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工会需高度关注并采取具体措施,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宣传普及,提升针对性、实效性、保密性,及时缓解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异常与危机,探索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有效手段与机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工会承担着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责任与任务,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精神卫生核心知识,引导职业人群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正确对待心理疾病。要针对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分别制订心理健康培训、宣传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为此,工会要科学、客观地认识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在职业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心理干预活动,积极探索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完善工会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满足职业人群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健全心理健康保障制度,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职业人群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准确把握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的
基本情况
2012—2015年,桂林市总工会对职业人群进行小样本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发现该人群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工作压力、情绪困扰问题仍需关注。随着经济压力、工作变动等情况,心理亚健康问题呈增多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市男职工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女职工,五分之一的农民工有心理问题。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少部分人群因在工作中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压力、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的出现严重失调,导致心理崩溃,有自杀倾向。
组织完善工会心理健康服务机制
2011年,桂林市总工会在全区率先成立职工心理服务中心,免费为职工进行心理疏导。2011年至今,市总工会开展职工心理咨询培训讲座70余次,让50 000多名职工认知了解心理知识。一是为机关单位、企业领导提供干部心理能力培训。举办工会干部专题心理培训班,提升工会干部“会发现职工心理问题、会讲解心理卫生知识、会调节不良心理反应、会组织心理教育、会进行心理咨询、会开展心理疏导”的五种能力。二是深入基层,免费为职工进行心理健康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咨询,对重点员工进行重点援助。三是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职工大学、市总工会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培训课程。
丰富工会职工心理健康培训的内容。针对职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和人群特点,开展实用有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心理咨询服务。免费提供面对面的个体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建立来访接待—受理登记—预约专家会谈—疏导服务—跟踪回访的链条式流程,心理咨询服务“12351”热线电话咨询,QQ咨询,接受来电咨询、预约专家坐诊、临时解答、转接推荐服务等,有效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此外,做好对咨询来访人员的个人信息保密不泄露、严格进行归档工作。
桂林市总工会还编印宣传手册下发到基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向农民工发放心理咨询服务宣传资料,展示心理咨询宣传板报。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市总工会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实践特色,扩大工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的影响力。针对已经出现的较为明显的异常问题,应及时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加强工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普及培训与深入培训相结合,创新网络培训。定期免费为职工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普及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创新网络心理培训模式,通过工会职工心理咨询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PPT、视频、电影、传送心理健康知识,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学习。
扩展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以建成的工会工作站和“职工之家”为重点,深入工业园区、县区、乡镇企业为新生代产业职工、农民工等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完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风格以温馨舒适为主,使来访者放松心情。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档案,为职工心理辅导、心理培训、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直接的依据。
健全服务系统。健全培训、咨询、测评、预防和科研“五位一体”的工会心理健康系统化服务,以心理培训建设为支撑,以心理健康网站为平台,以咨询、测评、预防和科研为依托,构建培训、咨询、测评、预防和科研“五位一体”的职工心理健康促进机制。
重视把握职工心理危机的关键期。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责任事故、生活事件、岗位变化、长期患病等心理危机易发关键期的职工应给予特殊关注。可通过组织谈话、结对帮扶、调整岗位、强制休息、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干部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对已出现明显心理健康异常症状的职工,要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防止意外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对被问责的职工、干部要给予政治上、组织上的关心和关怀。
(作者单位:桂林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崔小花)