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禄
[摘 要]当今时代,知识呈几何级增长,学生要学好一门课程同时可以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对知识内容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每一名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培养和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23
初中语文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有效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这不但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直接决定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长远和改革的眼光看待语文教育,充分认识到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更新观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尽可能激发初中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强调语文课程的教育意义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可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用正确的方法进入学习。一方面,我们应当结合现实情况给学生深入仔细地讲解当前的教学形势,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学好语文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到语文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地渗透语文学习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初中生能够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教材中的“死”知识变为了图文并茂的动画,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多媒体辅助设备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课堂枯燥而分散注意力。
比如,在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为了清楚讲解“插叙”这一写作手法,笔者使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了“三明治”式的动画,“面包”的上下两片代表原文,中间位置的“蔬菜、火腿肠、鸡蛋”等代表文章插叙的内容,随后再向学生讲解何为“插叙”。这样的展示方式充满了新奇,学生在听讲的时候更加认真,对新知识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三、加强师生课堂交流互动
在语文课堂中,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条件。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掌握班级内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可以采取课堂竞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过程中,当学生已经了解到这首诗表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后,组织课堂竞赛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座位分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来朗诵本诗,最后由所有学生评选出朗诵得最好的一组并给予其奖励。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首诗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
真理往往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唯有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实践,才能够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意义,让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去探索语文知识的海洋。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比如,在教学《风筝》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自己亲手制作风筝,并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愿望,在周末时组织他们到附近的公园放风筝,活动结束后要求就此活动写一篇感想。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写作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应当科学地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语文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我们应当努力保持不竭的动力,以自己的教育激情来感染和带动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热爱语文,在快乐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