使之形成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正确认识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不足之处。在学习新知识时,我融入了富有童趣的资源信息,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四、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关键。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在这种氛围中得以发挥。

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如果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数学的能力更加自信。所谓“爱其师,信其道”,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学习情境中,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东西给予热情的肯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平时对学生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老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创设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